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英  肖华茂 《特区经济》2011,(5):200-20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部地区目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集群,但是中部的产业集群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三元结构矛盾,大大制约了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就中部集群生态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跃 《特区经济》2006,211(8):195-196
中国地区差距日益突出,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造成地区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角度,论证了产业集群是造成中国地区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并在结论中指出形成产业集群是中部地区崛起的突破点,对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下中部产业集群生态升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英  肖华茂 《特区经济》2011,(3):193-194
从现状来看,中部的产业集群正在迅猛地崛起,已经由过去的点状零星发展转向了带状大规模化发展。如今,中部产业集群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和机遇众多,但容易忽视的问题之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中部地区在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同时充分思考产业集群发展在低碳经济理念下如何合理地平衡生态环境和经济利益的矛盾,有着其现实和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从定量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东部、中部、西部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关系,认为东中西部地区的FDI与产业集群之间成正向的关系,FDI与产业集群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一个中部欠发达地区,安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区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可以通过产业集群来实现。文章通过对安徽县城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其发展对策。笔者认为安徽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实现快速、有效、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立足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不断促进产业升级,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间的关系,使其形成相互促进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产业的集群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欠发达地区也有产业集群。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研究表明:一是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区域比较优势无关,但集群的发展态势则与区域经济状态正相关;二是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更需要实施政府引导下的集群升级;三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欠发达地区实施基于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湖南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崛起,可以利用产业集群这一方式.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湖南要实现经济崛起应做好以下工作:营造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大政府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因素,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形成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姬晓惠 《魅力中国》2014,(3):11-12,14
目前我国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多集中于少数发达城市,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河南的创意产业整体来说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集群化为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结,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企业和组织、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了互动的网络关系。通过网络效应,实现规模化经营,减低交易成本,增加技术溢出,从而获得集群的协同效应。但集群中也存在着网络化风险,因此需要设计相应治理机制化解这些风险。  相似文献   

10.
提起产业集群。人们想到的常常是“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认为只有在发达地区才有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而事实上。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群也在孕育和成长,华北大地的河北省就是一例。请看——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及其地方产业集群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阐述产业集群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之后,指出认识两者关系可能存在的误区。借鉴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成果,说明形成集群的产业必须具备相应的产业要求。然后,本文以部分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的集群为案例,说明产业集群形成的自发性、偶然性。继而。基于产业要求、集群形成偶然性两因素,探讨地方政府采取的集群政策,从而提供一种对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9,(7):F0003-F0003
最近,商务部做出方案,将从七方面促进中部崛起。主要内容是:一、支持中国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依托省级开发区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给予贷款贴息政策和入园企业相应税收优惠,促进形成有特色产业集群。二、促进加工贸易向中部地区梯度转移。在中部培育形成一批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赋予其保税物流、便利通关等政策,对重点承接地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贴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试论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霞 《发展》2008,(10):105-106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也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新的有效的经济发展理论,其健康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恰当的政策选择则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因。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在世界各国的迅速发展及其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使其成为近年来众多学科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多集中在产业集群基本问题研究,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产业集群实证分析与政策研究等。文章试图从交易费用的角度来阐述产业集群的形成,并说明产业集群是如何降低交易费用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广东产业集群的种类与形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产业集群得到极大的发展,深圳市形成了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集群,2003年产值为2953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的52.2%,在全省各大城市中名列首位,集成电路、磁头、液晶显示器、微型计算机、程控交换机、通讯电缆等12种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佛山是广东形成产业集群较早的地区,顺德区容桂镇,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发展对促进我国后发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产业竞争和市场失灵客观上要求后发地区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文章在总结政府行为与产业集群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政府扶持的视角构建了后发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型,深刻揭示后发地区政府扶持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复杂作用机理。同时,通过对海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案例剖析,进一步阐释后发地区政府规划扶持、建设扶持与当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关系,指出后发地区政府可以从地理要素、资源要素、产业基础以及园区建设、政策建设等五个方面扶持当地产业,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壮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梅  殷耀如  李帅 《改革与战略》2012,28(8):115-118
近年来,在世界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风生水起。景德镇市政府为策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确定了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并制定各种政策以引导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集群大有形成之势。文章在深入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基础之上,对集群的一般生成模式进行了探讨,进而分析和揭示了景德镇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生成模式,旨在为其他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广西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一大批中小企业崛起。我区各地尤其是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先后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如柳州已形成冶金、机械、汽车制造等产业集群;桂林已形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南宁已形成食品加工,桂西已形成有色金属,玉林已形成玉柴机器、福绵服装业等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一、佛山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佛山市是广东省内形成产业集群较早、发展较快、特色比较显著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大小不等的特色产业集群32个。一是产业集群以内源型经济为主,形成了内源型模式,民营经挤在集群内高速生长,从而加快了产业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二是专业镇集群突破了一、二、三次产业划分的框架,集群内部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协调发展,从而驱动了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崛起;三是产业集群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延长了产业链;四是配套组合、协调发展已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发展形式;五是建立了以市场引导和政府推动有机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以体制的创新推进技术的创新,从而推动集群经济逐步向高端产业提升。  相似文献   

20.
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缉慈教授特别指出:“当代的国际经济竞争是产业集群的竞争。地方产业集群不仅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还常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之所在。”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只有发挥集群产业优势,才能形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