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财政于2007年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作为党和政府实施的一项支农惠农措施在全国六个省区进行试点,吉林省是农业保险试点省之一,全省27个县开展了农业保险试点,其中松原市有四个县参加了全省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本文探讨有关问题以松原市为例。截至2008年年末松原市辖内“四县一区”已全部参加农业保险试点。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在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保险在展业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矛盾和困难亟待解决,以确保农业政策性保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寿险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保险司方永中张良华一、寿险业发展现状我国1982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在国务院1985年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条例》以前,我国人身保险是人保独家经营的。此后,中国人民银行依条例陆续批准设置了中国太平洋保险...  相似文献   

3.
疆保 《中国保险》2002,(5):56-56
新疆的农业保险自80年代初开办以来,已走过近20年的历程,农业保险在农村经济的一次次变革进程中,逐步发展成熟。险种由80年代的麦场火灾保险发展到90年代以来的以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保险、粮食作物保险,业务范围包括播种期、生长期、收获期及成品的加工储运等多个环节。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已经达到16个地州市的62个县(市),占全疆县(市)总数的73%。农业保险的赔款每年都在6000万至1个亿,  相似文献   

4.
杨军 《新疆金融》2005,(7):43-45
“坎坷逶迤农险路,风云变幻五十年”。新疆农业保险从1950年开始试办,到1953年形成初步规模。1958年人民公社化,该项业务停办,后于1982年恢复业务,发展至今先后经历了探索起步、高峰和目前的徘徊萎缩三个阶段。随着当前我国研究探索农业保险的逐渐升温和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路。在此情形下,新疆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已正式启动,但目前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各种障碍依然存在,使农业保险发展陷入困境。分析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应对策略,是我们探索新疆农业保险发展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5.
2004、2005、2006、2007四个中央1号文件、2006年“国十条”都明确提出要在中国试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将农业保险作为支农政策的一种创新。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支农政策,上世纪30年代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而对于农业保险的试验,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程。然而,农业保险成功试验的案例却非常罕见,理论上的研究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截止到2004年,  相似文献   

6.
刘泽葳 《甘肃金融》2023,(11):62-68
本文基于2011—2020年甘肃省14个市(州)的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模型进行GMM估计、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试图找到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农业保险的发展在短期确实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步,但农业现代化则会在短期抑制农业保险的发展。于是,本文结合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和实证结果,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分析——以上海、新疆、河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跃华 《中国金融》2004,(24):54-55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安徽试办耕牛保险开始,尤其是在1981年以后,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参与了农业保险的试验工作,出现了多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学术界形成共识的主要四种农业保险模式分别为商业性保险企业独自经营农业保险、农村保险相互会社或保险合作社经营农业保险、地方政府与商业性保险企业联合经营农业保险、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经营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8.
王德宝 《上海保险》2010,(5):49-52,60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从2004年到2010年,连续七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15年数据通过SBM-TOBIT-SBM三阶段DEA对我国31个省(区、市)农 险财政补贴效率进行评估,并运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因素,结 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总体不高,地区差异明显;模型调整前后效率值波动较 大,外部环境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影响突出,并且农民受教育程度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具 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则是负向影响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效率,但农民经营性收 入占比、农业生产受灾率及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占比对农险财政补贴效率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保险试点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及了要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工作。2004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2005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06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要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根据中央政策精神,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试点工作,探索了一些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全国的农业保险经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保费收入逐年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7.3亿元,比2004年提高了84%,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对于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品种单一、覆盖率较低、农民投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本文对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总结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特征,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辽宁省农业保险发展情况2004年至今,辽宁省农业保险工作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4年至2007年,辽宁省各市开始农业保险初步摸索阶段,其中辽阳市农业保险开展较好,保险险种主要集中在本市农民创  相似文献   

12.
王克  吉利 《保险研究》2023,(5):9-19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农业保险正处在从粗放式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从物化成本保险的低保障向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高保障迈进的关键时期,未来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方向以及应采取的主流产品形态成为摆在学界和业界面前的重要命题。本文由今溯古,首先对成本保险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理论辨析,然后梳理了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在不同时期的产品形态,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产品演变背后的逻辑,最后提出我国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发展方向,旨在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经验依据和理论支持。研究发现:自民国时期至2004年我国农业保险探索实践了成本保险、价值保险、产量保险等多种产品形态,在保险公司解决高赔付问题、政府担心财政补贴压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作用下,我国农业保险最终选择了物化成本保险的产品形态。但目前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推动我国农业保险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保产量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保险保障的重点,应兼顾小农户需求继续开展成本保险,优化完善成本保险的“分阶段赔付”设计,并探索开展“产量保险”试点。  相似文献   

13.
<正>快速发展的农业保险需要风险保障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农业保险从试点到全面推开,市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覆盖区域和险种不断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由2007年的51.8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9.0亿元,16年间增长了23.5倍,成为财险行业仅次于健康险的非车险第二大险种。2020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保险市场。近几年,随着农业保险不断“提标、扩面、增品”,  相似文献   

14.
应日本全国共济农业生产合作社联合会邀请,我于1990年5月下旬至6月初,参加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研修团到日本考察了农业保险。在14天的研修考察活动中,先后访问了日本全国农业共济合作联合会、全国工人共济消费合作联合会、全国共济水产业合作联合会、共荣火灾海上保险相互公司等5个保险组织,并走访了静岗县共济农业合作联合会、伊豆农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所见所闻很受启迪,这里谈谈几点观感。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农业保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国农业保险起始时间不长(畜禽共济开始于1997年,果树政策性保险开始于2001年,渔船和渔船员政策性保险开始于2004年),开办的险种相对较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韩国畜禽共济虽然名称上叫共济,但严格来讲不属于互助保险范畴。韩国的农业保险(包括种植业保险和畜牧业保险)起步较晚,是在学习借鉴了日本和美国农业保险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当前深化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需要加强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的建设。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一直承受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威胁。然而,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以来,经历了一个坎坷的发展过程.特别是1996年保险业实行商业化、市场化经营后,经营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因为该业务亏损而不断淡出该领域,农业保险日益陷入萎缩发展态势。究其原因,虽然影响农业保险稳健发展的原因诸多,但主要原因还是农业保险本身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研究》2010,(4):79-79
长江大学朱思贵2010年3月21日来稿指出,农业合作保险是采取合作方式以农民集资为主经营保险的组织形式。要大力发展农业合作保险,将农业保险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建立农业合作保险公司或合作社,经办保险业务。与商业保险相比,合作保险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工作的推进,农业保险大灾风险随之快速累积。2007年以来,农业保险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稳定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赔付支出规模也在“水涨船高”。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足的问题逐步显现,尤其是农业再保险制度体系尚未完全清晰,  相似文献   

19.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改变农业生产者的预期收益,使其调整生产决策并最终对生态环境产生外部性。本文基于2003~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2018年在六个省份开展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试点开展对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农业碳排放水平,主要通过经营规模扩张、种植结构调整和要素投入调整三条渠道实现,但对不同自然风险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开展显著降低高自然风险地区的农业碳排放水平,但对低自然风险地区的政策效果却截然相反。据此,本文为农业风险管理与农业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经验支持,也为基于粮食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200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进展与2008年推广计划 2007年以来在全国6个省区试点推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种财政补贴型保险,即财政补贴部分保费,农户负担部分保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