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民收入是三农中最主要的问题.农民收入与农村人力资本开发程度具有正的相关性.农民收入的两次飞跃正是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加强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关键在于使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其劳动力价值.农村人力资本的开发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农民劳动力的质和量符合社会的要求.政府在这一过程中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包括信息服务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2.
2012年以来,科技创新券政策在我国迅速推广开来,不同地区的科技创新券政策也有很大不同.本文从科技创新券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我国实施科技创新券的主要地区及其不同特征,分析国内科技创新券实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静 《大陆桥视野》2011,(22):147-147,149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化的进程,是当前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和社会政策。本文结合制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方面知识,从迁移的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对当前农村劳动力迁移方面的公共政策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优化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引入教育券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疗券的概念,然后基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目前浙江嘉善、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医疗券试点的收效情况,提出了构建医疗券模式的优点和面对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医疗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农村医疗制度的不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疗券在全国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5.
云南山区劳动力流动向全国广大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相似的地方,又具有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山区劳动力流动对云南社会经济既有正面影响,又具有负面影响。所以,就要求政府加强对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指导和协调,完善土地承包制度,加快城市化和大力改良农村人力资本,为山区劳动力有序而又有利地流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南农民素质,增加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入和培养更多的农业人才,农村的产业政策应与配置农业劳动力、加强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科技战略相配合。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市场梗阻,则有利于降低农民交易成本,促进农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创新券的概念、分类、工作流程及核心要素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国外较典型的创新券政策实施案例,包括欧洲创新券计划,加拿大亚伯达省创新券计划和新斯科舍省生产力和创新券计划及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创新券计划。通过创新券政策的发展历史、申请要求、流程、对申请者及提供方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创新券相关理论及各国创新券计划的实践经验,对中国创新券的推行及预期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流动,为我国经济的增长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从农村劳动力流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出发,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进行了计量并建立了相应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模型表明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来GDP增长0.6823个百分点;最后通过放大迁移收益对该模型进行了简单讨论,指出如果政府仅仅将农民工月平均收入达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的60%,则每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将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现状入手,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与人力资本提升角度分别阐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提升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关于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提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度测量的各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育券、教育选择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柱旺 《当代财经》2004,(12):39-41
教育公平不仅指受教育者的公平而且还包括教育主体(学校)的公平,要实现这一目标,教育券制度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这种制度的实施,将原有的政府基础教育经费由间接分配改变为直接分配,经费跟着生源走,从而使得公立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在争取教育公共经费上机会平等。而且,对弱势学校和贫困学生,政府还可以通过有差别的教育券政策来扶持他们,进而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的流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要求劳动力经常流动以适应就业机会和地区发展变化的需要。我国有着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并没有带来高速的农村经济增长,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投资不足。长久以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禁农民自由迁徙,割裂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助关系,造成城市工业的发展没有带动农业的相应发展,反而几乎把农业排斥在了现代化发展之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第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同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城乡间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劳动力在当前经济状况下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农民奔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数字经济指数与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匹配,通过划分高低技能层次的劳动力,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的长短期效应及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从短期来看,数字经济的岗位替代效应通过挤入高技能劳动力和挤出低技能劳动力,提高技能溢价水平,进而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低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来看,数字经济的生产率效应促使低技能劳动力相对生产率提升,降低了技能溢价水平,进而促进低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对高技能劳动力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反而不显著。进一步地,家庭养老负担、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治理水平等均会使上述影响产生异质性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原因固然复杂,但农村人力资本的不足、社会资本的缺失是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作用,接着分析了中国农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现状,进而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杜若宇  李颖 《当代经济》2005,(12):58-59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本的流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产物,经济发展要求劳动力经常流动以适应就业机会和地区发展变化的需要.我国有着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并没有带来高速的农村经济增长,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低,投资不足.长久以来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严禁农民自由迁徙,割裂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良性互助关系,造成城市工业的发展没有带动农业的相应发展,反而几乎把农业排斥在了现代化发展之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五个统筹,第一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同时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城乡间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实现劳动力在当前经济状况下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农民奔向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黔南州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总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政府开展了阳光工程等培训,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政府各部门各自为阵,且政出多门、使得总体效果并不理想。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依托各职业院校,把农村劳动力培训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探索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农民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引入教育券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疗券的概念,然后基于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现状和目前浙江嘉善、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医疗券试点的收效情况,提出了构建医疗券模式的优点和面对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医疗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新农村医疗制度的不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疗券在全国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农村劳动力流动推进了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但对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为此,政府应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同时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8.
后税费时代农村公益事业的供给水平和供给效率不高,"供给主导型"的制度痕迹依然存在。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探索构建一种有利于农民需求表达的"农村公益事业券"制度,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但是农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如果将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能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通过剖析农民增收与农村人力资源的理论并结合荆州市农村实际情况,基于农村增收视角,提出荆州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对于推动荆州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突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民的智力、能力和体力。福建省龙岩市地处山区,是典型的农业市,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市共有乡村人口243万,占总人口的85%,农村劳动力122万,近年来每年还有3.5万后备劳动力进入社会,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