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分割式管理自然环境,导致自然资源浪费、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由此引发了对生态绩效评价的迫切需求. 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绩效评价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主体功能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遵循生态绩效优于经济绩效、主体功能区绩效优于政府绩效(部门绩效)及不同主体功能区采取差异化绩效评价标准三大具体评价原则,将主体功能区生态预算绩效划分为静态绩效与动态绩效,并对静态绩效定性评价,对动态绩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的主体功能区战略规划限制了一些生态区域的发展,导致其与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冲突,这就引发了对生态补偿的潜在需求。但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补偿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引入生态产品的概念,提出了以市场为主导,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生态产品交易来进行补偿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赋予了生态补偿以全新的内涵。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新要求,探讨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功能区的提出赋予了生态补偿以全新的内涵.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生态补偿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的新要求,探讨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深化了流域区域间利益的不均衡,功能区定位导致限制和禁止开发区承担一定的额外成本和面临发展机会的损失,流域生态补偿是协调不同功能区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该文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类型特点,以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生态产品为出发点,从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三个方面对主体功能区视角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进行探讨。主要思路为:以生态保护总成本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通过地方政府间横向跨区域协商管理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实行下游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对上游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财政转移支付。  相似文献   

6.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受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日渐突出的重要成因。协同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城市建设,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将城市经济活动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口分布不合理,区域经济活动的种类和强度超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栽力约束日渐突兀的重要成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并以生态城镇建设为准绳,将城市经济活力控制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栽力范围内,是化解资源环境承栽力约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制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为有效实施生态补偿而建立的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制度的总和,主要依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核心内容做出系统性安排。目前,我国正着力推进以主体功能区为基本格局的国土空间构建,这为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新型空间布局框架。适应这一战略目标,需要明确界定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权责,科学测算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域布局耦合的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对生态经济学科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对不同的主体功能区域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同时利用评价指标引导它们的建设。主体功能区划是塑造我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新举措。生态经济理论作为主体功能区提出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发展视角,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趋势。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对生态经济学科发展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生态经济学科研究要有新思路,要有明确的区域指向性,并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市场化:生态服务交易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的生态补偿机制以政府主导为主,市场化程度有限,直接导致补偿效率较低.为发挥企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推进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可把生态补偿方式由转移支付转变为政府购买,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生态服务交易,实现补偿资金的集约利用和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落实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地区居民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  相似文献   

11.
主体功能区战略下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主体功能区战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发掘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收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可采取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补偿模式。政府建立农业碳汇补贴制度,对农产品主产区进行生态补偿。二是市场化补偿模式。建立碳交易平台,通过碳资产交易实现农业的生态价值。三是自力补偿模式。倡导三次产业融合,引导广大农民成为发掘和实现农业生态价值的主体,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及其加工业,加快发展以农业为支撑、以农村为载体的生态旅游业。  相似文献   

12.
界定了煤炭主体功能区、煤炭主体功能区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内涵与特征,比较分析了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生态化、煤炭主体功能区、煤炭主体功能区生态化相互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认为煤炭主体功能区是一个具有特质性的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化特性涉及自然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三个维度,其中自然子系统的生态化特性包括系统性、动态性、可逆性和跨地域性,经济子系统的生态化特性涉及低碳性、循环性、减物质化与非物质化,社会子系统的生态化特性则包括政策导向性、和谐型、发展性和文化支撑性。基于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提出并明确了煤炭主体功能区生态化过程中自然、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具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如何相应建立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以鄱阳湖流域为例,在简要论述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借助SWOT分析工具深入分析了鄱阳湖流域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外部因素,并提出了加快补偿试点、完善相关法规、建立运行机制、深化科学研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宁夏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基础上,针对宁夏及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差异化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以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突出问题导向为总体思路,进一步在基于各主体功能区生态要素差异性特征、完善自然资源要素空间配置和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新型管理和运行模式方面重点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经济纵横》2007,(7):21-23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针对区域的科学发展评价,是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是引导、约束、调控主体功能区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内涵、实质、意义、动因及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等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是针对区域的科学发展评价,是差别化的区域绩效评价,是引导、约束、调控主体功能区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主体功能区与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的内涵、实质、意义、动因及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等方面,对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按照该要求,作为生态补偿主要形式的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应与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基于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走上环境友好型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从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层面,阐述了山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以林业为主体发展山区生态经济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补偿的建设中,横向支付转移虽然在总量上所占比例较小,但其均等化的作用却异常突出,不可或缺.然而从总体上看,地区间财政横向援助的实践规模并不大,很大程度是因为法律机制还不健全.只有完善地区间横向援助法律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监督机制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目前地区间横向援助法律机制存在的问题、构建的具体设想以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的地区横向援助的法律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汉兵 《经济师》2022,(4):16-18+61
生态地位特殊省区是提供生态产品、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区域,但这类省区内部也分布着重点开发区域,需要在主体功能区视域下审视和处理这类省区内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布局问题。基于主体功能区理念,构建了一个研究生态地位特殊省区内经济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布局的分析框架,该框架包含由生态区位、环境容量、资源保障条件、现有发展基础等典型因素决定的各地之间经济重要性与生态重要性的相对大小,再根据这种相对大小明确各地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主体功能定位。并以四川省为例,基于实际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