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为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的运作体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成熟资本市场运作经验表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国证券市场十多年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正>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已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但从实践情况看,制度仍不完善,系统部分子企业尚未形成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权责不清、约束不够、缺乏制衡等问题还不同程度显现,部分二级、三级子企业董事会作用发挥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心的国企改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设定目标,同时,国家通过“债转股”、兼并破产、鼓励国企股票上市等有效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使国企摆脱了困境,为国家经济持久稳定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但国企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后,改革任务仍然很艰巨,难度还很大,很多实质性的问题没有突破,路程还很漫长,国企改革在深层次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体制与机制问题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志就是在形式上由原来的工厂制改为公司制,按照《公司法》,组成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但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外表体制变  相似文献   

4.
建立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建光 《冶金财会》2004,(10):20-21
追求集团公司利益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良好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来保证。建立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是规范和解决集团法人之间经济利益和权责关系的根本,是对子公司成员实现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组建集团的步伐开始加快,集团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和提高,然而,发展迅速的集团由于受内部管理机制的制约其效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由于受原管理体制的限制和约束,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如何建立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财务管理体制,已成为财务系统面临的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
○客观分析改革成就,"转机"并非"转折",国企改革任重道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关键性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许多问题都是国企改革不可逾越的.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作载体. ○可以预想,2001年国企改革将集中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并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政企分开,公司制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快;减持国有股、加大可流通的国有股比例将再破困扰国企改革的坚冰:私营企业、外资参与国企改革的政策环境将更加宽松;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方式将成为国企改革的"双刃剑":实施公司制改造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将会得到规范和完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将被提到突出位置:就业与社会保障将成为新的改革焦点;企业管理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6.
自试点以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别是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许多企业取得了新的积极进展。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徐工)就是其中一例。他们的具体做法和主要经验是:一、确立符合企业改革方向的法人治理结构方案如何通过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做到相互独立、相互制约,又权责明确、相互协调、各司其职,有效地行使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在公司内部建立起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制衡的运行体制,徐工党、政、工各级领导经过广泛讨论、充分研究,在统一认识的基础L.提出了三个…  相似文献   

7.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的新一轮国企改革已全面铺开,围绕着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母子公司体制的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完成。但新体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习惯势力的影响,亦或为避免矛盾而变通执行,使新体制仍带有许多旧体制的烙印和痕迹,有的甚至是穿新鞋走老路,使集团化改制的国企改革走了样、变了味儿,加大了改革的成本,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因此规范国有企业的集团化改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国有企业在集团化改制、构建母子公司体制及集团公司内部的运行机制上应注意在以下三方面加以规范和调整。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严重扭曲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注意和把握七个问题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叶琳 《华北电业》2005,(4):44-45
建立和完善经营者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这为国企改革指明了道路,提出了目标模式。一、公司制的基本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需求归根到底是两条:一是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真正企业。二是使国有企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公司法人产权制度、公司组织制度和公司管理制度。国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途径就是按…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改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的运作。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不少企业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投资领域,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此,本文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企业改制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的运作。但是,在现代企业制度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方面.不少企业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投资领域.尚未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着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对此,本文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七大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国资委也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当前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任务,更是解决企业体制问题、提高竞争力的治本之举。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应该根据这些精神和要求,不断推进公司制改革,加强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是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经国务院同意在中央企业开展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截至2017年底,在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98家中央企业中已经有87家建立了规范董事会。建立规范董事会的一项核心内容和重要举措,就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企业应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目前,我国许多公司都成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但是离规范的要  相似文献   

16.
邓华 《广西电业》2002,(3):53-5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中央已提出多年,《公司法》也已颁布近9年,但怎样认识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怎样认识规范的公司制?电力企业怎样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来替代原国有企业制度?怎样用WTO规则的眼光和法律的眼光,加强对现代企业的管理,使企业真正成为融入国际市场竞争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这是本文想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993年中央提出,国企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9年中央提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自权利、责任和利益,形成相互之间制衡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本质是妥善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包括董事会如何忠诚于股东并勤勉尽职,如何有效激励经理,监事会如何监督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如何平衡各方关系的问题。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相似文献   

18.
制衡机制“失效”的原因分析实践表明,公司制改造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在推进这项改革过程中,一些新的问题随之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制衡机制“失效”。在公司制改造过程中,多数电力企业从所有制性质出发,选择了“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形式。然而,由于它并不是一种典型的现代企业制度,往往造成所有者(国家)事实上“缺位”,加之这种组织形式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有很大局限性,制衡机制不能有效建立,因此,大多属于“翻牌”改制,收不到预期效果。一些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建和运作不规范,…  相似文献   

19.
法人治理结构要规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通过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股票上市,一些运作规范的公司经营机制转变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确实有不少企业翻牌为公司之后并无起色,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严重扭曲。在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应注意掌握7个方面问题,最重要的是3个方面:国家所有者通过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严格监管,使他们成为企业的“真老板”,而且要权能到位;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在国象法律法规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决策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为此,必须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理顺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