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势塑造市场”,这是我国个人外汇理财市场的真实写照。2003年以来,由于美联储连续数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和再贴现利率,加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深化,从而使各家银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一降再降,最终导致了外汇储蓄存款的严重流失。在外汇储蓄存款下滑、外汇贷款却持续增加的严峻形势下,各家银行的外汇理财新品应势而出,它所承载的是银行对保住现有储户,继而吸引更多外汇储蓄存款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居民、企业、银行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我们认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居民部门的储蓄和消费、企业部门的投资、银行部门的吸存放贷,作用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实际存款利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储蓄存款对实际存款净利率的弹性:富有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同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上升;缺乏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反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下降。实际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产出波动可能具有滞后性和起伏性。实际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可能会使产出上升。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国务院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报告。报告建议对现行的储蓄存款利率进行必要的调整,具体意见是: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目前物价指数同比上升幅度已达7年来新高,银行居民储蓄存款利息连年不断下调,再加上已开征的居民储蓄存款利息税,已使一年期居民储蓄存款名义利息率1.98%下降到目前的实际存款利率-1.416%(1.98%×80%-3%),居民储蓄存款不仅无利可图,而且本金也在缩水。出现银行居民储蓄存款负增长的局面,大量  相似文献   

5.
自2010年10月20日银行储蓄利率开始第一次上调至2011年7月7日第5次加息,无论是哪一次加息,在全国各地的不少银行储蓄网点都会掀起定期储蓄存款提前支取后再重新进行转存的热潮。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很多人认为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上调后,不管定期储蓄存款存了多长时间,只要在提前支取后进行转存都是合算的。  相似文献   

6.
在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及银行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转而增加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并通过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意义,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储贷银行的经营危机,1966年9月,美国国会命令美联储为商业银行支付给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设置固定上限。这样,利率竞争实际上就被禁止了。但决策者没有预料到的是,由于美国政府证券的利率高于上述利率上限,“脱媒”现象因此出现:商业银行和储贷银行出现了资金来源枯竭的危险。[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一、储蓄存款会不会亏本马克思指出:"银行的利润一般地说在于它借入时的利息率低于贷出时的利息率。"基于这个原则制定的我国存、贷款利率,决定了储蓄存款不会亏本。从对黄石农行的调查数据反映,1995年储蓄存款余额69537万元,实际支付储蓄利息6715万元,平均付息率为8.67%,而当时储蓄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9.78%,实际利率低于理论利率1.11个百分点,这就是说储蓄存款不存在亏本的问题。同时在定期储蓄中,提前和逾期支取降低了储蓄存款的综合平均利率。  相似文献   

9.
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和银行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既投资性资金退出银行存款用于理财产品实现收入增长的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形成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预期值偏差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银行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变化之中,由于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人们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对那些因为有可预期的利率变动而带来的损失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过去银行对信用社存贷利率分别为月息2.7‰和1.8‰,存贷利率倒挂,信用社向银行借款转存银行有利可图.这几年把对信用社存贷款利率拉平,并适当予以提高.这说明我们开始注意发挥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利率倒挂的不合理现象有所改变.在利率倒挂的情况下,因为信用社有利差可“吃”,有的信用社资金并不缺,也要向银行借款,用以转存银行.而我们有的同志却怕信用社亏损,自己面子不好过,也给予贷款照顾,这纯属恩赐观点;利率平挂以后,由于贷款利率低于定期储蓄存款一年期利率,信用社由于容易取得银行贷款,个别社也就不积极吸收定期储蓄,让定期储蓄存款给银行办,当然也不能全怪信用社,银行的同志也有仅办定期,不办活期,图简便,贪安逸的思想.事实  相似文献   

12.
从1979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适用了七年半的储蓄利率第一次调升,到2008年12月23日的利率最后变动,期间我国储蓄存款利率曾有过32次调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9年的二十年中,利率的变动与发展生产,解决社会总供给不足相联系;2000年以来,调节控制经济,保持合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则成为政府工作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3.
对“储蓄大战”的新思考肖隆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储蓄存款进一步成为各家银行竞争的焦点。特别是今年以来,储蓄存款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一些金融机构变相地提高储蓄利率,支付手续费,违规吸储,“抢夺”储蓄存款,再...  相似文献   

14.
从1979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将适用了七年半的储蓄利率第一次调升,到2008年12月23日的利率最后变动,期间我国储蓄存款利率曾有过32次调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9年的二十年中,利率的变动与发展生产,解决社会总供给不足相联系;2000年以来,调节控制经济,保持合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人民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则成为政府工作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5.
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银行利差变动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央行连续五次加息,1年期法定存、贷款利率的利差由36个百分点逐步收窄至342个百分点。这将对银行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来看,各家银行由于缺口状况不同,利率变动对盈利水平的影响也会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同往年相比,今年国债发行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发行利率明显下降,创出了国债发行以来的最低水平.首先,国债招标利率首次出现了低于银行储蓄存款名义利率水平.这一现象从今年凭证式国债的利率水平上就已经反映出来.第一期凭证式三年期国债利率为2.42%,五年期为2.74%,分别低于同期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2.70%和2.88%.其次,交易所国债市场招标利率低于市场收益水平.今年记账式(三)期国债期限为十年,招标利率为2.54%,而招标期间交易所国债市场相近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在2.7%以上.新国债招标利率大大低于二级市场收益率在国债发行史上还是少见的.  相似文献   

17.
适应人民银行转换职能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利率监管工作樊晡生去年,各级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工作的各项指示,在加强利率监管和利率调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运用利率杠杆,大力增加储蓄存款;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加强利率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两...  相似文献   

18.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定义投资者收益率指标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投资者收益率,并与风期银行个人储蓄存款利率相比较,分析了1991-2000年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收益情况,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规范发展证券市场的最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9.
浅谈货币市场基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工具创新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于美国当时货币市场利率高于储蓄存款利率的上限(联邦银行法Q条例限制)。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银行通过基金形式将小额存款聚积起来投资于大额存单等金融工具,可  相似文献   

20.
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中,当利率变动时,敏感性缺口状况和银行的净利息收入紧密相关:利率上升时,银行保持敏感性正缺口有利;利率下降时,银行保持敏感性负缺口有利。但是,在有效持续期缺口模型中,银行的持续期缺口状况和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关系与敏感性缺口模型下的情况正好相反:利率上升时,银行保持持续期负缺口有利;利率下降时,银行保持持续期正缺口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