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计划管理体制限制了高等农业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过去是适应经济的计划管理体制的,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现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高等农业教育方面基本上还固守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这是高等农业教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开发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发展,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作用,通过拓展开发领域等手段实现农业综合开发制度的创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业龙头企业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早提出者和倡导者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先生,当时他是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提出了这个倡议,并定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既包含了过去"三农"政策所强调的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内容,也就是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同时也包含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周彬  贺传阅 《乡镇经济》2007,(11):30-33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发展潜力大、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拉动内需明显等特点,发展乡村旅游自然便成了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界定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在分析西部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优势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为了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西部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强烈的奋力争先意识、浓厚的全力干事氛围,更要有切合实际的建设之路、和谐推进的务实之举。所以,发展农村经济,拿出解决农业发展的长远方针,引导薄弱的农业走向产业化,增强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力,这已成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等农业教育承担着培养农业建设人才的任务。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大省,农业教育情况如何直接影响黑龙江省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层次结构和布局着手,探讨黑龙江省农业教育的结构问题,优化黑龙江省高等农业教育结构与布局,应调整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比例;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相协调。  相似文献   

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一位的是生产发展,是经济建设。[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陈新宏 《特区经济》2006,210(7):157-158
农业的弱质、农民的弱势、农村的弱位,先天性地表现在经济融合中。为保证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国际特色,必须运用现代融资方式——证券市场,去发展农业,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发展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农机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相似文献   

1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必须按照中央"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深化政策性银行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构建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3.
梁俊荣 《发展》2007,(11):98-99
推进农村信息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农村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扩散过程,是指在农村地区,围绕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最大程度地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也将投入更多的财政资金。如何在审计转型的大环境下准确把握农业审计的定位,更好地起监督和保驾护航作用,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必须抓住重点,以农业资金效益审计为突破口,创新审计方法,完善农业审计机制。  相似文献   

15.
时下,建设新农村已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主题。在农村,更有一种热浪催人之感,但是,一些地方出现浮躁情绪不容忽视,突出表现就是下指标,限时完成。  相似文献   

16.
商洛市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深入开展“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搭建起先进性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杨晓辉 《魅力中国》2009,(27):126-1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实现着从传统农业向以特色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提高效益转变。  相似文献   

18.
邓萌  梁晓伟 《特区经济》2010,(2):191-192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改革实践的深入,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与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适应农村发展变化了的新实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结合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向新的发展阶段,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加速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杨晓辉 《魅力中国》2009,(24):44-4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正实现着从传统农业向以特色经济为主的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转变,由一般粮食品种向优质、专用品种转变,由单一粮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由注重数量向提高效益转变。高效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以及在边境地区发展起来的外向型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过去的“新村运动”、“乡村建设”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丰富的发展内涵和时代特征。农业多功能定位的调整和拓展,为我们提供了从更广泛的视角,理解和把握新农村建设深刻内涵的思路。而凸现和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必须调整政府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