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生产力学会策划专家委员会是经中国生产力学会批准、于2001年1月成立的,它是一个二级专业组织。难道就没有人想成立“中国策划协会”吗?非也,我们已将建立“中国策划协会”的有关章程、申请报告以及审批手续都准备好了,也不行,为什么?这是因为中国现在成立国字头的策划社团还有困难,因为太新,没有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不突出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了策划业发展的障碍,这不要紧,策划人总要干事,回想在几十年前,中国不是也没有广告协会营销协会吗?后来也有了,社会要发展,新事物也会得到人们承认的。我现在领导的策划专家委员会这个团体,己经有了80多个会员,国内策划界著名人士,如:叶茂中、崔秀芝、徐源、陈放等都是理事,这个“专家委员会”可算国内唯一的专业社团,我们非常愿意担负起引导与整合策划业发展的使命,为中国策划人摇旗呐喊、助威出力。这个委员会成立时间不长,己成功举办了2002年中国企业策划案例暨策划人奖评选活动,成功出版了《顶尖策划》2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西部昆明营销峰会论坛”,我们正在与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策划委员会合作,打算在  相似文献   

2.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到来,把智力服务产业推到风口浪尖上,成为迎合时代发展的“弄潮职业”。咨询策划业作为智力服务产业的主力行业之一,热度指数不断飙升。把自己“修炼”成一个成功的咨询策划人,可能是很多“知识人士”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做一个成功的咨询策划人除了需要掌握管理、营销、决策、计划等多学科知识外,还要做好自己“扎根”咨询策划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成功永远都属于有准备的人。那么,如何修炼进而成功掘金咨询策划业呢?  相似文献   

3.
耿俊  肖剑涛 《企业研究》2004,(4S):14-16
如今的我,说自由策划人也好,营销顾问也罢,说到底,也算是一个自由职业者吧,就是你们说的那种SOHO。  相似文献   

4.
项润先生曾被本刊选为1997年6月号封面人物.笔者一直关注着的职业策划人,项润先生是其中之一,他现为北京盛世泰山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他博览群书,阅历不俗,底蕴深厚.专职从事策划以来,先后为鹤王乳业集团、中美爱蓓特食品、河南大观、西安九州等40多家大中小型企业进行过咨询、策划服务,并编撰出版了《全员营销》《中小企业营销与发展》等数部专著.也许是由于看上去瘦弱但精力却十分旺盛又不时有惊人之言之举的缘故,因此,策划圈子里对他有“怪乎”“海盗”的称呼.  相似文献   

5.
策划人应该走上前台 记者:今年6月20日,第三届中国策划大会在北京举行。有人说,你作为会议发起人在“策划策划界”。你认为.通过评选活动对中国策划业和策划人来讲意味着什么? 答:中国策划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真可谓沟沟坎坎,颇不顺利。同广告业相比较。它更像一个“野孩子”,但中国策划业和策划人却在顽  相似文献   

6.
编辑人语     
秦全跃是近几年在市场舞台上比较活跃的策划人,自打几年前与策划人赵强展开矿泉壶争霸战至今,已陆续策划了“绿叶神登上天安门”、三鸣养生王寻找“高人”、河北酱油大战、金王纯花粉“敬请上帝选皇后”等营销佳作。  相似文献   

7.
策划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历练和悟道的过程,我参照自己的经验,将其总结为策划悟道七段位说,仅供参详对比,也是对策划人的追求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科技》2010,(26):52-53
无策划,不营销,只要你明白,我可以更勇敢。 在这个广告轰炸的年代,谁不面对策划,只有举手投降。 顺应大环境,通过借势而造势,会节省很多精力和成本。“君子相时而动”,“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也”大概说得就是这个意思吧。  相似文献   

9.
张述任,品牌营销专家,资深策划人,禅意书法家。擅长企业整体的品牌策划、营销策划及新产品推广策划。 以“述名牌传世,任风采流芳”为宗旨。意在弘扬企业文化,传播营销艺术,创立名牌名品,深得广大公众及企业家的认同。 创办“名人轩”九年来,曾在全国首次提出品牌策划理论,被《企业研究》、《公关世界》、《名牌时报》、《中国信息报》等30余家报刊专题报道,并著有《取名策划》、《品牌营销》等著作。 张述任以取名策划为长项,以品牌策划为重点,赢得众多客户。 成功的案例── 美国雅虎公司、北大方正(香港)公司网络公司的…  相似文献   

10.
李华振 《企业研究》2000,(11):13-15
一位精通点石成金法术的仙人想救济一个贫穷的孩子,就给他点出了许多金子,不料穷孩子摇头拒绝,他对仙人说:“我只想您教给我点石成金的技巧。”同样道理,当我们惊叹于那些策划高手“点出”的“金子创意”时,也应当问一句:“教给我策划的思维技巧吧。”只有掌握了策划高手所运用的思维技巧,才算真正学到了策划“秘笈”,才可能自己也成长为策划高手。笔者作为一个职业策划人,虽不敢以高手自居,但也不揣浅薄,披露一些策划思维技巧,以期抛砖引玉。同时,请那些真正的策划高手、大师、前辈们,多加指点,并多加包涵李华振这个无名小…  相似文献   

