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重要措施,而作为最能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功能的企业法人型职教集团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找准介入职业院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路径,建立制度化的创新创业项目评估体系,以合同方式确立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联合职业院校并让职业院校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从而使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能够顺利孵化、展开、成型,成为地区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新常态化的经济发展形势,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其目的就是要推动大众创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新市场,从而提高我国经济的动力以及活力,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研究内容,对此展开了分析探讨,希望能够与同行业人士相互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3.
科教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科技创新环境包括多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是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对科技创新环境的系统结构和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评价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以此对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新区是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聚集地,高新产业应在区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产、研、发链,并与区内、区际环境相依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状况对区内高新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应从政策层面、区域层面、高新区层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促进高新产业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政府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个全新要求,创新创业也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校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应积极主动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适应当前创新创业对教育的要求。高校拥有广大的校友资源,应该利用广大的校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将高校校友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科学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既是监督反馈机制更是提升双创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构建了包含组织保障、教育过程、教育成效3个维度11个子指标在内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河北地质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提升路径,以期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生涯教练技术的逻辑层次结构,提出针对高职艺术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意识唤醒—潜能挖掘—目标澄清—计划承诺—行动执行—赋能反馈”六层次咨询模式;激发学生“我愿意创新—我参与创新—我可以创新—我要求创业—我能够创业—我加速创业”创新创业动力,为高职院校艺术生实现更高质量就创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积极构建高职院校前瞻引领、精准赋能、实践提升的创新创业教育闭环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数字赋能、创新驱动视角下,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为祖国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国家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本文在阐述数字赋能、创新驱动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基础上,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以期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供给更多高素质、高水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创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既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关系到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还关系到人才政策的贯彻和实施。如何科学地进行创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不仅是人力资源的重大理论课题,而且也是任何一个组织或地区乃至国家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创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研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尚存在思想重视不够,师资力量不足,保障机制不力等问题。高校应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整合教育内容,推动因材施教,完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质量发展不均衡。基于西部六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满意度评价指标,并据此评价高校创业教育的学生满意度情况。实证发现,课程体系、政策管理与实践指导三个方面的整体评分不高,其中,实践指导满意度相对较低,低于模糊综合评价平均值。最后根据评价得分与结果提出了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运用内容分析法系统梳理近些年合作创新模式、机制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关于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企业合作创新模式、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等方面;合作创新机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运行机制,而合作创新的培育机制、演化机制、学习机制等方面则较少;合作创新评价主要集中于绩效评价、风险评价、能力评价等方面,但在人才评价、信用评价、品牌评价等方面则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专业发展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两者的紧密结合也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组建相关专业的学生团队,参加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提供学生实战演练的机会;科学合理地定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梳理专业相关理论课程以及设置相应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才能够切实促进两者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切实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实现国家对于高校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总体需求,进一步为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国际贸易事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完善四川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促进大众深度参与创新创业,打造四川双创升级版。方法/过程以四川的孵化器、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数据统计、理论分析对四川双创孵化载体发展现状与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结果/结论 四川双创孵化载体发展趋势良好,但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内涵式发展程度不高、投融资体系不完善、服务质量与服务能力不强、在孵企业经营状况不优、国际化程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等瓶颈。提出通过完善政策、加强支撑、优化布局、多模式品牌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形成全链条孵化体系等路径,促进四川双创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创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既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也关系到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还关系到人才政策贯彻和实施。如何科学地进行创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不仅是人力资源的重大理论课题,而且也是任何一个组织和地区乃至国家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创新人才的评价和激励研究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核心价值观”)与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教育二者育人目标契合且互为载体。如何有效融合成为当前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关注问题。选取具有代表意义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创”教育模式为切轴点,分析了当前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重知识技能传授,轻价值引领的现实问题,通过加强目标指导性、实践实效性、文化浸润性、协同自觉性、评价导向性给予了创新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19.
精准扶贫要求因地制宜、明确对象,三峡库区属于贫困地区,库区移民属于弱势群体,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明晰政府对库区小微企业进行专项扶持的必要性,同时结合三峡库区三个区县的问卷调查、政策效果评价以及案例研究,探究政府扶持对库区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获得研究结论,最后,从政策、融资、社会服务环境三方面提出精准扶贫库区微企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程中面临着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和大学生综合能力问题两大难题.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改革,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程中的障碍,需要加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次研究,特别是教育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程支撑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