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吴现立 《商场现代化》2005,(27):118-118
一、农村全面小康的总体实现程度 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六个方面的18项指标.来自河南省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4年,河南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为14%,在全国各省(市、区)综合实现程度排序中居第18位,比2003年提高了一位.2000~2004年,综合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2004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与相邻六省相比,仅高于陕西,与安徽同步,总体进程相当于山东的33%、河北的47%、湖北的65%和山西的86%.可见,河南农村要在2020年前后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号召。而在23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首先提出了到本世纪末人民生活“翻两番、奔小康”的战略构想。回顾23年来的历程,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产生了质的飞跃,2000年全国已基本实现小康,河南也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位于河南东部的农业大市——商丘,小康进程如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河南省城市化进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证明该假设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一、农村全面小康的总体实现程度农村全面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六个方面的18项指标。来自河南省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4年,河南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为14%,在全国各省(市、区)综合实现程度排序中居第18位,比2003年提高了一位。2000~2004年,综合实现程度平均每年提高3.5个百分  相似文献   

5.
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全国工作的重点之一,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该文对国内外有关制定全面小康标准、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力求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政策参考,从而推进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成文 《财贸研究》2006,17(1):20-25
本文在阐述安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进程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和揭示了安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及成因,提出了加快安徽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在农村"这一命题出发,根据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设计的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标准,测算了我国2001-2003年的农村全面小康进程,预测了2020年农村全面小康可实现的程度,从多个角度分析确定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小康是本世纪末期全党上下齐心努力共同奋斗的辉煌目标。湖北农村要奔小康,九五时期须在哪些方面着手,是需要我们通过评价分析方可作出结论的。 农村小康指的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农民生活在温饱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达到小康水平的农村,物质生活比较宽裕,精神生活进一步充实,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人口素质(健康、教育、行为方式等)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治安秩序日趋良好。为了反映当前湖北农村的实际状况与小康  相似文献   

9.
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实现小康是目前黑龙江省农村工作的中心和重点 ,文章在对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现状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指出了农村小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有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甘肃农村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甘肃省现有农村人口1900万,城镇化水平不足30%,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67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高达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会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扶持下,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中央的精神和甘肃的实际结合起来,坚决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干实干精神,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在全省总体上已实现温饱的同时,河西和沿黄灌区有22个县(区)、420万农村人口基本实…  相似文献   

12.
温俊杰 《价格月刊》2001,(12):25-26
一、江西农民收入的现状 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达2135元,与1990年相比,增长218.7%,年均增长12.3%.农民收入的增长,对保持农村的稳定与繁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农民收入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河南作为农村人口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是关系到河南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战略问题。结合河南实际,对目前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现状和转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快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村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商品流通体系落后,农村的消费市场充满着隐患。发展农村零售网点连锁经营,构建农村现代商品流通体系,能够促进农村市场化进程,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民小康的有效途径,是构建我国大流通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流通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二元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舫 《消费导刊》2009,(10):70-70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中国现已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时期,这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本文根据我国人口众多的现状及其主要分布在农村的特点分析,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必须实现农村的小康,必须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大力开发,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消除城乡差距,进行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住宅建筑市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不容置疑,作为拥有全国人口总数三分之二,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广大农村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小康目标建设的重点;农村住宅作为衡量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将会被推向社会的前台.  相似文献   

17.
宁夏80%的地方是农村,70%的人口是农业人口。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川区基本实现了小康,山区基本解决了温饱,开始由稳定解决温饱向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问题。一、宁夏农民收  相似文献   

18.
影响河南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加强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积极改变河南农村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河南,人口多,可利用耕地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在探讨河南农村开展土地流转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范措施,相信会对河南农村加快改革发展步伐,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十五”时期,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更加重视“三农”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在实现总体小康目标的基础上,稳步地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