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集体获得荣耀,并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所贡献,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体现。"工作于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莱州分校的邵文涛,就是靠着这个念头,在农广事业的道路上,短短几年就小有成就。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一等奖、全国农广校课件制作一等奖,烟台市农民教育先进个人,莱州市青年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工作以后,邵文涛时刻保持着为农民教育事业努力拼搏奋斗的激情,主动学习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并  相似文献   

2.
《农民科技培训》2014,(8):36-36
“一个人通过自身的努力使集体获得荣耀,并对他所从事的行业有所贡献,这就是他最大的价值体现。”工作于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莱州分校的邵文涛,就是靠着这个念头,在农广事业的道路上,短短几年就小有成就。他曾先后获得全国农广校教学能手一等奖、全国农广校课件制作一等奖,烟台市农民教育先进个人,莱州市青年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自工作以后,邵文涛时刻保持着为农民教育事业努力拼搏奋斗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吉林省农安县40多万农民来说,有个人可谓家喻户晓。在电视上常能见到他农业科技讲座的身影;在"12582"专家热线上常能听到他解答农民生产技术问题的声音;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常能留下他的足迹。他,就是被吉林省农广校系统誉为"专家型"校长、被吉林省农委评为"农民喜爱的专家"、被广大农民誉为"难不倒的老蒲"的农安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蒲树双。"老蒲"的人生有三次重要选择:上学他选择了学农;参加工作他选择了基层场站;农广校需要有农技推广经验的校长时,他选择了农广校。三次选择他都没有离开农  相似文献   

4.
张京顺始终带着这样的信念奋斗在农广战线上,他说:"作为一名农广校教师,要珍重人格,珍爱声誉,加强个人修养;作为一名农广人,对待名利要处之淡然,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一个平凡但不平庸之人。"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农学系的张京顺于1994年调到莒南县农广校担任副校长,从事教学管理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他不断充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培训技能,脚踏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无论多忙多累总是勇挑  相似文献   

5.
张保军自2002年7月任甘肃省农广校校长以来,带领省内各级农广校紧紧围绕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不断加深对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认识。他认真研究,不断拓展农广校职能,提升和加快了农广校的发展;他积极协调,争取项目,以项目带动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他带领全省各级农广校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育培训和服务农业农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在津沽大地农业科技教育战线上,有一位常年深耕书香,立足广袤田野,为农民教育默默无闻、辛勤劳作的人,他就是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津南区分校校长张立岐。20年来,他扎根基层,服务农民,走乡镇、入村户、进田间、送科技,足迹遍布全区175个自然村,培训农民3万人次,培养大中专毕业生3800余人,有大批农民走上科技致富路,在他的带领下,农广校已经成为农民提升素质、增收  相似文献   

7.
《农民科技培训》2013,(4):26-26
班级教室后墙上,永远贴着一块警示牌:"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李峰说:"这不仅仅在鞭策学生,也在鞭策我自己。"李峰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农业经济与贸易管理专业,1999年4月到宝应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任教。在农业科技教育工作实践中,李峰总结出一套别具一格的授课方法,能够灵活地利用教材进行知识讲授,深入浅出,善于营造课堂氛围,深受学员好评。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农广校生源主要由初中"双差生"、留守农民和有种养需求的示范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12,(3):16-17
30年来,他扎根基层,走田坎,进院坝,送科技,足迹遍布江津27个镇街的1000多个村庄,培训农民26万多人(次),有10万农民走上科教致富路,农广校成为了农民创业、增收致富的“金钥匙”。2010年,江津农民人均增收7074元,其中农业科技贡献率达30%。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自1981年创建以来,坚持农广校的办学方针,高举农民教育培训的大旗,积极履行农民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信息传播等职能,做到稳定开展中专学历教育,持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积极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三进村"培训,努力培育  相似文献   

10.
《农民科技培训》2014,(10):F0002-F0002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自1981年创建以来.坚持农广校的办学方针.高举农民教育培训的大旗,积极履行农民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信息传播等职能.做到稳定开展中专学历教育,持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积极搞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三进村”培训,努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位情系三农,心系农民,为江苏省农民教育培训倾情奉献的管理者、推动者、实践者,他就是吴建坤。作为一名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公认的杰出校长,他创新实干,兢兢业业,全力以赴为加强全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献智出力。在他的带领下全省农广人谱写了江苏农民教育培训的亮丽答卷和发展新篇章。情系三农,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的功效作为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领路人",吴建坤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农业农村  相似文献   

12.
七年前,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迎来了一位年轻的校长。在职工眼中他是有思想、有能力的优秀领导者,在领导眼里他又是踏踏实实、文武双全的左膀右臂。在农广校七年的光景,他身先士卒,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带领农广校系统全体教职工团结一心,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用心血和汗水谱写着天津市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事业的奉献之歌。他就是刚刚离任的天津市农广校校长——刘训江。从天津市农业局办公室调任农广校  相似文献   

13.
<正>1976年出生的司东梅,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现任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夏邑分校专职教师。参加工作17年来,司东梅一直在夏邑县农广校从事教学培训工作。她勤勉敬业、任劳任怨、忘我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农广校优秀教师的风采,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扎根基层,农民致富"引路人"在十多年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司东梅坚持深入基层、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为农户办实事。无论雷雨暴雪、酷暑严寒,她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和服务状态,全身心地投入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作为农广校教师,王艳鹏一直有个信念:"要努力做一个称职的、负责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调查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就基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改革情形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面临的问题开展调查,为我省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保障,省农广校,组成2个调研组,分赴5个市州的13个农广校的了解基本情况,包括西宁市、海东市、海西州、果洛州、黄南州,具有随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州县作为调研对象,符合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2013,(10):26-26
王血红是湖北省宜都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副校长,同时也是一名高级农艺师。1992年至今,王血红在宜都市农广校从事农业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来,她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视农广校生存和发展为己任,为宜都科教兴农和新农村建设奉献了青春和热血,演绎着一个基层农广人平凡而多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农民科技培训》2015,(3):41-42
<正>刘爱武1991年调入虎林市农广校任专职教师,2007年任校长,现已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近24年。在农广校教师的工作岗位上,刘爱武怀揣着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引领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全身心地投身于教学工作之中。在工作实践中,刘爱武发现农民教育和培训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要让农民群众接受你欢迎你,不仅自身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深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13,(4):23-25
在行业里,他因勤奋好学、做事较真儿而闻名,在人群中他的工作激情常常感染和激励大家,他就是现任内蒙古农广校校长,一个富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始终对工作充满信心和激情干劲儿的人——季广德。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大学毕业后季广德被分配到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工作,从此成为了内蒙古农业工作战线的一员。深入基层5年的研究工作使他浸  相似文献   

19.
《农民科技培训》2014,(3):32-32
对于吉林省农安县40多万农民来说,有个人可谓家喻户晓。在电视上常能见到他农业科技讲座的身影;在“12582”专家热线上常能听到他解答农民生产技术问题的声音;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常能留下他的足迹。他,就是被吉林省农广校系统誉为“专家型”校长、被吉林省农委评为“农民喜爱的专家”、被广大农民誉为“难不倒的老蒲”的农安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蒲树双。  相似文献   

20.
《农民科技培训》2013,(12):24-25
在农广校工作的七年时光里,黄轮带领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体同仁,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牢牢抓住“百万中专生计划”实施的良好机遇,大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使农广校逐步发展成为福建省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