11.
老井 《企业文化》2001,(10):38-38
策划的过程就是策划人不断学习的过程,如果有一天你放弃了学习或不再有学习的兴趣,那么你只有离开这个阵地。目前,企业策划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成长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发展前景是十分诱人的。策划人要取得成功,关键是一个观念问题。因为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所以,策划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正确的、科学的策划观念。  相似文献   

12.
严忠明 《企业研究》2004,(5S):21-23
策划的过程,是一个反复历练和悟道的过程,我参照自己的经验,将其总结为策划悟道七段位说,仅供参详对比,也是对策划人的追求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生产力学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策划学会(香港)联合主办的中国策划界最高规格和最具影响力的“第三届中国企业策划案例暨策划人奖评选”活动,于6月20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 “中国企业策划案例暨策划人奖评选”活动每两年一次,此前已成功举办两届。这项活动受到国内各界人士的广  相似文献   

14.
艾丰 《企业研究》2000,(12):15-18
我国策划业的兴起,与新闻界密切相关。前些年正是新闻界对“点子大王”、“策划大师”等的宣传,还有对策划入的一个又一个具体策划进行的报道,使策划业的地位骤然提高,并使策划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随着时间推移,策划人和被策划的单位发生了一些矛盾,策划人与策划人之间的门户之见也不时掀起一些小的波澜。最近被称为“点子大王”的何阳在宁夏吃了官司,于是社会上和新闻界对策划业的批评和怀疑有所增加,有人甚至提出“策划”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问题。这似乎又使得我国的策划业面临着某种危机。 近期我国的策划业为了自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营销策划人士李美全先生《房地产策划现状的思考》道出了策划人的辛酸与苦辣,也道出了策划界的无奈与尴尬,对“现状”既有批判与反思,对未来也有几多的期许与展望。李先生世纪之初的《思考》同样也触动了我们的思维。“现状”引发思考.思考观照未来。品牌之路不是某个产业的事,而是你、我、他大家的事。这是新世纪的召唤,这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是对游戏规则的把握,房地产市场渴盼自己的兰德、麦肯锡。房地产项目的成功,从侧面折射出策划人的睿智,房地产业的繁荣与兴盛,在一定程度上积淀着策划业的进步与发展,房地产品牌的构筑与建造,也是置业品牌的结晶与历炼,二是互动双赢的关系。作为构筑专业媒体平台、服务产业持续发展的置业杂志,理应为房地产业摇旗呐喊,为智业市场推波助澜。地产风云,谁主沉浮?智业品牌,长袖善舞!谁来缔造福州房地产策划品牌?谁来取福州房地产广告桂冠?谁来担当福州房地产营销尖兵?  相似文献   

16.
如果我告诉你,有人依靠替恋人策划“分手”方案赚钱,你相信吗?也许,你不但不相信,还会说,为恋人策划“分手”方案,不等于棒打鸳鸯吗?这样做道德吗?在广州,就有一位叫梁小玲的女孩,不畏世俗眼光,在“分手策划人”的职业中快乐生活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7日,美国营销发展促进会、美国商学院院长协会、美国南方商业联盟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管理、营销年会在新奥尔良召开。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发表了题为"发展中的中国营销"的演讲。美国最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称:孔繁任访美,为中国发声。怪才、奇才是中国企业策划圈内人士对孔繁任的称呼,不管怪才也好,奇才也罢,反正他绝对是一个名气响当当的"中国十大策划人"。  相似文献   

18.
江峰 《企业研究》2000,(12):12-14
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策划艺术成果博览会结束后,舆论有褒有贬,说法不一。平心而论,作为会议主要组织者的张明华先生还是功不可没的,他一人独闯京城,为被称作“人精”的策划人“托市”,用心良苦,其诚可佩。即使对这次会议颇有微词的媒体也还是承认“本届博览会的可贵之处在于为策划人提供了一个‘聚义’的平台,打破了策划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僵势。” 我们自始至终跟过来,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借助这次博览会提供的契机,广结同道,广辟言路,共同探讨一下中国策划业应该如何走向明天。 在休会期间,我们还另辟场所,分别举行了三次小…  相似文献   

19.
当中国策划业正准备迈入新千年之际,何阳事件发生了,于是“反思”中国策划业成了2000年以来的热门话题。何阳事件后,策划界对10多年中国现代策划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策划人开始逐步理性起来,总结出许多的经验和教训。应该说,经过何阳事件的洗礼,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策划业的升级。一、三年反思取得的丰硕成果 首先,对中国策划业的幼稚病有了清晰的认识。三年反思中,有的人直接以“点击中国策划人的‘痛穴’”、“中国策划业幼稚病”为题,揭示了我国策划业存在的诸多问题。综合起来,归纳如下:第一、中国“策划无理论”,许  相似文献   

20.
提起秦全跃的策划,似乎大报小 报的记者无一例外的将其与 “怪”字挂勾。也难怪,昨天还是卡迪拉克逛京城,今天就是老板喝涂料,这一桩桩、一件件,如同物理学中的“布朗运动”毫无规律可言。说起秦全跃的人品,却又和往往与策划人紧密相连的“骗”字对不上号。接触过秦全跃的人无不对他的人品竖大拇指称赞“实在、直率、不油嘴滑舌……”大有“身在官场,心在百姓”之势。于是,对他的称呼也由“秦总”变成了“老秦”那么亲切自然,丝毫不矫揉造作,仿佛如此称呼,是秦全跃的专利。 但人性是丑恶的,它贪婪自私,急功近利,喜新厌旧、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