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云 《上海商业》2011,(12):61-62
时下的社会习惯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统称为“富二代”。随着“富二代”中有些纨绔者被媒体频频曝光,“富二代”这个词也基本蜕变成了纨绔子弟的代名词。这个负面的特定标签让很多人在羡慕和嫉妒,也让一些“富二代”为之憋屈,李振潭便是这些憋屈者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互动     
《浙商》2010,(1):20-21
富二代“另立门户”成潮流-创业加速器公司策划部 徐海颖 看了《浙商》2009年12月上特别策划《民企接班橙色警报》,我很有感触。我们有一个客户,谈了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他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富二代”,但是他做的却是新媒体。其实他家里完全可以给他很多钱,但他还是希望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资金。当然,另一方面他也是看好风投,带去资金的同时,也带去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让企业更成熟。当时我觉得,这样的富二代真很特别。看了贵刊的报道后,发现类似富二代还很多——“另立门户”已经成了富二代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密码     
正一个民族的年轻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做好创业创新的心理素质准备是最重要的。认识以色列有很多种办法,但是这次去以色列,我从一个人的成长看到这个国家创业创新的力量所在。这次游学项目的合作伙伴Yuval是英菲尼迪投资公司合伙人,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乌干达行动,也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按照中国说法,他是个富二代,当过特种兵,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大家都在探究以色列是不是军队式孵化器、年轻人是不是有  相似文献   

4.
《商界名家》2007,(3):6-6
在言及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人群让人憋屈的事时,国人口中频率较高的一个词便是“窝里斗”。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窝里斗”如今也在批量“走出去”——不信,看看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脸谱,就保证让你英雄气短!(见《商界名家》本期“封面聚焦”专题报道《车企海外并购“窝里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来,富二代这个词汇渐渐成为人们争议的热点词汇,有关中国富二代炫富的新闻层出不穷,这再次引起中国人对于这个特殊阶层的关注。富二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是指上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过亿家产的富家子女。富二代有知识成功型,也有纨绔子弟败家型,平庸者也占很大比例。由于掺杂了金钱的问题,很多人对于富二代的印象不是很好,认为他们是活在金钱下面的没有灵魂的人。  相似文献   

6.
“生意不分大小,职业不分好坏,”顾青说,“只是很多人没有悟透这个道理。”四年前,一个年青人走进上海长宁区的工商所, 为自己即将开业的鸭脖子专卖店办理工商执照。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抬眼看了看这个讲普通话的年轻人,说:“外地人要先拿暂住证来。”年轻人说:“我是上海户口啊。”  相似文献   

7.
语录     
《浙商》2011,(19):26-26
“卖猪肉的人用自己夹着瘦肉精猪肉挣来的钱,兴高采烈地出来买了馒头,没想到被别人染了色,然后卖了染色馒头的人出来给孩子买奶粉,里头有三聚氰胺……我们每个人都在害别人,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没有公平,就会有愤怒,他就会要焦虑。所以形容一句话来说,我希望全中国人都成为富二代,当所有人成为富二代的时候,财富就没那么重要了。敢于真正抛弃财富的人,才是真正富裕的人。如果当中国^都成为富二代的时候,生活也就静下来。”  相似文献   

8.
写下上面这个题目,就觉得它有点像报纸娱乐版里故弄玄虚的文章标题,让人联想到编辑们为增加报纸的吸引力惯弄的花头,或者那些想傍着明星出名的人常用的伎俩.但我要说的是与这二者都不搭界的事.因此得先交待清楚这个话头的由来.  相似文献   

9.
命运     
郑远 《光彩》2004,(10)
“嘎吱”,一辆锃亮的轿车停在林荫道上,车上下来两个人,一老一少,气派十足。敏锐的感觉告诉乞丐,来的是两个有身份的人,他知道这儿是全市大公司大集团云集之处,过往的都是腰缠万贯的款爷。果然如此,他听到一个年轻人的声音:“秦总,请您从这边走。”乞丐站起来,拄着拐杖,“得、得”走过去:“老板发财,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喔,是个盲人。”那个被称作秦总的老人吩咐,“小张,给他100元。”年轻人把钱塞到乞丐的手心。“谢谢老板,老板大富大贵,真是好人!好人有好报。”乞丐乞讨至今,还没有遇到如此慷慨的施舍,“让我给您磕个头,一定要给您…  相似文献   

10.
宝马开进中国 “对于一般的年轻人来说,拥有宝马只是一个梦想,我也一样。”昆特·席曼对记者说。 来自宝马的故乡,再加上昆特这个姓氏,席曼很容易让人想起宝马公司的拥有者——匡特家族。在去年《福布斯》全球富翁排行榜中,74岁的约翰娜·匡特以184亿美元的家族资产名列第12位。  相似文献   

