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的现代化首先是农村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实现的根本出发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农村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只有制定正确的政策,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依靠科技,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邓小平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指明了方向和前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也谈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劳力出现剩余的原因,一是耕地减少,二是传统的城乡二元制度,三是第三产业滞后,四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五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为此,要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要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促使农业劳动力向农业内部转移。  相似文献   

3.
孙东升 《经济》2023,(3):22-2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国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发展新高度,也是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  相似文献   

4.
本月快览     
《财富时代》2022,(12):4-5
<正>重磅/IMPORTANT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要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而努力奋斗。(新华社)  相似文献   

5.
<正>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促进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关键。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而这场革命的根本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基础在于发展教育,加速人才的培养,提高农业人力资源质量。 一、提高农业人力资源质量是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需要 我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全国有80%人口在农村,但制约我们农业集约经营的主要问题和障碍,还远没得到根本解决。诸如,人口问题、人力质量问题、农业投入问题、滥占耕地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在上述问题中,农业人力资源质量不高是主要的。“九五”期间要保证我国的农业有个好的发展势头,其关键在于提高农业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提高农业人力资源的质量,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同时,也是改变我国当前农村文化技术落后现状的需要。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农村劳动力中,至少有10%是文盲,再加上半文盲,形成了一支十分庞大的农业文盲队伍。不仅如此,在农村还有一批不懂农业,不地做农活的“农盲”,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18岁至45岁的中青年农民中,不懂农业的竞占37%左右。由此,导致?  相似文献   

6.
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原来比较落后的传统农业,“化”为具有当代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迅速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彻底改变农村面貌,这是我国历史的一场空前的大革命,也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影响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从而支撑农业生产、农业系统和农村科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江泽民同志在  相似文献   

8.
财政结构性赤字及其与流动性过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出现的赤字不是因为调节和平抑经济周期而出现的“周期性赤字”,而是“结构性赤字”。我国的结构性赤字不是因为战争(如现在的美国)或自然灾害造成的,而是源自中国社会、经济和财政结构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支出压力,可以称之为社会改革转型期间为解决社会重大结构性问题而出现的结构性赤字。首先是经济社会转型。这包括: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城镇形成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口;传统企业社会福利向现代化社会保障制度过渡,社保资金有大量的缺口;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农业、农村向现代新农村转型、大量农村人口要向城镇转移。由于我…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 ,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尤为迫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报告进一步肯定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城市化道路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在认真总结完善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实施农业产业化。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把农民引向市场经济,促进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村经济总量增长,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95”发展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  相似文献   

11.
彭军  蔡文君  杜漪 《经济论坛》2011,(9):151-154
农业科技不仅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关键,还对改造传统农业、提升新兴农业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与支撑。本文在对中西部5省市农业科技情况初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目前农村科技发展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保护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定增长速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题。要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调整,最关键是要加大人才投入,下大气力搞好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乡土人才。只要有了高素质的农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农村乡土人才的作用,才能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才能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振兴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无锡市“九五”计划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远景规划,到本世纪末,全市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到2010年要实现现代化,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实现现代化,农村是关键,农业是基础。对此,全市上下已形成共识。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市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不懈地大力推进以农业现代化为重点的农村现代化建设。 回顾过去的1996年,我市农村工作各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展望1997年,我们初步确定的目标任务是:粮食总产140万吨以上,一产增加值46亿元;乡村两级工业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利税总额增长12%,外贸供货总额增长22%,所有者权益增长10%,乡村企业改制转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谢文帅 《经济学家》2023,(9):108-118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建设既包括农业生产力发展,又包括农业生产关系变革,旨在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最终构建起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农业强国建设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密切相关。为高质量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应当全方位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大力发展生态低碳现代农业;重塑农业生产经营微观主体,促进小农户和农业强国建设有机衔接;培育壮大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韧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农”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强调了“农业现代化”到“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转变。本文将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利用我国2006—2017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环境、文化、治 理、生活5个维度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基准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农业农村现代化 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稳定增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东至西阶梯式递减 趋势;在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能明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东部的收敛效果最为明显,中部 次之,西部效用微弱;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单门槛特征,跨越经济发展水平门槛后其对城乡收 入差距的缩小作用更显著;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收敛作用,是未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 要工具。  相似文献   

16.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一个壮美的历史进程。如何转,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一进程?无锡农村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领先了一步。其经历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功夫在农外”大力发展非农经济,实现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为农业现代化创造必要的条件,是现实的选择。 无锡地区农村,历来以精耕细作闻名于世。过去“以粮为纲”,集中  相似文献   

17.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面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根本措施。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必须实现"四个转变"。一、由产品型向市场型转变。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重塑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微观基础,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续多年取得大丰收,农民在"交够国家集体的、留足自己的"同时,也把部分农产品投放市场。但从整体上看,农业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与市场衔接的紧密程度还很不够。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租地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乡差别、工农差别逐渐缩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除极小数地区外,农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农民生活正向小康水平迈进,农村向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已成为一个大趋势。这是我国农村深化改革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来正确引导和指导农村工作的开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针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群础,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生活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19.
陈希琳 《经济》2023,(3):62-63
<正>党的二十大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在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金融资本不可或缺,基金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尤其是需要社会资本的投入。艾格农业董事长、艾格资本创始合伙人黄德钧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金融是产业的血液,没有钱是干不成的,需要金融“活水”灌溉。  相似文献   

20.
王静玲 《经济论坛》2003,(16):27-28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的农业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农产品相对过剩,农产品科技含量逐步增加,粮食的单产较过去大大增加,经济稳步发展的现代农业社会转变。中国农业目前正处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优势与机遇,避免劣势与威胁,是事关中国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要实现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逐步高级化、生态化是关键。然而,当前的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中,普遍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