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王彬 《农业经济》2018,(3):60-61
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有必要促使农业和旅游产业充分融合,实现耦合发展。本文基于生态经济视角,针对农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现状展开研究,总结与分析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促使农业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的有效策略,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有着共同的出发点,面临相同的环境体系,而且,也有着共同的目标,因而,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二者也必然相互促进,形成协同发展的耦合机制。由此,进一步把握二者协调发展的耦合机制,必然有利于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效应的产生,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早日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旅游产业是拉动内需与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探究新疆旅游产业对相关上下游产业产生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为推动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以2017年新疆地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效应。新疆旅游产业应从产业融合的方向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主,分别与旅游产业建立联系,打破经济与技术壁垒,形成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出特色文化旅游创新产品,继续服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5.
6.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表现,而产业集群的特色则是保持和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关键。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既出自内部,也源于外部,核心是其动力机制。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及其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研究,概括了江苏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类型与特色,并对其产业集群发展的内源和外源动力作用机制进行了分类探讨,旨在为促进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2021,(6):79-86
都市圈内较高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强大的城市消费能力、要素集散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城乡产业融合提供了良好条件。从产业生态圈的角度,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的机理是要素链、产业链、价值链和利益链的融合。分工与专业化、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技术进步对产业融合的深化和对融合形态的创新为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提供了内部动力,市场需求牵引力和政府政策及引导是都市圈城乡产业融合的外部动力。从融合类型看,都市圈城乡融合有链条延伸型、功能拓展型、技术渗透型、集聚复合型四种类型。推动都市圈城乡融合,需要在城乡产业统一规划、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渠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经营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全力推进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南省依托独特的生态旅游环境和热带农业资源,在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成绩。本文在产业融合理论视角下,深度挖掘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提出海南省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现存问题,分析推进海南省一三产业融合机制及产业间融合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海南省全岛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港)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分析——基于区域文化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区域文化的产业集群动力机制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浙江省是产业集群发达的省份。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从区域文化视角,分析区域文化对产业集群成长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区域文化的产业集群成长的动力机制,探讨浙江产业集群的不同成长动力模式,希望有助于丰富、推进我国集群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快速增长,对旅游功能和旅游业态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在传统休闲、观光和体验功能基础上,需要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以旅游与文创融合发展形成新资源,拓展旅游与文化产品的新市场。因此,本文着手分析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通过探讨旅游与文创产业的融合效应,发现二者深度互动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纵向兼并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产业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纵向兼并型产业组织模式得以形成的动力在于消除由于买卖双方对初级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降低交易成本。从龙头企业横向一体化来看,其形成动力在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并提升竞争力;从农户横向一体化而言,其形成动力在于提升卖方谈判地位,消除买方垄断,以及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把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分为两类——原动力和自我强化动力(循环累积效应),并分别提出两种动力机制的形成基础和基本特征。在分析产业集聚自我强化动力形成的基础时,区分基于相同类型主体相互影响而产生和基于不同类型主体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两类自我强化机制。最后对比两类动力机制在产生时间、变化趋势、影响方向三个方面的区别。并指出自我强化动力才是维持产业集聚稳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定性描述方法,结合2013年度森林公园建设经营情况统计数据,比对2006年学者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的测算,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基于旅游发展动力机制视角,提出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公园管理者低碳管理、旅游经营者低碳经营、社区居民参与获益以及低碳旅游者意愿引导等五大动力源的推动力及反推动力协调推动,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新发展热点,依托高原民族聚居区资源优势,黄南州与青海省文旅厅联合打造省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对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8~2019年黄南州文化和旅游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权重法、耦合度与同步性等模型,对示范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17.
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世界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陕西作为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文化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并形成新业态具有天性性和必然性。研究认为旅游遗产文化业的融合机制有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消费需求与技术进步、竞争和政策制度,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立足于陕西实际,采取理顺管理体制、文化遗产活化、延长产业链、提升遗产资源的吸引力、打造陕西文化遗产创意产业园区等路径来促进旅游遗产文化业发展,实现陕西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19.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能通过有效发挥二者的多样化功能,循序渐进地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不断提升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和发展效益,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增强"三农"发展的内生动力.已有实践和本文研究证明,二者融合发展能通过科技创新的技术协同作用,发挥信息技术创新中的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获得更...  相似文献   

20.
推动特色村经济转型,将其建设成为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支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城乡融合视域下,立足特色村经济转型内涵,从农业增长、质效提升、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本文构建了以"市场扩张、功能集聚、模式创新"三大动力机制为核心的经济转型逻辑框架.市场扩张,通过生产规模累积、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