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23日,央行副行长易纲在香港表示,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贷款利率也有6%以上,相对其他国家的低利率或者零利率,这个利率水平“很舒服”,太高了会吸引热钱。  相似文献   

2.
徐清 《财会月刊》2008,(11):50-52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间利率的特征,认为我国民间虽有利率"自由化"的特征,却无"自由化"的本质,这主要归因于我国民间利率的非市场化缺陷.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间利率的特征,认为我国民间虽有利率"自由化"的特征,却无"自由化"的本质,这主要归因于我国民间利率的非市场化缺陷。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改革充满各种风险,对中国而言,银行风险是这一改革过程中最主要的金融风险。因此,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银行风险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02年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掀开了新的一页。迄今,这一改革正在不断推进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展开必然对我国银行的生存环境和经营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借鉴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经验,并有针对性地防范各种形式的利率风险,是目前各商业银行乃至政策性银行和相关金融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动用或少动用自有资金,凭其拥有的资金、技术、信息、网络、人才和信誉等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化以及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银行纷纷抓住此番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管理上以及产品上的创新来应对市场的变革.学者对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上观点不一,本文总结梳理了相关文献,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将进入加速推进时期,并有可能最终完全实现利率自由化。即将实现的利率自由化,必将对以存贷利差为主的传统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带来转变和挑战。因此,我国银行业在未来也必将面临经营模式的转型,而在这个过程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的过程中也必将存在巨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以来利率市场化在中国呼声已久,2011年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再次提出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本文首先归纳了利率市场化的理论依据金融自由化和主流经济学家的数量分析:其次总结了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历程,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拉美一些国家;最后的给出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可能的三方面影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卫 《中外企业家》2013,(9Z):68-69
目前,全球金融业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也正在发生着大的变革。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和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直销银行横空出世。面对这样的现状,农合机构应如何应对?笔者通过对24小时银行、社区银行、远程银行和效率银行的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农合机构应打造客户身边‘不下班的银行’"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影子银行源于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中国金融组织发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场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导致中国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即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主要包括银信合作、企业转贷、民间借贷和贷款融资创新四种类型“影子银行”的存在引起中国实体经济“空心化”、影响市场取向的经济特型、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产生社会多角信用风险等问题.中国的“影子银行对个别地区、个别领域金融安全形成一定压力,但目前来看还不构成现安威胁,风险冲击迁在可控范围内.解决影子银行问题既要着眼于规范管理,更要着眼于调整金融控制,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关键在于宏观货币政策与微观银行体系。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以及17家银行的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岸离岸人民币利率联动在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利率联动在宽松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中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但在期限、渠道与微观特质三维度上呈现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全面考察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联动效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核心逻辑、实时监测预警利率联动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妥善解决“大而不能倒”风险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小川难替     
两会期间,当周小川被问到是否会连任时笑而不语的镜头出现在各大媒体时,可能很多人对问题的答案已了然于胸。这颇有些戏剧性,或许周小川本人也未曾想到。去年,64岁的他被问及去留问题时,说的还是:年纪大了总会退休的。周小川的破例留任,可能更多意味着责任。当前中国可谓经济敏感  相似文献   

13.
《上海企业》2012,(4):47
叶檀在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引狼入室文中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改革面临三重束缚。一是利率改革。中国基础货币体制存在缺陷,在外向型经济式微之后,尚未找到新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基础货币发行体制。谁也不知道中国的基础货币到底如何发行?是用外汇占款,还是用税收抵押方式,还是用美国的债券信用方式?利率不能市场化的结果,是鼓励了大型劣质企业滥用资金,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只有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渐次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和资本管制的放开,才存在不偏离中国经济利益的最后追求。但是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以资本管制的基本放开为前提。而资本管制是汇率政策的一种配合,汇率政策既是推动国内经济结构改革和稳定发展的杠杆,又是国内经济、金融逐步改革的结果体现,是一个不断演变的适应过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国经济崛起的显著标志,因此也是中国金融战  相似文献   

15.
2005年7月开始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确定逐渐具有了市场基础。2015年11月人民币加入SOR对我国汇率市场化程度提出了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使用2005—2015年数据测算购买力平价理论在我国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双边汇率决定中的有效性,同时测算对购买力平价偏离的半衰期,结果表明:人民币与印度卢比、韩元和南非兰特的双边汇率支持弱购买力平价成立,但半衰期存在差别;强购买力平价没有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02—2016年我国177家银行的财务信息,并运用法规描述法对各年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进行测量,检验利率市场化程度、审计师声誉与银行风险管理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强度会显著下降;选聘了高声誉审计师的银行会显著提高风险管理强度。在利率市场化程度提升时,相较于低声誉审计师,高声誉审计师帮助银行提高风险管理强度的作用更为显著。上述结果对监管机构利用审计声誉机制督促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放松金融管制(包括债券市场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都是上世纪80年代日本形成泡沫的重要的基本原因。为了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也可能会在中期实施类似的措施。这将推动资产价格通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银行利差反映银行业效率,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一个包含异质性企业的多部门分析框架,从微观层面剖析资本账户开放影响银行利差的内在机制,并运用41个新兴市场经济体国家1996—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资本账户开放显著降低了商业银行利差,法定型和事实型开放指数每增加一单位标准差,银行利差分别下降0.68和0.9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加快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新常态下提升银行业效率,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进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非利息业务,促进产品和业务升级,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以弥补利差缩窄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2015年的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方向,并进一步运用面板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对异质性银行的风险传导差异,研究发现: “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依赖于国内银行部门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行业整体流动性被动紧缩;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银行风险自律性和业务创新有助于缓解银行风险累积;对外投资企业的组成和融资结构相对单一,“一带一路”对外投资项目的融资来源主要集中于五大国有银行,这不利于“一带一路”高效可持续发展;现阶段银行业“风险扩散效应”不强,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