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谈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公平、效率、结构问题,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效率是和谐社会的关键;结构是和谐社会的保证。政府信息化作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关键性环节,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我国政府信息化存在认识层面、体制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政府信息化的进程,而且也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项构成、各项要素处于相互协衡的状态,而会计诚信是维护这种和谐状态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和谐社会中市场经济平稳协调运行的基本准则。本文分析了会计诚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找出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完善会计诚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舒旭云 《现代商业》2007,(30):125-127
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结构中的各项构成、各项要素处于相互协衡的状态,而会计诚信是维护这种和谐状态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和谐社会中市场经济平稳协调运行的基本准则.本文分析了会计诚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找出会计诚信缺失的危害,并提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如何完善会计诚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巩法珉  曹静 《江苏商论》2008,(3):132-133
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加强诚信政府建设,针对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失信的现状,要建设好诚信政府须做到以下几点:通过推行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来建立阳光下的市民政府;利用宪法和法律规制政府,增强公民与政府的信任关系;进行以诚信为核心的行政伦理建设;加强政策的科学、稳定和连续性,规范行政审批制,使其由管制转向服务;加快建立政府信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5.
涂云友 《商场现代化》2006,(21):264-265
会计诚信的基本前提是人性的善良性。善良、诚信是人性的精华,是会计诚信的基础。会计诚信是会计人追求的基本价值观和理想目标。重塑会计环境,构建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公民,使人性得以升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唐影 《消费导刊》2014,(9):141-141
政府诚信研究是世界各国政府变革的时代呼唤。深化政府诚信研究对于党和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建辉 《商场现代化》2007,(26):388-389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了和谐社会所具备的六大基本特征。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诚信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道德规范。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法治政府的建设目标之一,法治政府必然是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因此,政府的诚信建设事关政府的威信、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领域,还存在着大量政府失信的情况,反复无常的政府行为在不断消弱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同时,也不断使民众丧失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因此找出政府诚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真正实现"人本思想"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诚信缺失社会成因错综复杂,主要为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政治运动影响;教育的缺陷与偏颇;信息的不对称;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失信行为打击不力;政府信用的缺损的不良示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诚信缺失社会成因错综复杂,主要为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政治运动影响;教育的缺陷与偏颇;信息的不对称;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失信行为打击不力;政府信用的缺损的不良示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1.
蔡婷玉 《消费导刊》2009,(13):235-235
企业诚信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诚信,可以有力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可以为企业诚信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企业诚信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关系,制定相应法规政策与采取具体措施,逐步消除企业"诚信危机",真正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诚信问题依然是制约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诚信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关系,全面认识当前我国诚信建设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王建辉 《商场现代化》2007,(9Z):388-389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指出了和谐社会所具备的六大基本特征。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诚信是和谐社会的标志和道德规范。加强诚信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诚信缺失已经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障碍,诚信缺失社会成因错综复杂,主要为传统文化的内在缺陷;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偏差;政治运动影响;教育的缺陷与偏颇;信息的不对称;法律、制度不健全;对失信行为打击不力;政府信用的缺损的不良示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5.
政府信息公开是建设民主、公平、正义社会的重要保证,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善治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政府与公众的沟通透明。政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的责任,它保证了公民的知情权,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李廷湘 《商场现代化》2007,(15):376-37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伟大部署,而实现社会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基本要求之一。本文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下,分析了会计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会计诚信缺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强企业诚信营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诚信营销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实施诚信营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邱文华 《商场现代化》2005,(33):205-206
加强企业诚信营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对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企业诚信营销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实施诚信营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要求政府行政管理必须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政府治理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政府治理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言诚立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当代中国诚信的缺失及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极不相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深情呼唤诚信理念之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