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海峡两岸证券市场相互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发展至今,主要还局限在生产与贸易领域。而金融界,特别是证券市场领域的交流却远远落后。就笔者个人看法,今后两岸的经济交流应该从生产经营领域进一步扩展到金融领域,特别要考虑尽早实现两岸证券市场相互准入与相互合作。这是海峡两岸证券市场国际...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启,两岸之间多年的坚冰破解已势不可挡,两岸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直接交流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两岸金融界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工作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的金融交流方式也在不断地出现,物联网就是其中的一种发展较快的金融服务交流方式。因此.一方是身为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经济体首都的北京,另一方是曾经创下亚洲四小龙奇迹的台湾。这两地之间基于物联网的金融服务交流工作必然可以成为两岸金融交流的样板,为未来两岸全面的金融交流提供更多相关方面的经验。因此,京台间基于物联网的金融交流合作方式的研究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峡两岸互相投资取得长足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构架协议》的签署给海峡两岸贸易和投资带来巨大影响,为两岸的经贸往来加深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促进两岸的进一步合作,应实施好两岸投资保护协议、积极改善投资的法律环境、利用好开放的投资领域、促进投资互动、协调分工和布局、加强两岸经济团体及机构的交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两岸证券市场现状及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整入手,在借鉴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证券市场整合经验的基础上,对两岸未来证券市场整合的模式做出展望和探讨,具体内容有:建立健全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加强机构合作与交流;健全法律法规;实行金融创新等。  相似文献   

5.
李士虎 《经济》2013,(7):141-143
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签订促进了两岸金融界更为密切频繁地交流;"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无疑为两岸金融业交流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如何借助两岸金融机构的不同优势和经验,共同建立起涵盖两岸金融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公私募基金交易、金融人才培训及多种金融资产配置与交易等金融服  相似文献   

6.
吴平凡  刘帆 《时代经贸》2010,(22):163-164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金融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征信合作的重要性也日趋呈现。本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顺利签署为大背景,立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比较分析两岸现行的征信体系建设状况,提出了两岸的征信体系可以考虑在积极开展征信机构合作、加快联合征信系统的研发、建立健全的征信业监管机制、强化征信立法等方面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金融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征信合作的重要性也日趋呈现.本文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的顺利签署为大背景,立足于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比较分析两岸现行的征信体系建设状况,提出了两岸的征信体系可以考虑在积极开展征信机构合作、加快联合征信系统的研发,建立健全的征信业监管机制、强化征信立法等方面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8.
魏娜 《发展研究》2012,(10):79-81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的金融交流远远落后于经贸往来的深度和广度。ECFA的签订为两岸银行业的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为了真正实现金融对经贸活动的促进作用,两岸都对金融法律法规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扩充,但仍存在不足之处,福建应凭借与台湾的"五缘"优势,先行制定与完善涉台银行业法律规范,从而推动两岸的银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朝着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两岸自经济交流以来,经济合作得到很大发展,但两岸金融合作几乎没有展开,原因是金融是高度敏感行业。今后两岸金融合作面临很多障碍,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更有技术层面的障碍。两岸金融合作的情景是乐观的,因为两岸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合作,经济的推动力不是政治力量可以阻挡的。未来两岸金融合作将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财经科学》2006,(5):F0002-F0002
西南财经大学海峡金融研究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研发中心)于2006年4月19日成立。它设立的目的是依托西南财经大学的整体科研实力,承继金融学科发展的悠久历史,整合海峡两岸金融学界与业界的优秀研究资源,搭建两岸学术研究与业界交流的综合平台,以打造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金融学科与发展的专门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11.
章海源 《经济月刊》2014,(1):102-103
两岸经贸合作伴随着两岸关系曲折前行,由小到大。特别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按照“先经后政、先易后难”的思路,全面推动两岸经济合作,两岸经贸交流日趋密切。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及后续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使两岸经贸关系逐渐步入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轨道,两岸经贸合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2.
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两岸经济往来的日益密切.两岸金融合作的问题也迫切需要得到落实。而福建省作为两岸经济合作的前沿地带,必将在两岸金融合作中起到重要的带头作用,本文将对福建省率先建立“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实验区”的设想进行论证。探讨其可行性、必要性以及运作模式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谢寿琼 《发展研究》2010,(11):64-67
当前海峡两岸经济贸易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机,但是两岸金融合作的滞后性却严重威胁到了两岸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影响到海西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在分析两岸金融合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建立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的角度,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厦门作为试验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总结出相应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合作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扩大两岸的金融合作。但目前两岸的金融合作严重滞后于两岸的经贸往来,成为两岸经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2010年9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正式生效,为两岸金融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文章在分析两岸金融合作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障碍的基础上,对两岸金融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建立福建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等进一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海峡两岸签订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力地推动了两岸的经贸交流与合作,2014年福建省申报自贸区,拟加强福建对台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合作.这些都为两岸银行业交流合作创造了机会,但由于两岸跨地区跨法域的特殊法律地位,福建省需在银行业跨境监管、跨境投资争端解决机制、跨境司法协助体系等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以保障ECFA的顺利实施和自贸区的成功申报.  相似文献   

16.
刘璐 《经济》2013,(7):148-150
近年来,伴随着两岸各界、各领域交流的持续扩大与深化,两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公益事业作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一大亮点迅速兴起、蓬勃开展,对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近日,《经济》记者就两岸公益事业交流发展现状、差异及合作前景等问题,专访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牵手基金主任王莹。公益事业起步正视发展难题《经济》:首先,请您阐述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现状。在您看来,公益事业发展过  相似文献   

17.
大力推进海峡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与发展,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对促进两岸统一进程至关重要。本文着重从两岸经济的互补性阐述两岸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加强两岸经济互动的必要性论述其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两岸经济互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两岸经济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海峡两岸出现农产品贸易开始,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关系日益密切。2008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启动,更是扩大了两岸的交流,紧密了两岸的农业合作,更推动两岸农产品贸易的深入发展。其中,广东省作为经济大省之一,拥有优越的地理坏境和良好的投资条件,它与台湾地区农产品贸易,成为了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粤台两地农业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两岸自经济交流以来,经济合作得到很大发展,但两岸金融合作几乎没有展开,原因是金融是高度敏感行业。今后两岸金融合作方面临很多障碍,既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更有技术层面的障碍。两岸金融合作的情景是乐观的,因为两岸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合作,经济的推动力不是政治力量可以阻挡的,未来两岸金融合作将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台商投资大陆农业的步伐不断加快。台湾农业优良品种、先进管理经验和市场营销理念的引入,促进了大陆各地农业经济发展,农业技术溢出效应显著,推动了大陆农业产业化和结构升级,带动了大陆外向型农业发展。两岸之间应不断加强交流与沟通,加速构建两岸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深化海峡两岸的农业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