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实行合同定购与市场收购并行的“双轨制”。 今年,浙江省义乌县在落实粮食合同定购任务过程中,创造性地实行了“双轨制”中的“双轨制”。其要点是在国家合同定购任务不变和保证完成的前提下;(1)把粮食合同定购任务分成两块:一块是征购粮。即农业税和原来的统购粮;另一块  相似文献   

2.
百色地区粮食局黄羊圩来稿提出:粮食收购项目名称问题,乍看起来以乎是小事,但细想起来屯不那么简单。粮食收购项目名称也应具一定的科学性,赋予其恰当的内容。在粮去年议经营的双轨制阶段,有平价粮收购和议价粮收购之分。平价粮收购计划是指令性的,是国家任各,毛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必须坚决完成。议价收购则是由国家粮食部门与农户协议而定,是指导性计划.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放开后,政府将原粮食定购任务改为粮食经济合同,由粮女部门与农民签订购粮合同,按合同收购粮食。对接经济合同收购粮食办法,广大农民一时不理解,接受较慢…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我国拟订粮食发展新规划目前,我国正在编制一个2000年粮食生产发展规划,初步接2000年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做规划。国家要对粮食供求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继续实行粮食定购政策,建立国家收购为主的制度。同时,要通过储备吞吐控制粮价。允许定购外的粮食价格放开,当市场价过低时,国家要实行保护价收购。国家从政策上扶持粮产区发展经济,将做到三点:1、不因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增加粮食调出而增加地方财政负担,把粮食的政策性经营和商业性经营分开;2、收购粮食贷款专项安排,不挤占当地资金和规模;3、继续实行扶持粮产区发展经济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实行第二步改革以来,国家对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作为权宣之计,无可非议,但使用“合同定购”一词,觉得不妥。 “合同定购”,包括公粮和定购两部分。公粮属于税收性质,定购属于农民对国家所尽的义务。作为“合同”,按法律规定,应建立在自愿协商平等的基础上。而在现实中,合同与定购就其性质来说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山东省聊城市粮改中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一、国家在建立多级专项粮食储备的基础上,对市场粮食实行保护价收购,并推行粮食收储企业垄断收购政策,取消粮食定购制度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粮食定购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一项重大政策,它是国家任务也是农民...  相似文献   

6.
粮食经营实行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两条线运行机制,是当前各级粮食部门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一、实行两条线运行的反思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探索中深化。从取消统购到实行合同定购,从双轨制到“三放开”,最后又回到国家定购,强调既是国家下达的任务,又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回顾这十几年粮食改革走过的路程。无论我们怎样改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我国人均粮食产量还不到400公斤,是低水平的自给。按照1979~1992年14年的统计,平议…  相似文献   

7.
广饶县“粮食银行”办得好戴永昌山东省广饶县有46万人口,耕地60万亩,每年粮食总产在30万吨以上,年人均占有粮食800公斤,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农民除自食、种子和国家定购外,每年还有十几万吨粮食需出售和储存。为了缓解农民卖粮难、储粮难,广饶县...  相似文献   

8.
《粮食问题研究》1996,(6):10-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须坚持和完善现行粮食定购制度四川省德阳市粮食学会(一)我国从1953年起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期间对购销政策进行过若干调整。1985年国家试图把粮食放开,取消统购,实行“合同定购”。这使一些人产生错觉,认为粮食已经过剩,...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务院颁布的《粮食收购条例》对粮食收购行为作了规范,在即将开始的秋粮入库等收购中,必须严格执行政府的以下规定: 1、收购粮食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粮食收购政策。国家实行粮食定购制度,定购粮的收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农民完成国家粮  相似文献   

10.
在浙江推行的“以放开粮食生产,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粮食购销价格随行就市,同时要求加强市场调控,确保粮食供需平衡”为内容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继“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之后,粮食流通体制又一深层次的重大改革,粮食主销区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粮食主产区的深化改革以新的启迪和推动,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困惑和影响:一是广大农农民心理失落,种粮积极性难以稳定,相当一部分农民在得悉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的信息后说:过去种粮国家收,贷款国家给,歉收国家补,困难国家帮。现在国家粮食多了,不管我们农民了,市场价格好,农民得不到益,市场价格低,手中有粮还得卖。算来算去,到头来吃亏的始终是种田卖粮的人。不少农民表示只种够自己一家人吃的人口粮田,多余土地要私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要私任其抛荒。二是取消粮食定购,粮食供销平衡难以确保。国家和地区目前粮食供销之间的平衡,主要靠定购来进行宏观调整,定购取消后,这个宏观调控的职责应由谁来承担,又该怎样进行承担。三是金融部门紧缩贷款,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过去粮食部门政策好,靠山硬,银行敢于大量贷款。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放开,一方面国家不再给予专项资金优惠,另一方面由于粮食企业的不景气,银行不肯给予贷款。因此,粮食企业经营难以开展。四是放开粮食市场,国有粮食部门的主渠道作用难以保持,放开购销市场和加强市场调控是极其矛盾的事,过去在粮食收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放开部分粮食销售市场时,粮食市场就极难管理,现在收购市场开了,多头收购,多元经营,粮食部门失去了粮食购销方面的任何优势,自然也就无主渠道作用可谈,通过主渠道来调控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上述这些问题,有的可以在粮食购体制深化改革中,逐步得以克服和解决,有的则需要采取更多相应的配套措施,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明确职责,权限,才能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1.
解决农民吃饭问题的粮票 民以食为天。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党中央对粮食实行了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暂行办法》规定,农村粮食实行“定产、定购、定销”政策,对农村缺粮户实行国家供应粮食。对这部分农村定销、常年统销、因灾返销等农村粮食供应的有“农村供应粮票”、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1985]1号文件指出,从今年起国家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这是我国粮食收购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商品经济采取的一项战略性措施。今年是实行粮食合同定购的第一年,农民在观望,干部在摸索,各地对粮食合同定购的理解和作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把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这不仅是收购方式的变化,而且是变行政方法为按经济规律办事,应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平等协商,不能层层分指标硬性摊派。有的认为,粮食合同定购是指令性的,必须层层分摊指标。这两种办法从调查的情况看,前一种办法效果较好,农民易接受;后一种办法,农民则认为和统购没什么两样,甚  相似文献   

