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世界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并购大打出手,你争我夺,好不热闹。企业并购表现的外行控股内行,国际控股国内,民营控股国营轮翻上场,中国企业开始了全面的洗牌,一场浩荡的大认亲行动在中国大地轰烈展开。一夜之间好像谁有钱谁就能主宰企业的命运,资本,这个词语顿时热得烫手。  相似文献   

2.
崔人元 《中国新时代》2013,(10):118-121
词语或概念“正能量”流行,就有些爱思考的人询问是否相对地有“负能量”呢?但未见有谁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正本清源,我作为这两个词的发明者(不是首创者),有义务出面解释清楚。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5,(6)
记者:美国媒体用“直言不讳”、“富有攻击性”等词语形容你,你同意吗? 贝尼奥夫:我同意。在IT行业里,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必须标新立异。通过富有攻击性的话语,有震撼力的标语,你才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是IT行业的特性。可以说。在过去五年里,我们的表现是行业里最突出的。记者:谁是你崇拜的人? 贝尼奥夫:我刚刚看到关于新中国历史的一个电视节目。我很受震撼,孙中山在 1911年的演讲里说,醒来吧,世界正在改变,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的外部环境下,物业管理行业的"鸿沟"越发清晰,谁先跨越"鸿沟",谁将成为行业未来的领导者。2014年,"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智慧社区"等关键词语成为物业管理行业内广泛讨论的主题,真真切切让人感受到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后因内外部环境变化而迫切需要转型。2014年3月6日,互联网社区生活服务合作签约仪式在上海大学秋实楼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房地产综合服务型企业的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战略性投资上海上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住宅物业项  相似文献   

5.
王正 《秘书》2006,(8):34
由于台湾与内地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的词语及其表现的词义也有很大差异,甚至内地有的词语台湾却没有,或者台湾有的词语内地却没有。与内地的词语相比,台湾的词语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新词语不断产生,反映出台湾社会的特点。比如,“人蛇”指非法入境者;“蓝灯”指景气衰退信号;“放牛班”指无升学希望的学生编成的班级。由于两岸长期疏于交往,台湾有许多新词所表示的事物虽与内地相同,但词形不同。比如,内地称“职业道德”,台湾叫“专业操守”。二、旧词语的保留比内地多。有些在内地已经消失的词语,在台湾不但被…  相似文献   

6.
在雨季     
雨季,一个湿漉漉的词语,想想都让人觉得解渴。不说疯长的草,欢快的河,挺立的树,滚热的土地和岩石,就是屋后的苔藓,树上的鸟窝,百无聊赖的水草,渴望游泳的儿童,有谁不喜欢雨季呢?往日高高在上的云,变幻着各种姿态,让人向往却又无法亲近,就连那些高飞的鸟,也没有谁真正亲近过云朵。而现在,就是那些云,变成雨滴落下来,带着太阳的体温,带着天空的神秘,  相似文献   

7.
当前,许多企业的企业精神缺乏特色,例如:团结、创新、开拓、奋斗、拼搏、奉献等等。不是说这些词语不能用于表述企业精神,但众多企业都使用这种千篇一律的词语,显然不足以也不利于发挥企业精神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永义 《财会月刊》2012,(19):51-52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的操作要领概括起来就是回答以下三个问题:谁来编、把谁并进来、如何编。要点之一:谁来编?——并非只有大股东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首要问题自然是其编制主体的确定问题,简言之为"谁来编"。笔者将其结论概括为并非只有大股  相似文献   

9.
论监督     
监督,可解释为察看并督促。研究监督,可从三个方面考察,即察看谁、督促谁;谁察看、谁督促;察看什么、督促什么。一、察看谁、督促谁我国的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接受监督。(一)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  相似文献   

10.
张谦 《秘书工作》2014,(11):69-70
正顿号是句内标点的一种,层次上分号逗号顿号,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用途: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物,通常是单字、词语或短语,当中的停顿较逗号短;分隔用汉字作为序号的序号和内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2011年12月30日发布)规定顿号有五种具体用法,其中第一种是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⑴这篇文章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⑵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实际上,在并列词语之间,由于个人风格和习惯不同,有人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语通过词形的改变、词汇意义的改变和词的语法功能的改变实现词语的活用。词语的活用能使人耳目一新,引起听者或读者注意,具有重要的修辞意义和强烈的修辞效果。同时,词语活用又有其自身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贾可:一个产品,技术并不是唯一的,包括了它的服务、营销和品牌力,有一种整体的均衡。谁的均衡能力最强,谁的产品就能脱颖赵福全:我认为我们缺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品牌     
孙兵-同心动力V:记住,品牌不仅仅是你首先想起了谁,更在于你首先排除了谁。比如你想买一台电脑,你首先想起的谁一般  相似文献   

14.
王雨佳 《英才》2012,(4):126-127
他发现了一条改变他一生的商界金科玉律:谁拥有资本或者谁能带来资本,谁便是规则的制定者。"谁能想到,一个从小在拖车式活动房屋长大、在漂泊中度过童年的小孩,最终能成为全球大公司的CEO?"拥有全球最大餐厅网络的美国知名餐饮集团——百胜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大卫·诺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永远喜欢新奇的、多变的、适合自己的产品,不了解这一点,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市场。市场经济只承认:谁占了市场谁就是“老大”!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近些年来,河北省相继采取了会计委派、财务总监、内部监事会及稽察特派员制度、外派监事会制度等监管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监督方式的运作及检查结果的利用等情况看,仍需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为了确保政府出资者的权益,按照“谁出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谁处置、谁监督”的原则,各级政府应在其出资范围内对国有企业依法实施监督。从目前国有企业的运行情况看,可采取以下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过去的一百年,营销针对两类人:穷人和富人;21世纪,营销的对象重新定义为两类人:老年人和年轻人。新营销时代的格局有所变化:谁赢得了新新人类,谁就赢得了营销的主动权:超女、韩寒、音乐手机、80后、90后……  相似文献   

18.
谁欺负谁     
一个人怒气冲天地冲进公室,问:“这里就是动物译协会?”“是的,”工作人员客客气地反问:“请问,是谁欺负了?”谁欺负谁  相似文献   

19.
举贤无私     
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南阳县令出现空缺。晋平公问中军尉祁黄羊(祁奚):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令?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平公很吃惊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为什么要推荐他呢?祁黄羊笑着说: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认为有理,就任命解狐为  相似文献   

20.
对话国务院参事汤敏:"在一个不规律的世界中谁能够率先把握新的规律,谁就抢占了先机,谁就成为脱颖而出的‘乱世英雄’……"如今,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越来越成为常态,这印证了西方的一句谚语"谁都不知道闪电什么时候发生"。在这样一个"浑沌"的时代,研究不按规律出现、不为已知世界所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