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银行信用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起主导作用是因为银行信用有着不同于证券信用的特点以及其他信用对银行信用的依存关系决定的。采用什么形式融资要着眼于融资的效率和成本,影响融资效率和成本的有七大因素。我国应当采取"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政策。是贷款创造储蓄存款,不是储蓄存款创造贷款,大力吸收储蓄存款是为了减少由贷款而产生的现金量,并把其中相当部份转化为潜在性货币。以股份制直接融资,能将收入转化为资金,也能将资金转化为收入;微观增加了资金,宏观未必增加了资金;增加了资金,未必作用于价值增值;增加了价值,未必增加了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2.
中国市场融资现状一般来说,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是一对孪生兄弟,融资是间接还是直接,关键是看资金是否先经过中介机构。直接融资可以是股权融资,也可以是债权融资。一般来说,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股票是直接的股权融资,而在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企业债券是直接的债权融资,这是因为企业在证券市场上直接面对最终的出资人。直接融资还包括企业在开办之初一些非中介机构或较为富有的个人直接向企业注资来换取一定的股份,或者企业向任何非金融机构或个人借钱等,前者为股权融资,后者为债权融资。在我国,大家所理解的直接融资多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债券融资,有时国人甚至把它等同于证券市场的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3.
一、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渠道分析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大量的是通过贷款,也就是间接融资,而国际上如欧洲和美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均占到70%和8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的状况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只有10%左右.这种状况同我国金融领域发展的程度有关.企业融资主要集中在贷款上,银行的压力很大,必然形成不良贷款.而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无法转化为资本,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特别是导致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明确产业升级内涵的前提下,分析认为我国金融在支持产业升级中存在两种主要路径——以银行信贷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和以股票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以1992-2010数据为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间接融资路径与产业升级互为因果,直接融资路径与产业升级关系有限。针对实证结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引导间接融资的投向、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充分发挥资本市场配置功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市场发育初期阶段条件下股票直接融资的效率和风险,现阶段股票直接融资的局限性和银行间接融资的积极作用,认为我国目前出现的股票热、证券热不能证明股票直接融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而是反映了由于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弊端造成银行间接融资供给不足,指出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渠道,配合以其他融资方式,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长期选择。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两大渠道(见下图),一是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二是金融市场传导渠道,或称为间接融资渠道和直接融资渠道,但目前以银行信贷传导渠道为主.  相似文献   

7.
一、开发性金融是适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特色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有三种融资方式,即财政融资、信贷融资、证券融资。财政融资以政府意志为基础,以财政的方式来分配资源,公众参与度低,不讲资产安全,具有无偿性。信贷融资是间接融资方式,是以银行作为主体和标志,按信贷规则运作,要求资产安全和资金回流。证券融资是直接融资的高级形态,由众多市场参与者决策,直接接受公众和市场风险的约束,风险由全社会分散和共担。在西方,这三种融资方式有几百年的演变历史,现在美国、英国的融资基本上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相比之下,经济落后和后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以信贷融资为主,证券融资不够发达,而且信贷融资不完善,容易受到财政融资的观念和方法的侵蚀,银行承担了超过自身能力的投资功能。这在亚洲国家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8.
董玮 《甘肃金融》2002,(10):9-12
一、甘肃省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历史沿革 1.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融资体制阶段.解放后1949年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近30年.此阶段我国实行的是彻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投融资体制上以间接融资和国家财政直接投资为主,银行只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9.
由于直接融资较间接融资消耗的社会资源要小,在经济体系达到均衡状态时,如果适度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那么就能减少全社会的融资成本消耗,进而增加投资者投资收益,增加企业及全社会生产资本的积累,最终使得稳态经济增长率得以提升。从我国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由于金融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企业融资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2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2.25万亿元,同比增加8840亿  相似文献   

10.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所有国家都是一个难题,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方面都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11.
发展直接融资易使资金流向高风险企业,不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利用间接融资方式,则可以使资金按照风险和收益相对应的原则,以较高利率配置于高风险企业,以较低利率配置于低风险企业,从而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据此,应建立起以银行为主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企业融资方式一直以间接融资方式银行贷款为主,直接融资渠道狭窄。自2005年5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短期融资券管理方法》以来,推出了新的债券市场创新品种——短期融资券。短期融资券的适时推出对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改变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防止广义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促进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维护金融整体稳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短期融资券作为一种无担保的信用产品,是直接融资方式的重大突破和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受国家金融政策法规的制约,许多民营经济实体不具备法人资格,使民营经济发展资金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融资渠道不畅通已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就要完善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及建立与完善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直接融资方式的建立与发展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社会筹资的主要方法。所谓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融通不通过中介人作媒介,供应者与使用者直接融通资金的活动。而间接融资是指货币资金融通经过金融机构作中介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改革开放以前,受僵化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限制,直接融资方式基本排除在经济生活之外。而单一的银行间接融资方式又使我国融资机构陷于僵化,失去信用机制应有的活力,难以充分发挥货币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资金的融通,总的说来,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直接融资,一种是间接融资。建国以后的近30年期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产品经济模式,力求把一切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完全实行间接融资,这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格格不入的。为了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必须有领导、有步骤地建立和发展金融市场,除了间接融资外应使直接融资有所发展。本文拟就直接融资的作用、所必备条件及其发展远景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贺昱伟 《中国外资》2013,(8):148-148
不同于发达国家,我国上市公司融资以外源融资为主,内源融资为辅。尽管以银行体系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仍然是我国企业外部融资的首要选择,然而以债券融资、委托贷款融资、信托融资以及股票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体系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国内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形成了以英美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和以日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这两种融资模式。这两种融资模式各有优劣,经济绩效也不同。对这两种融资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将有利于我国融资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求解公司债     
刘文俊 《理财》2007,(7):48-49
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不管是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是通过金融机构贷款间接融资,这两条融资途径对中小企业均不顺畅。金融机构贷款倾向于相对成本较低、风险较低的大企业,  相似文献   

19.
栾华 《财会学习》2005,(4):13-16
公司的创立、生存、发展都与融资活动密切相关。不同的融资偏好和融资行为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并对公司的治理结构、经营业绩及发展战略产生重大的影响。公司融资主要有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两种方式,其中内部融资主要是公司的自有资金和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积累部分;外部融资是从公司外部获得的资金,主要通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得以实现。直接融资主要是指公司进行的首次公开募集资金(IPO)、配股和增发新股等股权融资活动,所以也称为股权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指公司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等债权融资活动,也称为债权融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尚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融资,而我国的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等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营运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间接融资。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调查表明,中小企业融资有98.7%来自干银行贷款,直接融资仅占1.3%。自1998年中央正式提出要“增加向中小企业贷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