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99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国有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改革,是199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其实质是独立法人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而股份公司则是其最典型形式与最规范形式。因此,加强股份公司有关问题的研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具有以点带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近几年的事,而在世界范围内则有很长的历史。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加速我国的企业制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在企业的形式上,公司制是唯一主要的选择吗在本世纪初,公司制作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已经普遍存在。公司中的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几乎统治着世界经济。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初期,不少人认为公司是我国企业改组的唯一选择,有人更把上市的股份公司当成公司的全部,从而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是一种利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筹集社会闲散资本(或资金),调节社会资源分配的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制度,股份公司是现代股份制的核心,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经济最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问题 (一)在认识上,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作用估计过高。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相对于我国传统企业制度而言的,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制度创新。它是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典型形式的股份公司制度。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推行实施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除了传统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  相似文献   

5.
明晰产权和产权的界定与管理林忠改革企业制度,重塑微观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而股份公司制度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最为理想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已经显示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这一制度在我国试点以...  相似文献   

6.
论资产重组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中的资产重组 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大规模的资产重组.1984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由放权让利、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新阶段。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就是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改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资产重组过程。无论是国有企业改组为上市的股份公司,还是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都不可避免的对原有企业的资产进行剥离和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改革无疑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如果说1993年以前,政企之间的行政性放权让利是国有企业市场化进程的主旋律,那么1993年之后,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成为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的主角,国有企业改革的股份制取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通过股份制解决国有企业的高负债问题,另一方面则运用股份制高效率的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国有企业的政企不分问题,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实践看,股份公司通过股票上市,高负债运动的局面确实得到了扭转,然而股份公司高效率的法人治理结构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委托代理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复杂,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以产权论为指导,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建立政府企业、特殊法人企业和国有股份公司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然后以超产权论为指导,从理念上把握现代企业制度精髓,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1引言推行股份制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方式,而股份公司的代理机制则是现代企业制度至关重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公司代理机制是指处理投资者与公司高层经理关系的一整套制度,简单地说,也就是投资者如何有效监督和约束高层经理行为的问题。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学术界普遍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现有实践,在探讨中很多人认为企业制度的变革进一步将企业的两权分离,对企业融资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根据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多学者将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看来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有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想加年丰,范欣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然而,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则需作进一步的探讨。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规定要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搞清楚它的基本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研究企业制度理论的独特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有一种偏见,认为马克思没有企业制度理论,其实马克思不仅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制度理论,而且科学地阐述了企业制度的演进规律,马克思研究企业制度从本质出发,联系生产力变化对制度变化的影响,研究了独资企业,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公司等形式,视角独特,论述深刻,马克思将合作制同股份公司作为并存的企业制度来研究,并且认为,合作制是对旧企业制度的“积极的扬弃”,而股份制是“消极的扬弃”,这是需要重新审视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日本股票市场的现实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股票市场的现实问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官永久日本是当今世界上股份公司最为普及的国家之一。股票市场做为现代股份公司制度建立和正常运行的基础,在日本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乃至整个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日本股票市场取得的成就是其他任何国家...  相似文献   

14.
一、所有者对内部人的两种约束机制现代股份公司是以一套健全的运行规则,特别是约束规则来规范的。所有这些规则都是由正式的制度安排,特别是法律予以明确的。然而,正式的制度安排是一回事,实际的经济运行又是一回事。一个基本事实是,股东们不直接参予企业管理,实际...  相似文献   

15.
张景焘 《经济论坛》1997,(24):26-26
在市场经济实践中探索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路子□张景焘耀华玻璃集团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单位,于1996年按照公司制进行了改造,母公司组建为国有独资公司,并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授权做出资人,将其中一部分,组建为耀华股份公司,实现了耀华玻璃A股股票成功上市发...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制度转换的难点和出路东风汽车公司沈宁吾,陈樵生企业制度的本质是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则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实现形式的制度安排。企业是由资本和运用资本的从业人员组成的。资本是出资人提供的,出资人是其资本的权利主体;从业人员,包括经理...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良性资本结构的决策理论及方法●苑泽明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具有筹资多元化、资本集中、产权明晰、授权经营、管理科学等特征,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改造的重要途径,也是国有企业走向跨地区、跨国界大型企业集团的必由之路。本文所探讨的是在...  相似文献   

18.
企业离不开企业家,但不同企业制度下的企业家有不同的产生方式与作用方式。十四届三中全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为企业改革的方向,必然要对企业家的地位、作用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与现行企业制度下企业家的异同,对于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培育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家阶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两种企业制度下企业家的异同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企业家不同于实业家与投资者。前者是指掌握专业知识,专司企业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后者则更多地是企业的所有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不直接参与企…  相似文献   

19.
<正> 在讨论现代企业产权关系的过程中,不少人都认为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家要加强对企业中国有资产的管理,企业则要对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承担资产增值保值的责任。然而,根据这种理解,在现代企业的资产中,除国有资产外,还有法人资产和个人资产之分;企业虽对上述资产拥有法人财产权,但资产的直接所有权却归于出资者。这样,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就既拥有企业的资本所有权,又拥有企业的资产所有权。那么,这种出资者的双重所有权,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股份公司的实际状况呢?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面临不少困难,上市公司整体效益连年下降,亏损企业亏损额迅速上升,资产重组大行其道,企业一年上市、两年滑坡、三年ST、四年重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重组后又陷亏损的例子也是越来越多,难道在国外实践上百年,既打造出福特、通用等百年老店,又培育出INTEL、微软等市场新秀的现代企业制度本身有什么重大缺陷?或是以股份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内的试行中遇到了什么新的矛盾?这是需要我们作积极探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