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君德 《经济地理》2001,21(2):201-207,212
都市区在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经济转型时期,即“行政区经济”运行时期,中国大陆现行的都市区空间组织与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都市区的发展。本文在对中国大陆都市区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出了未来都市区空间组织与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重点讨论了珠江三角洲的行政区划体制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镇)群为大尺度空间组织形态,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物,现已成为我国"新常态"情景下城镇体系动态演进的主要方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战场。以浙江三大城镇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点—线—面"逻辑脉络,综合运用实力模型、可达性模型、引力模型和隶属度模型,揭示1996—2014年其空间组织与结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城市综合实力和可达性全局提升明显,两者地理过程、格局趋向一致性,即围绕"四大都市区"极化与扩散并存中协调耦合演进,时空收敛成效显著;城镇间联系强度由弱关系向强关系逐步转变,且扁平化复杂网络结构显现;四大中心城市腹地范围扩张与收缩轮替中呈现行政区组织稳态结构,"四分"均衡格局特征显著;浙江城镇群空间结构动态演变反映出要素资源空间配置不断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宋劲松 《广东经济》2004,(10):30-32
经过二十余年的高速增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目前在发展需求与供给上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社会需求提高与公共供给滞后、城镇快速扩张与环境压力加大等方面所存在的矛盾,已严重制约了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内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不平衡,东西两岸、内外圈层和城乡之间发展差距拉大,区域内城镇同构竞争、重复建设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4.
城镇群旅游是一种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是城市旅游的最优业态,是城市化进程和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转型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城镇群旅游比城市旅游更经济、更和谐、更开放、更成熟、更符合转型时期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可以实现产业要素与旅游功能的合理集聚与融合。以上党城镇群为例,在尊重自然组成单元和城镇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在转型发展中构建"1+6"城镇群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公平享用公共资源、促进城镇一体化建设、合理布局旅游要素、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武彧 《经济论坛》2011,(4):127-132
城镇群作为一种新的城镇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我国社会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区域。边疆民族地区城镇群在中国城镇化浪潮中发展迅速,有着其自身发展的特殊性。本文以地处边疆民族地区的"文砚丘平"城镇群为例,在界定其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从城镇化水平、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文砚丘平"城镇群的特征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边疆民族地区城镇群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与空间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中部城镇群是吉林省解决城市化水平虚高和转移大量农村人口的重点地区。在对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进程现状特征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部城镇群区域发展态势和格局,提出了促进城市化推进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空间战略,构建了"一主、一副、多心"的中心等级体系、"T型"轴带为主的三级轴带体系和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城镇经济区体系城市化空间组织系统,以引导吉林省中部城镇群城市化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城镇群建设成为了各地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主要手段,四川省将攀西城镇群作为重点打造的四大城镇群之一。文章拟对攀西区域各城市的区域中心性强度进行度量,通过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的方法确定区域中心城市的选取,并对该城镇群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该城镇群中心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进行概述,提出建设攀西城镇群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35项指标定量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我国发达型和较发达型省域少,欠发达型和落后型省域多,城市型政区发展水平高,民族型政区和少数民族集聚的省份发展水平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居全国前列。三大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虽呈梯次展布,但反梯度现象同时存在,且东、中、西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第三产业与外向型经济、居民生活质量表现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以来,为缩小我省欠发达的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的差距,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联手推进欠发达地区与珠三角产业转移等一系重大政策和专项规划,取得了重大成效。目前,以汕头为中心的粤东城镇群和以湛江为中心的粤西城镇群正  相似文献   

10.
杭州都市区经济集聚与扩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以杭州都市区为例.试图揭示都市区经济集聚与扩散的空间过程与机制。首先论述了都市区集聚与扩散的水平与结构;其次分析了都市区经济空间动态发展过程.最后将都市区经济集聚与扩散的激发因素慨括为:①技术革新与产业结构的升级:②区位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③各级政府的行为:④地产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都市区发展及其空间形态塑造是学界多年来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与方向之一。本章从解析都市区的概念入手,提出了建构邵阳都市区的基本理念与“一核三星、一带两轴”的空间结构,为保证空间发展的有序推进,还就推进邵阳都市区协调发展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论银川城镇群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汪一鸣 《经济地理》2004,24(1):57-61,66
文章论述了银川城镇群雏型的形成及其现状评价,分析了城镇群进一步发展的自身优劣势和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与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黄伟雄 《经济地理》2002,22(3):335-338
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特点:根据区域发展理论指出珠三角城乡一体化进程可借鉴的城乡布局模式,提高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应用采取环形珠链状城市带模式;并对珠三角发展局的三大主环轴线,三小辅环线的九大放射轴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发展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中国形成,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区内部业已产生启动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经济竞争背景下,如何确立符合福建发展实际的战略定位至关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7月25日,广东省金融办主任周高雄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广东省建设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由三大部分组成:在珠三角地区建设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在环珠三角的梅州市建设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在环珠三角的湛江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依据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素空间集聚理论,展开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经济结构研究。通过城市引力、克鲁格曼指数计算,比较分析城镇群内部城市吸引力和城市产业分布的差异性,通过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集中度指标和不一致系数的测算,分析了山西省城镇群空间要素集聚效应。研究表明,山西省的城镇群规划与要素空间集聚趋势整体一致,城市间产业分工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群的要素集聚效应明显,但人口与生产分布仍存在不一致性。研究认为,山西省城镇群发展应该继续明确各城市的产业分工和特色,引导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的一致。  相似文献   

17.
都市区:长株潭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守红  宁越敏 《经济地理》2005,25(6):834-837
当代城市竞争已不是单个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或城市群体之间的竞争,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时的产物,也是全球化分工、合作以及竞争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单元。文章首先分析了长株潭一体化的最新进展及存在问题,接着讨论了中国都市区的概念及其界定标准,并对长株潭都市区范围进行界定,进而提出了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浙江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机遇与模式选择.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加快实现区域经济空间重组、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体制重构,从而使得浙江经济、发展模式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是当前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文章从县域经济与都市区经济的差异性角度分析了转型内涵,并在产业扩散-集聚的内源性推动与政府政策性的外在推动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转型的动力机制.最后文章以浙江省诸暨市发展实践作为案例,并结合都市区经济标杆的杭州市余杭区,针对性地提出实现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区域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区域协调发展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并开展了多元化的探索,构建都市区为建立永久性的区域协调发展制度框架提供了可行的策略.在分析我国都市区整体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归纳了目前长三角地区都市区演化的基本特点和典型城市在构建都市区方面的探索,重点介绍了长三角北翼城市扬州构建都市区的实践,以期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回顾阐释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指标,确定浙江省内杭州、温州、宁波和金义四大都市区范围,并对比分析2006-2010年间各都市区GDP产值、人均收入、首位度及产业结构等指标,总体揭示其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的,为分析各都市区在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分工,计算其十八行业区位商值,发现四大都市区在五年间因产业的发展不同,所承担的职能分工有较大程度的变动.最后,探讨四大都市区建设对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集聚扩散效应,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