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浩 《商》2014,(11):189-189
信息是人们沟通的主要内容,在现今这个随处都充斥着各种信息的世界里,传递信息的媒介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中互联网技术便是现今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信息的承载体便是网页。在繁复缤纷的信息世界里,要如何将网页所表达的内容快速有效地传递给读者,这便要求网页在设计的时候所需要的独特的视觉效果,具有一定的视觉审美。本文对传统风格的网页中所表现出的视觉欣赏习惯和视觉审美心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在视觉效果中所表现的出的网页内涵。并总结出传统风格的网页设计上的视觉表现情况,并提出在进行网页设计时提高视觉审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商业社会的繁荣,大众生活品质的提高,互联网代表着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我们开始关注“信息的品质”。而网页是网络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网页设计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对象之一。其视觉呈现更是直接影响最终的网络传播效果。通过对网页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的筹划分析以及影响网页设计页面视觉呈现要素的阐述.凸显了简洁网页设计的视觉呈现和艺术关感的重要性。只有轻薄简洁美观的视觉呈现才能更多的吸引消费者.对于网络信息传达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商业社会的繁荣,大众生活品质的提高,互联网代表着一种崭新的信息交流方式,同时我们开始关注"信息的品质"。而网页是网络信息传达的主要载体,网页设计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对象之一。其视觉呈现更是直接影响最终的网络传播效果。通过对网页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的筹划分析以及影响网页设计页面视觉呈现要素的阐述,凸显了简洁网页设计的视觉呈现和艺术美感的重要性。只有轻薄简洁美观的视觉呈现才能更多的吸引消费者,对于网络信息传达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页设计是一种建立在网络媒体之上的新型设计,它与传统媒体的表现有诸多不同。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声、像、文、视觉、听觉、互动等的特点,是集艺术创意与多媒体技术于一体的过程,通过视觉页面设计进行全球化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5.
网页设计中的视觉元素包括文字、图形、图像、标志、色彩等造型要素及标题、信息菜单、信息正文、标语、单位名称等内容要素,网页设计中视觉元素的传递必须通过网页界面做媒介才能传达给受众.网页设计中的视觉元素除了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外,还因其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而具有影响受众审美情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宁 《商》2014,(24):93-93
当今,互联网已经十分普及,随之而来的是网页成了和大家息息相关的信息传达平台。而网页在表现形式上不能脱离视觉传达,这就是这里要讨论的---音乐网页中版式设计的视觉表现,通过讨论这些内容,探讨网页视觉信息如何更有效、更为合理的表现与传达。全文以音乐为题材,从网页版式设计的背景、设计过程、审美需求及趋势三个方面来论述。设计过程中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空白和实体的对比,通过虚实相互呼应,突出版面所传达的主题信息。  相似文献   

7.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现代社会正大步迈入"电子阅读时代".在互联网上浏览网页成为人们获取信息重要渠道.网页是一种视觉媒体,是浏览者与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的接口.网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浏览者的视觉感知--网页的界面设计.浏览者主要通过网页的界面来获得信息,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能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引发浏览者的兴趣,合理的界面设计还可以使浏览者产生愉悦的心情,更乐意去继续观看.既然网络活动中浏览者更多的是靠视觉去感知信息,那么网页界面的设计无疑是影响网页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此浅谈网页界面设计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景深是摄影的专业名词,而景深也可以运用在交互设计特别是网页设计中.本文主要讨论景深在网页设计中的意义,并使用网站SitePoint与中国农业银行网站两个设计实例,重点讨论了浅景深在网页设计中的特点.最后指出景深是层次感与空间感的一个运用,并指出景深是视觉空间深度空间美感的一个表现,其与生理经验、文化积淀与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曹珍 《中国报业》2021,(6):64-65
当今社会,网络、计算机逐渐成为大众工作学习、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网站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网页界面作为用户接触网站的第一印象,如何发挥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表达中的重要作用,无疑是各类网站增强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表达与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运用策略,以求实现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相似文献   

