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彬  夏伦芳  王川 《武汉金融》2005,(12):64-64
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事后监督中心设立后,按照《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要求,积极探索做好事后监督工作的思路和方法,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加强对会计核算部门的风险监控,提高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防范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对事后监督中心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有效防范资金风险,2004年人民银行省、市分支机构先后设立了事后监督中心,对会计核算的相关业务进行事后监督,规范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杜绝资金风险隐患。从事后监督工作的运行效果来看,事后监督在提高核算质  相似文献   

3.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风险、强化内控、防范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资金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事后监督一般是指事后监督部门对每日发生的涉及资金安全的相关业务,包括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含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中央银行会计  相似文献   

4.
人民银行职能转换后,从防范资金风险、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高度,将事后监督业务从会计核算部门独立出来,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核算质量,规范核算行为,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对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央行全面防范风险的需要来看,事后监督部门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事后监督部门的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成立事后监督机构,目的是进一步防范人民银行自身资金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的要求,事后监督部门应独立于各业务核算部门,操作上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能够保证国库事后监督业务真实、准确、合法,不受人为因素干扰,做到后台监督与前台核算严格分离,有效地避免内部遮丑、掩盖矛盾等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6.
人民银行的事后监督工作是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日常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其目的是把好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近期,为全面了解事后监督五年来的开展情况,哈尔滨中心支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以上机构相继设立事后监督中心,负责对辖内会计、营业、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进行事后监督。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在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现实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看,如何更有效地提高事后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发挥其防范资金风险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人民银行各级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对提高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实际工作看,事后监督部门以防范控制资金风险为重点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因此,探讨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事后监督机制,对规范核算行为,切实防范资金风险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的要求,人行阿勒泰地区中心支行事后监督部门通过一年的运转,事后监督工作对央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化会计监管,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发现事后监督中心在管理体制方面带有先天性的缺陷,导致事后  相似文献   

10.
赵刚 《金融会计》2007,(11):71-76
事后监督中心成立以来,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大幅提高,但是风险控制工作仍然需要不断加强。目前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现象,本文认为,加强对核算过程的监督是强化资金风险控制的有力措施。通过对核算系统日志实施电子化监督,验证核算过程的合规性及其与核算结果的一致性,有助于深化风险防范、完善风险控制体系、提升事后监督的工作效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增设的事后监督部门,是人民银行对核算业务监督工作的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实践创新,对提高人民银行业务核算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事后监督在规范核算业务操作、防范和化解各类核算业务风险的作用、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是当前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一、事后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由于核算业务的新变化和监督机制的新要求,使得事后监督在具体操作上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并且由于核  相似文献   

12.
央行事后监督中心是随央行会计改革而诞生的, 《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和加强事后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别对事后监督中心的职能、职责进行了界定和规范。但纵观近三年的实践,事后监督中心处境尴尬,运行矛盾使其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等方面“难作为”,亟需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3.
2004年8月以来,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按照总行要求相继设立了事后监督中心,独立行使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形成了新的事后监督体系,这对规范国库会计核算操作,促进核算质量提高,防范资金风险,发挥了一定作用。然而,由于事后监督中心管理体制不顺,职责划分不明,客观上造成国库事后监督成本加大,监督重点不突出,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海萍  陈瑾  杨熳 《浙江金融》2007,(10):15-15,8
事后监督中心是人民银行新设立的职能部门之一,其目的是把好会计核算质量关,促进会计核算规范化,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在日常工作中,查错纠弊是事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的重要手段。但查错纠弊不是事后监督工作的本义,查错是预测风险和发现风险的手段之一,纠弊是防范风险和落实风险控制的途径之一。由此可见,事后监督工作的本义是风险控  相似文献   

15.
事后监督中心是会计集中核算最后一道防线,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事后监督中心履行职责过程中的"滞后"效应,影响了事后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亟需改进。  相似文献   

16.
会计事后监督是事后监督部门运用手工、计算机技术手段.对会计业务执行制度、核算结果进行检查和重点审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是对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有效监督。也是防范资金风险、规范会计核算的监督保障体系。作为防范资金风险的重要关卡,笔认为必须清醒认识当前事后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格贯彻执行《事后监督操作规程》,切实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会计核算风险防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核算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小额支付系统的正式运行,使得会计核算业务中出现的风险点逐渐增多。人民银行事后监督部门作为防范资金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充分发挥事后监督的效能,最大限度地防范资金风险,显得尤为重要。而逐步将监督视角从对会计核算结果的监督扩展到对核算过程的全程监督,对防范会计核算风险很有必要,也将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8.
人民银行地(市)中支事后监督中心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事后监督中心操作规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国库、货币金银等部门的会计核算业务实施"独立、全面、连续、及时、重点"监督的内设机构,是会计核算操作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在把关堵口、防范资金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事后监督作为维护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充当防范资金风险的“卫士”和“医师”,通过审核监督会计核算业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有效地防范核算资金风险.本文以辖区人民银行青海辖区事后监督工作为例,分析了基层央行会计监督管理风险隐患,提出再造事后监督管理运行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事后监督部门的成立是人民银行更加注重自身资金风险防范、强化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对会计(营业)部门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复审和检验,提高人民银行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资金风险和其他风险。近几年的实践表明,被监督对象利用事后监督部门的监督结论,在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人民银行内部资金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