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竹产业是衢江区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全区现有竹林总面积46.34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25.7%,毛竹总立竹量6796万株,竹林面积万亩以上的竹区乡镇12个,竹区人口6.1万户14.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7%,人均拥有竹林面积3.1亩,  相似文献   

2.
《浙江林业》2011,(12):48-49
龙泉市现有竹林面积55.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54.5万亩,居全省第二位。虽然人均竹林面积达到2.4亩,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龙泉市的竹产业微不足道,毛竹大多卖给人家  相似文献   

3.
仁化县是粤北有名的毛竹之乡,早在清朝末期,毛竹面积就达50万亩,用毛竹制作的纸张名扬海内外。然而由于长期粗放管理,致使毛竹面积逐年衰退,目前全县只有竹林面积24.3万亩,竹类总产值1800万元,每亩年收入仅75元。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2008,(8):46-47
衢州市衢江区是全国首家“中国竹炭之乡”,也是我省重点林区之一。全区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90.74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54万亩,活立林蓄积195.44万立方米,竹林总面积40.3万亩,毛竹总立竹量5100万株,森林覆盖率为70.2%。  相似文献   

5.
播撒绿色希望──浙江省游县信用联社支持“竹业开发115工程”纪实甘文智毛竹是龙游县的优势林业资源,全县有毛竹面积26.2万亩,占有林地面积37%,毛竹总蓄积量达3500万株,是浙江省内重点竹林生产县之一。几年来,农村信用联社紧紧配合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宜丰地处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属中亚热带地区,是个“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小县,全县拥有竹林面积72。0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46。2%,农业人口人均有毛竹林3.9亩,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1995年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竹子之乡”称号。一、我县竹业开发的现状宜丰,竹林培育和竹资源开发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一是毛竹资源丰富。据调查,全县现有活立竹蓄积量8369.06万根,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北部和西北部,全县16个乡镇中,毛竹林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2个乡镇,5~10万亩的有3个乡镇;立竹量在100万株以上的有1…  相似文献   

7.
在富阳市的整个林业生产中,毛竹生产占有很大的比例,有着相当重要的经济地位。全市毛竹总面积为38.6万亩,占整个有林地面积的26.4%。25个镇乡全部都有竹林,竹制品加工企业与造纸厂家遍布全市各地,经济产值10多个亿。根据这些条件,富阳市发展毛竹生产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安吉位于浙江省北部山区。属天目山北麓,境内崇山峻岭、翠竹连绵,竹林面积100.5万亩,年产毛竹2000万支,位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9.
毛竹低产林改造的效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南平市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具有分类植物生长最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素有中国的“毛竹之乡”之称。据1994年森林资源建档资料统计,毛竹面积达405万亩,约占全国毛竹林总面积的10.5%,占福建省毛竹林面积的47%,总立竹量5.36亿株,是全国全省的毛竹主产区。近几年来,全市各级领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立足市情,发挥竹林优势,把加快发展竹业经济当作农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收入来抓,毛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了长足发展。全市毛竹林经营形成了以科技兴竹为先导,由粗放走向集约经营的良好局面。但是目前全…  相似文献   

10.
杨健 《浙江林业》2007,(6):14-15
竹子产业是湖州林业的主导产业,在全国30个“中国竹乡”之中,湖州就有2个席位。全市现有竹林面积170万亩,竹子用材林约123万亩,笋竹两用林25万亩,笋用林7万亩,早园竹15万亩,毛竹年采伐量为2500~2800万株,有竹制品加工企业1600余家。2006年全市林业产值达183亿元,位居全省及长三角16个城市之首,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林业大市、林业强市,其中竹产业年产值8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业》2009,(9):48-48,F0003
龙泉是浙江省的毛竹中心产区之一,竹林面积仅次于安吉,居全省第二位。随着龙泉“以林富农”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支毛竹闹翻身”在龙泉新农村建设中变为现实。竹产业成为龙泉农村富民的一大主导产业。通过“星火计划”、“竹产业提升工程”、“倍增计划”等项目实施,龙泉竹林面积从1984年的36万亩增加到现在的55.1万亩,亩均立竹量从84株提高到124株,总立竹量从3024万株提高到692077株,年采伐量从300万株提高到1000万株以上,亩均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559元。  相似文献   

