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充分发挥理论对决策的支持作用把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耀先提高认识,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对中央银行履行职能的理论支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的重要历史时期。金融部门,特别是中央银行肩负着非常艰巨的金融发展和...  相似文献   

2.
(一)增强金融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议对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做出权威性的解释,或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指导原则。把增强金融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金融法制工作的重点,为执法必严创造条件。同时,从金融工作实际出发。加强金融行政执法的理论研究,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对执法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住宅金融制度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阎坤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日本的长期金融制度暴露出许多问题。也就是说,在战后经济复兴时期、经济调整增长时期曾承担过给企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的金融机构,现在已经结束其历史和政策使命,因而有必要探索出一条新...  相似文献   

4.
党内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金融家对朱理治的评价不枉“执著”二字。他对革命事业的执著,对金融工作的执著,对理论学习的执著,感动了那个风雨交加的时代,更感动着日新月异的现在。朱理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征程,在抗日战争时期当过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在解放战争时期做过东北银行总经理兼总会计局局长,用自己的一生谱写出追求真理的红色金融篇章。  相似文献   

5.
傅进  王庆春 《金融纵横》2002,(4):F0002-F0002
2月25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往南京召开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支持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金融界有这样一位长者:他从事金融理论研究至今已有30多个年头了,又在海外商业银行主持实际业务工作达5年之久,还曾在德国商业银行和瑞士银行以及圣加仑经济学院实习进修一年,现在虽然年过花甲,仍然神采奕奕地站在讲台上为年轻人授课,至今已经培养指导了几十名经济学博士、硕士。他就是我国著名的金融理论研究专家、银行家——吴念鲁教授。  相似文献   

7.
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成效问题及理论探索王佩真一、我国宏观金融调控政策有效实施的显著特点“九五”时期是一个特殊时期、关键时期,“九五”的第一年能否开好头、创奇迹,即从双位数的高通货膨胀率降到一位数,使经济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好势头,是全国人民关心、世界各国注...  相似文献   

8.
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围绕着讨论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财经界委员高度关注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确保金融安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切实遏制金融案件的问题。这充分反映出社会各界对金融工作,对金融改革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社会上对我国几家政策性银行的定位、立法乃至去留问题议论颇多,并引起部分理论界人士对政策性金融理论的关注。那么,在当前商业性金融大发展时期,政策性金融该如何定位呢?它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还是会萎缩?政策性金融在行进途中遇到的新问题是什么?它该如何发展?……为此,本刊请出了对政策性金融理论多有研究并有所建树的白钦先教授为该理论作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10.
努力开创金融稽核监督工作新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介炎金融稽核监督工作的基本思路今后一个时期金融稽核监督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用改革和发展的观点研究和看待今后一个时期的稽核监督工作;要充分汲取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并学习借鉴国际上的一些先进做法;要立...  相似文献   

11.
央行金融统计面临的挑战与今后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央行金融统计是国家统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银行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五十多年以来,金融统计始终围绕我国金融工作的中心服务,以其综合、灵敏、及时的特点,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金融统计资料,在国家宏观调控,制定货币、信贷政策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西金融》2002,(2):1-1
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从现在起,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到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进程中。前不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全面总结了近年来的金融工作,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指导方针、任务和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2006,(18):89-97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金融》杂志不仅见证和记载了新中国金融事业发展壮大的完整过程,同时也对各个时期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实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理论探讨。温习这些理论篇章,我们便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住中国金融界50多年来的观念嬗变及其社会原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中国金融体系的裂变、通货膨胀所引发的忧思、对金融改革开放步骤的设想、对新世纪全球经济失衡的关注,这些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理论问题在《中国金融》杂志上通过国内外专家学者之笔一一得到了深入分析。我们摘编了部分重要理论文章,也许其中的一些话题在今天仍会激起读者的共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近年来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新时期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历程中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金融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金融改革发展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是当前全行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贯彻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要充分认识我国金融业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特别是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巨大成就,坚定建设国际一流现代金融企业的信心: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要把工作落实到中央对金融工作新的重大部署上来,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开发性金融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金融更应该承担引导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与进程的特殊尊要。因紫,促使传统金融向开发性金融延伸,无论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还是对金融自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促进传统金融向开发性金融延伸过程中,开发性金融的定位,开发性金融主体的确立,以及各开发性金融主体之间关系的协调等,是开发性金融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视,不过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县级金融发展水平并不令人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促进县级金融深化改革,改善服务,是一定时期内我国县域经济与金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金融》2006,(18):50-60
回顾600期《中国金融》杂志,从1950年创刊时肩负“密切配合国家金融工作,正确地解释国家金融政策”的使命,到1979年重新复刊时“传达贯彻党的经济工作,重点是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经验”的主要任务,再到当前全面向现代财经金融媒体转型中“坚持刊物权威导向和政策立刊”的定位,56年来,《中国金融》杂志始终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金融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国家金融政策,刊登了各个时期金融系统领导同志的大量署名文章。再读这些在当时对宣讲和解读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权威性文章,用心追寻其间一些规律性的线索,我们或可重新梳理起中国金融改革发展与金融政策变迁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的金融思想是他在指导我国金融工作实践时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包括全面把握金融地位、渐进改革金融体制、有效抵御金融风险、加快培养金融人才、推动建立金融秩序等多方面内容,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适应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 开创金融宣传工作新局面戴相龙金融宣传工作的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宣传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金融报刊增多。十年前金融系统只有《中国金融》等很少的几家专业报刊,现在全国金融类...  相似文献   

20.
《西南金融》2007,(2):1-1
党中央、国务院从1997年以来,在我们金融业处于重要转折时期,召开了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于1997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会议是在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作出开放金融服务业承诺后不久,于2002年2月召开的;今年1月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议上指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金融业处于一个重要转折期,也处在一个重要发展期。必须进一步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把金融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