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论次贷危机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祸兮福所倚.利空出尽就是利好来临之时.自2007年夏季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均充斥着悲观情绪.次贷危机的确是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然而即使最严重的危机也有结束之时.明智的投资者在看问题方面通常具有前瞻性,即先市场一步落子布局.毫无疑问,次贷危机已经造成全球范围内的资产价格重估,发达国家资产价格泡沫被充分挤压,从而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遇.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爆发后,为帮助中国经济重新回归稳健增长路径,中国政府推出了规模庞大的救市计划。时至今日,离救市计划最初推出已历3年有余,本文考察次贷危机前后(即2008-2010年)中国货币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变动,结合在此期间资产价格的表现,试图从资产价格的角度分析中国版救市计划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资产价格在庞大经济刺激计划的提振之下迅速止跌回稳,但通胀形势也发生逆转,通胀压力剧增,当初的救市计划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相似文献   

3.
自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对其短时间内波及全球并诱发的巨大金融风暴,经济界精英们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缘于美国高度发达的"资产证券化".面对不知道何时才能结束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国内学者们对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源自爆发之初就进行了有益的探寻,尽管他们剖析精微,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次贷危机为什么会出现在美国,而不是欧洲或亚洲?回答这个问题,重温美国资产证券化历程,并对中国资产证券化进行思考,无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央行输血救市的新闻不绝于耳.对此.市场反应大体是积极的.作为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在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以致危及整个金融市场时出手救援自然是份内之事.但质疑的声音也从未平息,用纳税人的钱去拯救投机失败的金融巨鳄是不是劫贫济富呢?即使是那些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CEO,仍然可以拿到不菲的薪金或离职补偿,而普通纳税人却为他们的错误埋单.很多自由派的经济学家反对救市,主要原凶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5.
大萧条与次贷危机都源自于金融体系最为发达的美国,并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在两次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都非均衡发展;危机爆发是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痛苦纠偏;危机的扩散过程中,政府的救市举措及时机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危机持续的时间和后果.通过对危机的历史考察,有助于我们对金融危机演进历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徐梅  王蕾 《魅力中国》2010,(20):96-96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融资机制的创新成果,它对于优化世界金融资源的配置、促进各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自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资产证券化受到种种非议,我国处在发展初期的资产证券化也遭到人们的质疑。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角度阐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所暴露出的问题,并总结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稳健发展的启示。最后,结合我国实践提出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多来,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政府为避免经济衰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由于各国所受危机影响程度及在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不同,各国的救市措施同中存异。本文以美国及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救市计划为例,总结了这些救市措施的共同点及差异,分析了救市措施的前景及局限性。救市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危机的发展蔓延,但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经济危机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华 《北方经济》2009,(11):47-49
一、经济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2007年夏季开始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并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目前凸显出四个"前所未有":国际市场震荡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大型金融机构倒闭之频繁前所未有;危机影响的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各国联合救市的联合性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9.
2008年次贷危机给美国和世界经济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引发次贷危机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资产证券化,它在改善金融资产流动性,增加资产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资产证券化涉及信贷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增加了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一旦出现危机对整个金融市场影响都非常大。  相似文献   

10.
美国负债型经济增长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债务问题一直就是关注的焦点。回顾过去几年经济运行的状况可以发现,在"网络泡沫"破灭到"次贷危机"爆发前这段时间内,美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的同时,居民、政府以及对外负债也在大幅增加。本文主要揭示美国经济增长与负债增加同时并存的现象,并对负债型经济增长的形成做出相应解释。本文认为,在美国负债型经济增长模式形成的过程中,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基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保证,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贝尔斯登被低价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迫出售,摩根斯坦利和高盛无奈投行转商行.曾经叱咤风云的华尔街五大投行已在次贷危机中全军覆没,而全球政府愈发高调携手救市.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另一个时代的到来.在次贷风潮演变为金融动荡,我们日渐忧虑实体经济将被金融危机拖进衰退泥潭的同时,也不禁对曾经奉若灵丹妙药的自由竞争与市场经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美国政府已经大动作推出了192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救市计划,我们需要思考的不应当停留在原罪的争论,更应该探索如何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以重塑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和蓝图.  相似文献   

12.
黄杨 《环球财经》2008,(10):56-57
《环球财经》:次贷危机爆发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梅拉梅德一针见血地指出,关国次级债危机的根源在于“信息不透明和政府监管缺位”。 反观我国,由于监管机构在高通胀压力下采取收紧信贷的措施,这都加大了银行发行证券化产品的需求,以盘活资产。那么我国的监管部门如何有效监管资产证券化市场?  相似文献   

13.
如果说2008年爆发了次贷危机,那么2009年是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爆发并被暂时克服的一年,2010年则极可能是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一年,这是一个连锁的反应:次贷危机诱发金融危机,而政府为了救助金融系统破产的惨况,被迫实施激进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资产价格上涨压迫CPI上涨。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必须实施挖坑填坑式的凯恩斯扩张主义,这就造成了政府自身的危机,债务和赤字不断扩大,最终演化为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4.
次贷危机对美国保险业的影响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以次级房贷违约率上升为导火索.美国爆发了所谓的"次贷危机",许多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商业银行、政府住宅代理机构等都受到强烈冲击.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次贷危机至今尚未结束.并且影响日益扩大.作为金融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保险业也不能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次贷危机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爆发的.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只是第一张骨牌.危机后风险资产价格重估,美国经济明显放缓,美国政府连续降息、大幅度减税,美元加速贬值,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使得正面临着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中国经济很难隔岸观火,可以说利弊兼有.本文对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全球救市计划不能只为应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而出台的救市措施,不能单纯地从应急的角度去考虑,还应该看得更长远由于次贷危机恶化,全球都在救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从美国的8500亿美元(此前的不计算在内),到欧盟的2万亿欧元,无不显出大手笔气派。与此相比,从绝对值上看,中国的4万亿救市计模小于欧盟。但是,如果从计划的规模在GDP中的占比,中国则明显高于欧美。  相似文献   

17.
张细松 《山东经济》2011,(4):112-116
围绕次贷危机,从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以及金融规制的角度作出一种解释。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中,资产证券化是危机爆发的一个引子,包含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大量金融创新强化了金融市场的脆弱性,使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下降,是次贷危机的真正根源之一。金融规制的缺失对次贷危机的全面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为有效防范金融危机,必须正确引导资产证券化,合理控制金融创新风险,尤其大力加强金融规制。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是在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爆发的.对于中国来说,危机带来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次贷只是第一张骨牌.危机后风险资产价格重估,美国经济明显放缓,美国政府连续降息、大幅度减税,美元加速贬值,如此强烈的连锁反应,使得正面-临着流动性过剩、资产泡沫、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中国经济很难隔岸现火,可以说利弊兼有.本文对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其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从2005年开始至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种类逐渐丰富,参与机构覆盖面逐渐增加。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问题,特别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充分展现了金融创新的"二重性"和"双刃性"作用。我们应该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借鉴,从中得到启示,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美国次贷危机谈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自全面爆发并蔓延全球以来,给各国经济尤其是金融带来巨大的影响.文章对当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与美国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不容忽视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鉴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高度重视住房抵押贷款的潜在风险,并做好风险防范措施,避免类似的危机在我国上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