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因其减值确认的滞后性受到业界的质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适时推出预期损失模型,旨在前瞻性地确认贷款预期损失,缩小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监管标准与现行会计准则间的差异。本文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维度对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展开探讨。研究表明:预期损失模型在减值准备金确认时点上具有先行性优势;当金融资产存续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新增金融资产影响趋于稳定水平时,预期损失模型在减值准备金计提的总量上与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金额将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主要缺陷之一在于其会加剧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效应。本文基于2015—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以中国银行业分批执行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为准自然实验,检验新模型能否弥补已发生损失模型的缺陷。本文发现,当银行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后,贷款拨备的顺周期效应明显减弱。该效应减弱的重要机制在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非自由裁量贷款拨备产生逆周期调节作用。进一步从银行外部治理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拨备计提模型变更对拨备顺周期效应的削弱作用主要体现在由“四大”审计和实施高管薪酬延付的样本中。此外,本文研究表明,拨备计提模型变更可以削弱贷款拨备对信贷规模的负向冲击,缓解信贷顺周期现象。本文为中国及全球银行监管机构推进实施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完善贷款拨备监管制度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是一项新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对其经济后果的评估非常重要.关于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实施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具体影响,目前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我国5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开数据,从监管资本、会计损益和资本计提前瞻性的角度分析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计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影响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损失准备计提金额显著增加,利润波动增强,对资本充足率带来一定冲击;从不同特征商业银行看,小型商业银行、使用权重法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H股上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从资本计提的前瞻性看,贷款损失准备的前瞻性得到加强,顺周期性效应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并不能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4.
周菡 《金融博览》2003,(10):14-15
日前,中国银监会先后翻译并公布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三次征求意见稿,和巴塞尔核心原则联络小组成员国贷款分类和准备计提的现行做法的调查报告,号召国内银行业研究、学习新协议精神,尽快向巴塞尔新协议标准看齐.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的产生过程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行为及其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这导致商业银行在经济繁荣期减少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在经济萧条期反而不得不大量计提拨备,从而大大增加了其在经济衰退期的风险水平.巴塞尔协议下的风险管理机制只是一种微观风险管理机制.要降低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就要建立起反周期的着眼于规避宏观经济周期性风险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6.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会计准则的演进 (一)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拨备政策的演进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巴塞尔协议Ⅲ》中强调实施宏观审慎监管要与会计标准制定机构密切对话,推动建立前瞻性的动态损失拨备制度。国内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和《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管理办法》中要求商业银行在计提专项准备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王若天 《时代金融》2014,(12):67-70
本文基于RAROC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进行定量分析,首先介绍了RAROC模型的各构成因素,推导出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公式;在全面分析模型中主要因素时,通过巴塞尔协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数据与国外成熟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推测分析预测中国银行业预期损失、目标收益率等相关数据的构成。在贷款期限方面,本文主要计量一年期的短期贷款,并提出以Shibor一年期利率作为贷款资金成本的基准,同时在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的条件下使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确定更加符合市场化利率水平下的贷款定价要求。  相似文献   

8.
一、背景 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公布《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此协议在坚持“监管资本”管理方式的同时,引入了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的新概念,提出“经济资本”管理理念。为遵循巴塞尔委员会监管要求,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眼于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则相互分离的发展趋势,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最新推出的减值模型进行了论述。从模型计量的对象、内涵和方法三个层面详细阐述了预期损失模型与巴塞尔协议中对于预期损失计量模型的异同,为会计准则与监管规则之间的相互协调提供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0.
