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城市建设中转变观念,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兼顾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协调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重视人的生存之道,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等方面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简单回顾了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生态观以后,本文以本溪市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旧城改造中、在山水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以及在绿地的建设中所应具有的生态指导思想和作法.  相似文献   

2.
临朐县高度重视城市建设工作,立足本县实际,紧紧围绕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这一目标,突出建设重点,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临朐县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明星村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但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的前提下,新农村的建设也破坏了明星村生态环境.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我们对安化县明星村的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在北京市延庆县刘斌堡村的具体实践,对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的村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方法。希冀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利用技术来改善和恢复农村特有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自身的生态价值和地域特色,避免建设就是破坏,使农村变为不伦不类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我国许多城市湖泊出现了水质污染、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减退、面积锐减、建筑挤压、视觉污染等诸多重大问题。在分析梓山湖的开发背景和过程的基础上,重点从开发定位、开发强度、宏观规划、细部设计四个方面阐述梓山湖开发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其结果,并依此提出四条有益的开发建议,为城市湖泊的开发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刍议——以成都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  文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49-150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重要形式,最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成都乡村旅游,更是火爆异常,近期又在打造田园城市。但是,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就不得不令人关注。只有做好详细规划、科学引导、完善配套,才能在大力开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保持好生态环境,做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小城市的建设目前存在规划粗放、设施落后、资金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主要问题,为了建设生态化城市,针对上述问题,应积极探究解决的措施,以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石市具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有利条件,也面临着环境、资源、空间等各种要素的制约,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黄石实施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黄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措施为:加强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施生态工程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园林景观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生态保护的重点是保护自然资源及由其组成的各类生态系统,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改善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环境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唐山市丰南区工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为改善其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生态示范区建设建议,以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肇东市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来经济、城市建设速度加快,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8.5亿元人民币,全市人口突破了93万人。城市人口也达到了25万人,并实施了以道路、给水管网、排水、人民广场、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燃气、水上乐园、生态公园、综合大市场、绿化、美化、亮化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主、副街道标准化改造工程已完成绿化、亮化。新城区开发与旧城区改造正在建设中。肇东市已具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本框架,应大力创造城市人工自然,创造更适合人居住的城市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既要生态健全,良性循环,又要景观优美,物我相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改善人们居住的生态环境,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人与环境共生存的目的,加快肇东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化规划的旧城改造模式研究——以开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城改造往往面临历史文化遗存保护与城市快速更新的矛盾困惑。文章引入国外比较成功的解决城市中保护与发展矛盾的文化规划概念,并以文化规划为基础,提出了基于文化规划的旧城改造模式。在此基础上,以开封市为例,将文化规划概念应用到开封市旧城改造中。最后,提出了基于文化规划的旧城改造模式成功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我国煤炭城市一般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电化产业基础良好.资源型城市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深入阐述煤炭城市存在的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资源破坏、水资源污染、空气资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缺失等生态问题,并从技术、政策和控制监督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水城市的概念,分析了万州山水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指出了山水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万州建设山水城市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旧城更新改造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实现城市环境、社会和经济等目标,对旧城改造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有利于解决其实施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旧城更新改造评价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以重庆城市主干道改造为例,构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心理5个方面、15个指标的城市主干道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评价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收集重庆三条典型主干道改造的数据,运用yahp0.5.3层次分析法软件对重庆城市三条主干道改造的综合效益和子效益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表明:该城市主干道改造综合效益都属于较好,社会、环境子效益评价得分较高,而经济和文化效益子效益得分较低。最后,文章提出有效推进旧城改造,提高综合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城市可持续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陆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面向可持续城市目标,在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控过程中,必须利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和设计。坚持景观生态学、废物利用的调控原则,保持生物多样性,建设合理的斑块、廊道系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网络,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光 《环境经济》2013,(1):106-106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标志,加强制度建设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同等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国还没有成熟的推广模式.文章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例,提出了全面启动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具备系统的制度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工作体系等基本条件,包括领导体制、规划编制、法规政策,资金保障,以及实施工作措施的系统性建设.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治理理论兴起,治理绩效评估备受瞩目,各种治理评估体系孕育而生。三江源区生态风险治理评估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发展起来的评估框架,据此了解政府与社会开展生态保护建设责任意识,推动地区生态治理制度创新能力。评估包括政府治理、企业治理、社会治理与个人治理,根据内容设置不同权重及指标要素,由第三方评估机构负责实施,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绿地系统问题研究——以昆明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易琦  赵筱青  陈玉姝 《经济地理》2001,21(3):310-314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因地帛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胡成岗水库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为例,提出了如何协调风景区景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文章围绕解决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展开阐述,努力寻求保护和开发的最佳契舍点,对今后风景区项目的开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