12.
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建瓯市林业用地面积529.16万亩,有林地面积501.79万亩,森林蓄积量2 321.26万m3,年产木材56万m3,毛竹林面积124万亩,立竹总数1.82亿根。全市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和毛竹面积、立竹株数均居福建  相似文献   

13.
开发竹林资源 稳步发展竹业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竹林资源非常丰富,在全世界已知的1300多种竹种小,中国占600余种,竹林面积达600O万亩,年产竹材六、七百万吨。据统计资料表明,无论是竹种资源,还是竹林面积、蓄积量、竹材和竹笋的产量,中国均居世界第一位。近几年,我国竹业发展速度很快,已初步形成一个由资源培育到加工利用到流通贸易的新兴竹产业,我国竹业年产值达55亿元,竹产品年创汇1.5亿美元(199年)。福建省是全国竹子重点产区,拥有竹林1100多万亩,其中毛竹面积达800多万亩,其地理气候适宜竹子生长。福建省又具有山、海、侨、特的优势,经营竹子历史悠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刘萍 《浙江林业》2023,(12):26-27
<正>缙云县新建镇拥有6.7万亩竹林,占全县竹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新川、双川素有“金坑“”银坑”的美誉。但随着产业更迭,毛竹林产业从80年代的“朝阳产业”到现在的“夕阳产业”,万亩竹林处于荒废困境。近年来,为推动竹林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缙云县林业局深入挖掘乡村资源优势,以新建镇丰富竹资源为切入点,改扩建、提升竹林套种灵芝、黄精等中药材基地1600多亩,建成1个毛竹生产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5.
建瓯是“中国竹子之乡”和“中国锥栗之乡”,素有“绿色金库”之称。建瓯市林业用地面积529.16万亩,有林地面积501.79万亩,森林蓄积量2321.26万m^3,年产木材56万m^3,毛竹林面积124万亩,立竹总数1.82亿根。全市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和毛竹面积、立竹株数均居福建省前列。  相似文献   

16.
一、竹林资源资为核算及资产化管理的必要性竹林资源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分布广阔,占竹林资源总面积70%以上的毛竹,东起台湾,西至云南东北部,南自广东和广西中部,北至安徽北部,河南南部都有分布。浙江是竹林分布的中心省份之一,全省竹林资源丰富,竹林面积达62.45万公顷,占有林地总面积的121%,其中毛竹林面积5281万公顷,占竹林总面积的84.6%,毛竹总株数达叨162万株。竹林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是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竹林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了它既…  相似文献   

17.
德清县筏头乡区域面积10l平方公里,拥有山林1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竹林是该乡主要的山林资源,其中毛竹山7万多亩,小竹山5万余亩,平均年产商品毛竹200万支,小竹2.4万担。由于地处全县主要饮用水源——对河口水库上游集水区域,受环境保护的约束,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开发。充分利用当地竹林资源,发挥特色优势,念好“山”字经,作好“竹”文章,成了当地经济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余柏成 《浙江林业》2008,(11):26-27
龙游县拥有竹林面积40.1万亩,其中毛竹林面积38.5万亩,毛竹蓄积量5500万株,是中国竹子之乡和浙江省重点产竹县之一。1983年恢复县制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竹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工程来抓,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2007年,全县竹产业总产值达17.2亿元,居浙江省第三位,其中一产2.4亿元、二产13.7亿元、三产1.1亿元。  相似文献   

19.
如何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全国十大竹乡之一的宜丰县的毛竹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该县毛竹资源丰富,通过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近几年来,他们在竹业开发上走出了一条新路。目前,竹业作为一项产业在宜丰县初具雏形。一、竹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宜丰县竹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1993年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全县有竹林面积720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55.8万亩的46.2%,农业人口平均有毛竹林3.9亩,是人均耕地的2倍,现有立竹蓄积量8369万根,年采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竹业的发展与全面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竹子主要分布在南方13个省(区),竹林面积1万公顷以上的县(市)有130多个,现有竹林面积467多万公顷,比20世纪80年代320万公顷增长了133多万公顷,并且正以每年近6.7万公顷的速度在增长。福建、浙江、江西三省竹林面积均超千万亩,每亩立竹量由90株提高到138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