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凸现,但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在短期内无法替代美元的地位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世界前六大经济体的货币中,唯有中国的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储备货币。尽管中国的汇率缺乏弹性且没有开放资本账户,但中国政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使用。这些措施正在发挥引导作用,预示着人民币在全球贸  相似文献   

2.
张希 《中国外汇》2011,(24):60-61
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的日益紧密,市场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与日俱增。从2010年6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扩展到全国20个省市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开放至全国,结算地区也涵盖全球。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大时代即将来临。为此,我们专访了摩根大通银行资金及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融合的日益紧密,市场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需求与日俱增。从2010年6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扩展到全国20个省市以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开放至全国,结算地区也涵盖全球。这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大时代即将来临。为此,我们专访了摩根大通银行资金及证券服务部中国区主管、资金服务部大中华区主管许伟扬先生,对话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之下,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变得日益复杂。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强大,"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制约因素并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我国寻求一条科学的人民币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平稳、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探索人民币与外币在汇率上的协调与合作机制.研究结果认为,在人民币与外币的协调过程中内部凶素与外部因素均占据核心地位.在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应该积极改进与完善汇率制度,促使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6.
自次贷危机以来,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与欧美债务危机反复冲击的大背景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日益显露,中国适时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介绍人民币国际化内涵、收益、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分别从功能路径、制度路径、空间路径、时间路径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安辉  黄万阳 《金融研究》2009,(10):83-93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遭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正经历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本文通过历史数据采用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的标准模型,建立了中美和中日贸易模型,从中发现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规律以应对危机冲击。研究结果表明,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暂缓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也难以抵消这种负面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须在"扩内需,调结构"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8.
陈莹 《国际金融》2014,(2):36-42
随着两岸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台湾地区(下称台湾)人民币存款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迫切需要,在台发行人民币债券成为海峡两岸各界关注的焦点。加快台湾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不仅可以拓宽台湾人民币资金流通渠道,还可以使台湾在全球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上扮演一个关键角色,促进全球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形成梯次发展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注^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据新华社6月22日报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当日宣布,从今年6月起,将人民币金融投资纳入新加坡官方外汇储备。金管局当天发布的公告表示,此举是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认可,也反映出机构投资者在其全球投资组合中对人民币资产的接受度日益提高。公告说,金管局自2012年起开始通过中国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及银行间债券市场计划进行人民币金融投  相似文献   

10.
自次贷危机以来,在全球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与欧美债务危机反复冲击的大背景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日益显露,中国适时推进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在介绍人民币国际化内涵、收益、现实条件的基础上,分别从功能路径、制度路径、空间路径、时间路径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深入,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成为当今世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潮流。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作为货币发行国经济实力的反映,与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贸易和经济总量密不可分。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已经高度融人了世界经济,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然而在目前,人民币不能像美元、欧元等货币那样被广泛应用于国际结算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尚未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人民币贸易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贸易结算有利于缓解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冲击。但是,人民币贸易结算更重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启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中国经济高度的外向性和人民币良好的国际信誉确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外部条件,全球金融危机给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有利的时间窗口。因此,要抓住全球金融危机提供的机遇,利用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王毅  陈阳 《银行家》2013,(7):39-41
机遇市场机遇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至2012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比79%。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增长,投资合作的主体和方式不断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给中资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带来新机遇。人民币跨境结算及跨境使用范围的扩大。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大,贸易往来国家和地区以及经济金融交往紧密的区域,以人民币为支付结算的货币需求也日益持续增长,人民币已成为中国与周边的蒙古、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结算货币,201 1年末中国全部对外贸易额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已由2010  相似文献   

14.
试析人民币汇率改革三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成为国内外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热”词。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不断增加,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日益受到全球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外对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问题也存在着许多疑问或不理解,甚至也存在着一些误解。例如,中国究竟应当选择何种汇率制度、如何确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如何操作等等。  相似文献   

15.
<正>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随着中欧经济贸易及金融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欧洲作为亚洲以外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地位正不断得以巩固,该地区正迎来离岸人民币业务的规模化发展。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昨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7月,欧洲在全球人民币支付价值的占比为10%。自2013年7月起,欧洲与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之间的人民币直接支付增长105%,人民币使用量正呈现可观的上升  相似文献   

16.
本轮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病,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全球经济界和金融界的普遍共识: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影响力日益上升的经济大国,既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切身利益相关者,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进程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解决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中国经济大国地位不匹配、不协调的问题,打造与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化货币,成为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叶青 《中国外资》2011,(20):83-83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曾以其内在优越性为香港带来了瞩目繁荣,但是在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美国处于危机低迷时期,联系汇率制度日益显现出弊端。中国内地与香港联系的日益紧密,大陆已经超越美国成为香港最大贸易伙伴,人民币对港币的影响日益加强。港币与人民币的一体化,实行盯住人民币的浮动汇率制是香港未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诣辉  高旗 《会计师》2006,(6):48-53
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承诺在2006年底完全开放金融市场。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格由1美元兑8.2765元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每日可浮动千分之三;同时,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的美元,开始和一篮子货币挂钩。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序幕已经开启。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开放,与世界的联系也越加紧密。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4221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7%。中国企业正在快步登上国际大舞台。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研究国外企业如何规避外汇风险应该会对国内的…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金融海啸横扫世界经济引发了各国对以美元为核心的金融体系多种弊端的深刻反思,在危机过程中全球改革或重建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在寻求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增强,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重要的有利条件。本文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初级、中级、成熟、高级四个阶段,并分别从基本特征、国际收支、矩阵条件三个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几乎与全球经济的复苏同步.人民币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但全球贸易失衡的主因并不在人民币。如果人民币盲目升值对中国和全球经济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人民币升值压力却凸显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的迫切性,因此应加快推进这一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