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学是一种非功利的、关照人心灵的艺术形式。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人对文学作品感知、理解和判断的能力。泛网络时代,快餐文字充斥视听并左右着青少年的价值与审美情趣,浅薄与庸俗取代了经典与高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广经典文学阅读与鉴赏尤为必要。文学鉴赏课在高职高专的设置,应突破惯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充分考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接受能力,进行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2.
文学课教学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其终极目标不在于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而在于培养审美人生观。这与文学自身的特性及文学鉴赏的要求有关。在文学课教学中落实审美人生教育应抓住作品的生命意识,强化情感体验,将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大学语文》课是高校面向文(除汉语言文学专业)、理、工、农、医、财经、政治、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加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不只是语言教育,但语言教育占有特殊甚至核心的位置。这是因为语言的文学性对青少年更富有感染力,大学语文教育落实到人文教育上,能给人建立一种精神底子,能赋予学生的生命以一种亮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运用文学文体学的方法,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详细分析了济慈《秋颂》的文体特色,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该诗的音美、主题和美学思想等,从而证实文学文体学是分析和鉴赏诗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以便达到诗歌鉴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学欣赏课的开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尝试,本文试就文学欣赏的性质,文学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在文学欣赏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等问题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当前,普通高校的音乐鉴赏课应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结合大学生的兴趣,以多学科交叉教学的方式,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引导大学生由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变。  相似文献   

7.
文学和文化关系密切,文学反映文化。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应将英美文学教学和文化教学结合起来,把课文的语言特征和其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加深对西方社会、文学和文化的认识,培养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出现后文学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要激活文学课的效力,使文学课教学真正具有相关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春才 《企业家天地》2013,(12):186-187
自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以来,素质教育作为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工作的重大决策得到全面、扎实、深入的贯彻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得到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不断完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功能。大学语文课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语言、文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综合知识。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大学语文教学正是力求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讲授,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深厚人文精神的理想人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一种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深沉的人文气质以及这种内涵所外化的精神面貌和言谈举止。  相似文献   

10.
论文主要从英美文学对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英语水平等方面来说明开设英美文学的必要性,并着重从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来论证把英美文学作为选修课给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文学欣赏在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净化道德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针对财经类院校的特点,文学欣赏公选课可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但如何更进一步贴近财经院校学生的实际,在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之间找准契合点,更好地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文学欣赏课的成效,仍值得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在高校加强素质教育中具有文化承传、道德教化、科学教育、健康心理、创新思维和美育等教育价值.应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积极开展艺术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3.
《羊舍的夜晚》体现作者始终秉持着文学艺术性的创作素养,它保留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审美,是难得的儿童小说。小说语言朴素流畅,具有本色美。故事轻松,富有情趣,饱含人性关怀。从诸多层面上来说,它的存在应当是汪曾祺独特风格在40年代与80年代复出之间的承接,是其文学理念的执着践行。  相似文献   

14.
由于现在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偏重于大众文学,因此应对大学生文学阅读加强引导,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发掘经典文学中蕴涵的现代价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Influence strategies (ISs) are a dominant topic in channel research. However, the literature lacks a consensus on when noncoercive and coercive strategies are more valuable or damaging to partnership quality, and their judicious applications remain unclear. Mainly based on social exchange perspectives, we review and conceptualize several contingency factors in the IS-partnership quality relationships in this metaanalysis. The moderating results generally suggest that the stronger positive impacts of noncoercive ISs result from a higher appreciation for supportive attempts, whereas the higher negative sensitivity to coercive IS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low acceptability of forceful influences. We determine degrees of appreciation and acceptability by the perceived significance of benefits/damages, expectations, and tolerance levels for both strategies. Also, we synthesize and meta-analyze the key outcomes and antecedents of both strategies in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The direct-effec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oice of effectively applying both strategies necessitates a tradeoff between goals and priorities.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公立图书馆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构,是育人基地也是传播知识的文化场所。公立图书馆为从婴幼儿到老年人的所有居民提供自我学习的帮助,同时也是居民获取信息、进行艺术和文学欣赏以及创造地区文化的场所,还在不同程度上为人们提供支援。日本公立图书馆以其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及成熟经验为我国公立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开设音乐欣赏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发展现状,并对加强高校的音乐欣赏课教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在文体意义上使用的"散文"一词,出现在南宋.散文是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文体.唐宋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期.散文发展到唐宋,可谓真正从经史子中分离出来,由应用性向文学性转变.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论的鉴赏论就是一个由鉴赏主体论、鉴赏方法论、主客关系论构成的理论系统。鉴赏主体论要求圆照博观、无私无偏;鉴赏方法论提出披文入情、得意忘言;主客关系论揭示好恶因人、媸妍有定。这个鉴赏论系统具有丰富的思想层次和很强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