10.
张璜  张利 《现代广告》2021,(7):17-25
本文以餐饮类平面广告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中国和美国被试者对平面广告中的图形、色彩、文字、编排及构图等视觉元素的关注度。本研究从文化认知理论出发,以文化认知差异为前提,探寻了东西方族群对商业广告中出现的视觉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商业广告中视觉设计的原则为标准,解构了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构成元素并进行一一比较,得出商业平面广告设计中中美两国被试者的视觉元素关注度差异。最终获取了各种视觉元素的评估结果和相对权重,形成了商业图形广告设计元素关注度的先后顺序。这一实验结果对跨文化认知心理理论在跨国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有借鉴和启发作用,可以为跨国公司和设计师提供技术指导,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业广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网页设计作为新的视觉语言,已经成为信息交流中极具影响力的新兴媒体,但是网页设计作为新兴媒体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探讨了视觉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和原则,期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网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月芝 《中国市场》2009,(14):106-107
文章本着信息传递和视觉表达相结合的理念,对当前网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从美学原理和技术因素两方面入手提供了优化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晶 《中国报业》2023,(10):13-15
2012年,微信公众号诞生,因为其多元化的表现方式,打破了以往报纸、电视、网页等传统文章的阅读方式,凸显了视觉语言在新媒体新闻中的重要性。本文以微信推文封面为例,试图梳理新媒体视觉语言的编辑方式,希望有助于新媒体编辑更好地运用视觉语言,提高自身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促进广告设计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色彩。有色彩的广告比黑白广告更能给予读者强烈的印象,唤起人们的情感。色彩是表现、烘托广告形象的有效手段。了解色彩对人们视觉刺激的心理感应作用及商品广告色彩运用的表现和视觉效果,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出绚丽新奇、引人入胜、令人难忘的广告效果,达到宣传广告主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使购物方式的多元化,企业在网络上的竞争日趋激烈,极具吸引力的视觉表现引起了消费者关注,各种商品以及服务通过网站包装自己的形象,增强商品的好感度,在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促使网页美工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迅速崛起,致使立足于视觉设计的视觉营销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以达成营销为目的,帮助营销人员获得竞争优势,并最终实现商品的成交。  相似文献   

16.
视觉传播古已有之,在现代社会它更是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广告形式存在的视觉传播一直以来就站在商业传播的浪尖潮头,照相术和电影的发明更使之如虎添翼。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主要是对视觉传播应用于商业的三种优势加以分析,从而说明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视觉传播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后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界面设计是一个复杂的有不同学科参与的工程。网页界面的设计当中应该注重的视觉导向设计,其中要使浏览该网页的用户在该网站中的任何位置,都能够清楚的找到指引方向的标识物,并通过页面上的图形、符号、颜色、多媒体、文字标识物等元素所承载的信息,准确、顺利抵达目的地,并使各页面之间的相互跳转的通过导向系统变得合理有序。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视觉环境艺术是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通常所言的城市视觉环境艺术是利用多种的表现方法以及艺术的手段,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外形、色彩、空间序列等方面进行设计,并在设计中遵循相互统一、协调的美学原则。这样够创造出的城市环境具有更加丰富的层次与变化,也更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王如畅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8):213-214
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是文化,而文化的最基本要素就是符号。人类的文化由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符号所组成。符号不仅形成人类的种种文化景观,更成为人类的独有标志。可以说,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起源于符号,符号乃是文化的根基。阐述了作为艺术文化领域中的标志设计,在历史沿革中如何寻求符号化的表现特征,如何充分发挥其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从标志的视觉功能、表现方式、造型过程等方面阐述标志设计的符合化的视觉语言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9,(14)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情感化"设计已然成为当代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已不再只是通过传播视讯来满足受众人群表层视觉体验的工具,更是设计师与消费者情感与视觉交互的媒介与载体。因此,在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中,设计师更应当注重情感化思维的导入,拓展设计思路,通过作品中情感的注入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实现更好的用户交互。本文从视觉传达设计中形态造型、图形创意、色彩搭配等构成要素的角度出发,并结合现代优秀的品牌形象设计作品,对其中的情感表现进行剖析,以期能为广大设计师及其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