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方法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对聚合信用风险模型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提供一种计量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有效方法。本文指出了国外聚合信用风险模型频带划分方法的缺陷,对频带的划分做了创新性的设计,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确定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等参数的方法。同时采用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一地级市分行公司贷款数据对文中提出的计量非预期损失方法的科学性进行了论证,指出这一方法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可提高经济资本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陈华  文栋 《国际金融》2014,(1):65-67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提贷款准备金的顺周期性饱受批评,引发了各国金融监管部门的广泛争议。争议取得的共识是,有必要建立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的拨备计提方法,以平滑经济周期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银监会也开始采取审慎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的量化模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利用损失分布方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来度量操作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分别度量损失事件发生频度以及损失幅度,然后利用组合分布方法来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累积损失分布。本文主要讨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如何执行LDA以及引入操作风险在险值(Valueat Risk,VaR)的概念,并且介绍了能够反映损失分布的分布函数。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公布的方法和策略,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以及损失分布额度的估计方法探讨利用高级度量方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操作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贷款减值理论基础可以从资产内涵、会计目标、稳健主义和风险量化管理理论四个维度来分析。贷款减值不仅是一项会计实践,也事关金融监管与稳定。现行已发生损失减值模型同现代企业估值模型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减值确认存在滞后性。预期损失模型旨在前瞻性确认贷款预期损失,消除亲周期性影响。研究表明:预期损失模型对预期改变非常敏感,也无法彻底解决现行模型的亲周期问题;中国目前的信贷商业环境尚不支持预期损失模型的理论构建基础。预期损失模型仍未覆盖贷款利率风险的隐性损失,未来预期会被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模型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动态拨备在中国银行业的实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金融家》2010,(8):142-151
美国次贷危机表明现行国际会计准则(IAS59)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方面具有明显的亲经济周期性特征,是加剧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方法存在的亲周期性,国际银行监管界正积极寻找一种替代的方法,而西班牙动态拨备模型被广泛地认为是解决已发生损失模型亲周期性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西班牙动态拨备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如何在中国银行业实施动态拨备模型进行了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预期损失与损失准备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贷款价值、预期损失与违约升水之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信贷损失准备计提的理论与方法,指出基于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的信贷准备计提方法更能反映贷款的真实价值。最后结合银行信贷损失准备计提的实践,对理论方法与实践中的作法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金融》2012,(20):88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模型与经济资本配置研究》课题组的金融学前沿研究成果,在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组织的项目绩效评估会上,彭建刚教授主持的这一研究项目被评为优秀。《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一书依托现代金融学前沿理论和数学模型方法,以《巴塞尔资本协议II》和《巴塞尔资本协议III》为背景,独创性地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测算方法;对CreditRisk+模型的频带划分方法作了创新性的设计,采用此方法,各商业银行总行和分支机构可进行贷款组合非预期损失的在线实时计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公布,操作风险(Operational Risk)的量化模型已经成为银行业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利用损失分布方法(Loss Distribution Approach,LDA)来度量操作风险,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分别度量损失事件发生频度以及损失幅度,然后利用组合分布方法来研究一段时间内的累积损失分布:本文主要讨论在商业银行内部如何执行LDA以及引入操作风险在险值(Valueat Risk,VaR)的概念,并且介绍了能够反映损失分布的分布函数、同时按照巴塞尔协议公布的方法和策略,从损失事件类型、业务部门以及损失分布额度的估计方法探讨利用高级度量方法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操作中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2009年以来IASB发布的一系列关于预期损失模型的征求意见稿及最终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进行系统性梳理,结合国内研究文献,详细分析IASB所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的基本原理、演变过程,并以国内某非上市中小银行A及某上市中小银行B 2009-2013年信贷数据进行案例分析,认为IASB预期损失模型将大幅提高中小银行贷款拨备水平,存在信贷风险高估可能。建议尽快出台我国贷款预期损失计提办法,将国际会计最新准则落地。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风险拨备主要用于防范预期损失,是金融机构为抵御资产风险而提取的用于补偿资产未来可能发生损失的准备金,主要用以防范金融机构未来经营风险和补充金融机构资本。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稳健的风险拨备制度已经成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及控制风险的关键手段。本文拟对我国金融企业风险拨备制度做些探讨。一、关于风险拨备的定义风险拨备的定义与“呆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概念含义类似。最新的《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中,呆账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债权和股权资产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包…  相似文献   

20.
一、已损失模型(一)已损失模型的基本内容现行金融资产减值模型为"已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Impairment Model)。主要内容为:每个会计期末,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若存在客观减值证据,则将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其中,对单项重要的金融资产进行单独评估;对单项不重要的金融资产单独或组合评估。(二)已损失模型的不足1.理论上与风险管理理论存在不一致性。根据已损失模型的规定,只有存在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时才能计提减值准备,而对于未来信用损失,并不加以考虑,这与风险管理理论相悖。风险管理理论认为,贷款总是存在风险,一组贷款必然会产生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