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虎 《证券导刊》2011,(14):15-15
由于美国经济复苏步入正轨,为了避免引发通胀,并减轻联邦政府的重负,财政紧缩政策或将提上日程。但是,由于在紧缩财政政策的基础上再紧缩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打击很大,因此,2011年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2.
崔惠民  李文庆 《上海金融》2013,(3):46-51,117
本文采用Andrews(1993)未知断点检验方法区分了通胀的不同区制,以此为基础通过SVAR方法探讨了不同通胀区制下货币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序列在2003年7月份发生结构突变,并以此划分区制,发现2003年7月之后直接紧缩信贷工具调控通胀的效果得到加强,而间接紧缩信贷工具效果却稍有弱化,但整个样本区间,直接紧缩信贷额度政策在调控通货膨胀方面的效果更佳.这意味着直接紧缩信贷工具一直以来是中国调控通货膨胀的最佳选择,而且这一实践趋势还可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各国带来通胀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难以用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抵御。通胀要防更要扛,即在货币适度紧缩的同时采取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来尽力减轻通胀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下半年人民银行应继续维持紧缩货币政策不动摇。在现代信用货币社会,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治理通胀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高利率,这已被多国历史经验所证明。紧缩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5.
《证券导刊》2011,(20):32-33
经济增长放缓增强 通胀回落预期 在政府调控下,经济出现大幅波动的概率不大(南方)。经济增速在持续放缓,未来是继续紧缩还是开始放松仍不明朗,紧缩政策很难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延续(博时)。在货币持续紧缩和总需求放缓的背景下,通胀这个慢性病的阶段性缓解还是大概率事件;  相似文献   

6.
摘要:美国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金融条件过于宽松、货币供给超常大幅增长三个层次共同驱动的结果。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目前关于政策的效果仍难判断和预期。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同时考虑紧缩政策的力度及滞后效应,评估紧缩政策已经发生的存量累积效果,并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边际增量效果。研究发现,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渗透在以上三个层次之中,成为通胀上升的重要政策因素;联储紧缩政策的逆操作对于降低通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联储政策紧缩而升息的实际程度可能比联储预期更高,政策滞后期更短。这说明联储的政策效果已充分显现,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并且过度紧缩可能由于抑制总需求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相似文献   

7.
美国自2021年以来发生的通货膨胀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失衡、金融条件过于宽松、货币供给超常大幅增长三个层次共同驱动的结果。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开启紧缩货币政策周期,目前关于政策的效果仍难判断和预期。本文基于这三个层次,同时考虑紧缩政策的力度及滞后效应,评估紧缩政策已经发生的存量累积效果,并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边际增量效果。研究发现,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渗透在以上三个层次之中,成为通胀上升的重要政策因素;联储紧缩政策的逆操作对于降低通胀具有重要作用,但因联储政策紧缩而升息的实际程度可能比联储预期更高,政策滞后期更短。这说明联储的政策效果已充分显现,继续采取紧缩政策的效果有限,并且过度紧缩可能由于抑制总需求从而增加经济衰退风险。  相似文献   

8.
彭文生 《财经》2011,(15):63-65
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过程中,货币环境紧缩,有利于控制总需求和通胀压力。近期经济增长速度已现放缓,但CPI通胀率还处在高位。市场对通胀何时见顶分歧很大,同时也有担心政策紧缩超调,增长下降过大。如何判断宏观经济和市场未来走势,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是宏观流动性。 从一些常用的数量指标看,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险》2024,(1):19-22
<正>随着紧缩货币政策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将进一步放缓,主要经济体增长分化。中东地区冲突升级则加剧了潜在的下行风险。尽管预期通胀压力将持续缓解,但预计发达市场通胀水平仍将高于央行目标且更具波动性。包括绿色转型和产业政策在内的结构性趋势将推升结构性通胀。我们预计发达市场2024—2025年的实际利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  相似文献   

10.
在通胀紧缩背景下,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活化资产负债管理手段,以应对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变化,实现业务经营持续又快、又好发展。本文作者就香港培训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践,研究了通胀紧缩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并探讨了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政府2011年以来采用三大紧缩政策来控制通胀,一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尤其是2011年6月20日达到高点,大型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5%;二是紧缩的房产政策;三是紧缩的股市政策。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2.
在面临通胀压力和经济增长风险加大的环境下,猛烈的紧缩政策有可能会导致宏观经济快速向下,因此货币政策需要把握好调控力度和时机  相似文献   

13.
2015年伊始,全球货币政策更加分化,这反映了全球经济表现的分化,一些国家和地区因经济低迷而陷入信贷不振、通缩阴云密布之时,另一些国家却因本币大幅贬值而重燃通胀之火,尽管其国内经济受创于通胀,但它们的央行也不得不为狙击资本外逃和进行本币保卫战而大幅加息。降息与加息、扩张与紧缩并行,构成了当下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真实写照。欧洲央行在1月下旬如市场预期  相似文献   

14.
叶檀 《中国外资》2011,(7):10-10
<正>全球通胀进一步加剧,美国下半年加息概率增加。全球经济走入拐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必须在经济高速增长与货币紧缩之间进行选择,否则全球通胀将会恶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不确定性激增的当下,防风险再成重中之重。放眼全球,当前通胀持续维持高位,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快速收紧货币政策,全球经济衰退迹象已经显现,或将进入滞胀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政府债务大幅增加,企业和家庭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受到损害,全球杠杆率高企,金融市场容易受到情绪和宏观政策因素等的影响,债务较重的部分经济体对全球融资紧缩更加敏感,一些脆弱国家的经济金融走向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大势     
《新理财》2011,(6)
宏观三率齐动治通胀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近日大旱转大涝,加剧了市场对通胀担忧。针对6月到7月间CPI可能再创新高,央行是继续将抗通胀摆在第一位,坚持以往快速紧缩的节奏?还是  相似文献   

17.
高盛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梁红预测,通胀压力已向非食品领域蔓延,预计今年底以前,央行将采取果断的紧缩措施,包括再次加息,来对通胀压力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8.
人物     
《证券导刊》2011,(15):8-8
许小年:通胀唯一原因即货币超发 4月21日晚间消息中欧商学院教授许小年今日晚间在绿色公司年会上称,通胀膨胀只有一个原因就是货币超发,对策只有紧缩银根,但目前央行政策犹犹豫豫走走停停,造成了通胀预期无法控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物价使得居民通胀预期继续强化,造成收入满意度下降和投资意愿继续增强。由于担心经济过热导致的宏观紧缩,银行家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大幅下降。我们认为前期的紧缩效应将逐渐显现而且未来紧缩力度仍将加大。  相似文献   

20.
一方面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胀,而美联储开启“印钞机”,事实上导致美元贬值,欧元区通胀压力增大;但另一方面,由于财政紧缩政策的限制,欧洲央行效仿美联储的可能性较小,这就意味着欧洲央行将在通胀隐忧和欧债危机之中艰难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