13.
温洪镭撰文认为,当前的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相连的,不能称是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手段。1953年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以后,我国粮食购销政策就一直是为国家计划调节服务的。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经营出现了多渠道竞争的局面。但就国家控制粮食供需的主要手段和这部分粮食的使用情况来说,并没有什么质的变化。定购粮是国家当前控制粮食的主要手段。国家粮食定购任务(合农业税征实)是指令性的,粮权属国家,供应范围有严格规定,实行统一调拨制度,购销价格是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尽管考…  相似文献   

14.
南昌冷崇总撰文对我国粮食贸易保护现状及对策谈了一些看法。一、现状。我国现状对粮食贸易并非实施有效保护,表现在:--粮食进出口的逆向调节。现行粮食进出口管理体制实行投交制,没有摆脱传统外贸统制政策的框架,外贸企业在经营中极易产生非理性行为,出现丰产年份增加进口,秋收年份扩大出口的逆向调节现象,破坏了国内粮食生产。-一三雉食出口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自1985年国家改粮食统购为合同定购后.粮食市场出现了定购价、保护价、市场价并存的局面,但出口粮食来源是以定购价格从农民手里收购的,市场价与定购价格之间的差额…  相似文献   

15.
为了鼓励农民种粮的积极性,1987年中 央完善粮食合同定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行粮食合同定购与奖售平价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三挂钩”。自春耕大忙前农民与粮食部门鉴订合同以来,我几次下乡调查,了解到“三挂钩”的确是一项优惠政策,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但是,基层干部和农民认为现行柴油与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挂  相似文献   

16.
粮食收购:应控制以钱抵粮数量杨清溪建国以来,农民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的意识十分浓厚,并全是交售现粮。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调整农业结构,少数农民确因种植其他作物而无法完成粮食定购任务的,经政府同意,允许他们交纳平、议价差价款以顶抵粮食入库任务,但数量...  相似文献   

17.
在农用生产资料阶格大幅度上涨,农民种粮收益显著下降的情况下,为了调动农民种粮、卖粮的积极性,今年全国实行合同定购粮食与供应平价化肥、柴油及预购定金挂钩的“三挂钩”政策。四川在执行“三挂钩”政策吋制定的标准是:定购粮食100公斤,平价供应标准氮肥10公斤,柴油3公斤,预付粮食价款20%。上述政策如能按标准及时兑现到粮农手中,无疑将会使农民得到一定的实惠,有利于调动粮农种粮,卖粮的积极性。但在执行时却出现不少问题,以致落实困难,基层干部、农民以及粮食、农资经营部门意见很大,效果很不理想。首先,“三挂钩”政策打乱了农用物资按生产需要进行分  相似文献   

18.
流通市场化的粮食运输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运输是粮食流通的重要环节,是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保证。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条件下,粮食运输凸显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如何提高粮食运输水平,提高运输效益,对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趋向(一)定购制度弱化,保护价的品种和范围缩小8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通过定购粮食保证基本粮源。80年代以后随着粮食定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提高,粮食市场由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粮食定购属于低价收购制度,造成国有粮食企业巨额…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001年,浙江省全国率先推进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经过一年运作,已经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农民、消费者、粮食企业、粮产区、各级政府“五满意”的效果。浙江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由于受粮食定购体制的束缚,过去80%以上的耕地都用来种粮。即使这样,省内粮食供应还有不小的缺口。在全国进入阶段性的粮食过剩时期,如果继续实行粮食省内自给,不仅粮食搞不上去,农民收入难以增加,而且还会加重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的“卖粮难”。困难,孕育着机遇,呼唤着改革。去年1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出报告,申请在浙江实行以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为基本内容的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上报方案。制约生产力的“闸门”一旦打开,浙江农村发展效益农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什么来钱种什么”成了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全省各地都抓住粮改机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在2000年调减530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之比调到了62∶38,而产值却倒过来,成了30∶70。去年1至10月,全省农副产品出口额达到2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5...  相似文献   

20.
合同定购粮食收购难的原因及对策成春到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定购,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实行的掌握粮源、备战备荒、保障军粮供应和大中城市及灾区居民口粮的措施。自去年放开粮油经营及价格后,在夏粮和秋粮收购过程中,多数地方胜利完成了合同定购的粮食,但是,也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