11.
叶茂中 《广告导报》2005,(12):143-143
明星代言人其实不是“人” 但凡称之为“明星”的人,就已经没有把他们看作普通人了,他们是代表了一种形象和具体化了的心理感受。中国人口有13亿之多,这个市场的特点是消费者普遍不自信,尤其是在大众消费品上的消费,经常有人说:我听别人说……这就是不自信消费的一种表现。不自信的时候就需要意见领袖的领导,而明星就是大众的意见领袖。某人,因为饰演了很多角色,有英雄,有历史名人,成了名演员,由他来代言品牌就会使相信这个明星的人信任那个品牌。  相似文献   

12.
态度     
《商务周刊》2009,(5):13-13
“生的猥琐,死的憋屈。”—针对有评论认为小灵通为3G让路而退市是“生的伟大,死得光荣”,有网友表示了不同观点 “他娘的,我一年多没看我的股票账户,前两天有人跟我说涨了涨了,我又下载了个行情交易软件,刚一装完的这一天,就开始跌停。眼泪都下来了,我又把软件卸载了。”—2月份过山车似的股市让股民们抱怨纷纷  相似文献   

13.
中英文标识语言需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2005北京标识行业高峰会议”。作为一位标识行业的外行人,但又是标识的爱好者和关注者,我首先祝贺标识业这次会议的举行,也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能够通过今天的研讨会促成”中国标识行业协会的诞生”。这不仅是诸位迫切的期望,也让我这个多年来一直迷茫的心终于看到了光明!  相似文献   

14.
牛年来了,中国的车市也开始“牛”了起来。或许,08年的雪灾、地震、油价以及突然来袭的金融危机让中国的车市压抑得太久了,农历牛年的春节终于让憋屈了太久的车市的“牛脾气”得到了释放。  相似文献   

15.
于文 《网际商务》2011,(7):70-71
2011年春节前夕,一汽奔腾投放的一则TVC视频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一个离家3年的年轻人准备开车回家过年,半途接到老板电话,让他立刻赶回公司。在远方的老家,母亲守着一桌菜,父亲枯坐门外。年轻人独自:“我没算过这条路到底有多长,我只知道,我让他们等了很久!”这则广告结尾时的广告语“别让父母的爱,成为永远的等待;让爱回家,一汽奔腾”更是触动无数春节返乡人的思乡情结。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来,一个接一个明星(无论是明星人物还是明星企业)令人愕然地现出原形——那是他们最真实当然也是最不愿让人见到的一面。他们苦心经营起来的品牌资产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巨大的负资产。以“三鹿”为代表的多家奶制品企业的“毒奶粉”事件,王石的“捐款门”,还有“周老虎”,“艳照门”……惊愕、愤怒之余,公众也感受到某种莫名的兴奋。  相似文献   

17.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5年最火热的口号. 政府提倡、政策扶持,让“创业”和“财富”这两个热词的关系愈发紧密,马云、刘强东、李彦宏等人创业成功的范例更让年轻人热血沸腾. 让我们走进郑林林、吴建辉和杜亮等人的创业生活,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也许会对准备创业或者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回声     
《市场周刊》2008,(2):114-114
我和我的外国朋友说,上海的普通家庭几乎把所有的储蓄都用在了两件事上,一是孩子的教育.二是房子。平时的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多读书上补习,如果可能再换套大点的房子。而现在可恶的房价疯涨让房子这个词离开我们普通百姓更远,特别是年轻人,怎么靠着两千多的工资买房呢?甚至连租房都不轻松。政府早就该行动起来,建造平价的房屋,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供得起房子。  相似文献   

19.
《浙商》2009,(11):18-18
有关“富二代”胡斌杭州城内“飙车”致人死亡一事,经网络传播后,国内传媒纷纷跟进评论,一时成为国内舆论的一大热点。在杭州,此事成为人们饭桌上的谈资:一是感叹网络力量的强大,二是对整个“富二代”种种行为的议论。  相似文献   

20.
越烂越精彩?     
一直都不知道,原来每年6月10日到7月10日是电影圈内人士心照不宣的"国产片"档期.据说这段时间内,领导上不鼓励引进海外分账大片,要为国产片上映腾出空间. 这把"保护伞"到底为国产电影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暂且不说?但在我这圈外人士看来,今年的这个档期着实让人无语.号称"富二代"的三部影片:《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相继刷新了人们对烂片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