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已52岁,文化水平不高,一直在不同的单位干临活,挣点糊口钱。最使我担心的是,我干活的这些单位没有一个跟我签合同,也不给我上保险。好在我现在身体还行,但年老以后干不动了怎么办?我能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有个熟人对我说:“我很想买保险,可是业务员一来和我谈保险,我就觉得他总是带有某种目的性地和我谈话,让我觉得不舒服。”我听了哈哈一笑,我说我不做保险业务,我也不卖保险给你,我给你介绍保险如何?他说,好的,你说我就相信。  相似文献   

3.
核心问题:都说做保险要从缘故法做起,但是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勇气去找熟人,因为我实在张不开口,怕因此而破坏了彼此的友情与亲情,在此想请教一下对缘故法有经验与心得的专家,究竟如何跟熟人谈保险?  相似文献   

4.
《中外企业文化》2004,(5M):48-49
莹莹认识刘老板有几年了,也算得上是朋友了。第一次见面,刘老板就告诫说,要做保验,好,不看僧面看佛面(莹莹是经一位“人物”介绍才去拜访刘老板的),三万两万的我不缺这个钱、拿去:要做朋友,好,那你永远别和我提什么么保险。莹莹说:我当然要朋友。  相似文献   

5.
《中外企业文化》2005,(3M):66-67
核心问题:通过几次顺利的接触,客户表现出对保险的认同与需求,但当我最后一次去跟他签单时,客户却很明确地说,我要在今年的下半年才考虑购买保险,我到底哪个环节出错了呢?  相似文献   

6.
马蓉  孙艺  郭振玺 《经营者》2004,(1):64-64,78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反映的是信心问题,激情问题。我的三个代表是说,信息第一,策略第二,技巧第三,干任何事都是如此,先要决定干不干,再来决定怎么干,牛根生跟我讲了,先决定方向,再讨论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一家企业当营销副总的朋友告诉我,他真受不了企业老板,去年还是五千万的任务,今年就要定一个亿,还没等我们去争辩,就要求我跟他签订目标任务书,可明明知道是完不成的,但只要我还在这里干,没办法,他说多少就多少,说了也没用,最后只好按照老板说的办了,也不知道今年这任务是怎么定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那日我出差,打点行装时,与你拌了几句嘴。是因为我说下去审计是干大事业而且说得郑重其事还下意识地一昂头,你说女人就爱夸张做点小事也大呼小叫地把“事业”这个词搬出来吓唬人,我哪肯居下风,理论几句,就这么拌了嘴。我睹气拎起提包去撵小公共,你跟下楼塞给我一件长袖衫说下雨时穿,我接过衬衫口里却气急败坏地说去你的!你献殷勤我也不希罕!  相似文献   

9.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保监局局长任建国所肩负的使命,似乎比他的同僚——其他地方保险监管大员更沉重。他说:“我有两个任务,一是当好人大代表,为中国保险业鼓与呼,做到不辱使命;二是当好保监局局长,为实现山东省由保险大省向保险强省跨越而不懈努力,做到不负重托!”  相似文献   

10.
经济幽默     
我不干有个懒汉什么都不愿干,谁也不愿雇他。他只好求告亲友替他介绍一份最轻松的工作。这人考虑了一下,说:“那你就去看坟地吧!说实在的,没有比这更轻松的事了。”懒汉愉快地走了,但没过多久就回来了,并且愤愤不平地对介绍人说:“我不干了,这活太不公平了!他们都躺着,却让我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过程中,已经在我身边购买过保险的位从事驾驶的同学向我介绍了女同学小甜,并说我如果能把她们家的保险做下来,那才叫有能耐。我笑道:如果我在半年内将他们家保险做下来,由你们负责一桌饭。同学说:没问题,但如果做不下来,就由你单独请一桌饭。于是我们击掌为约。  相似文献   

12.
核心问题:对于人脉较少的新人,将如何去定位今后稳定的客户群? 当事人档案:李艳宏,女,大学毕业生,现为深圳某保险公司的营销新人。 问题陈述:我是一名参加工作2年的女大学生,以前在一家媒体里从事设计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增员到现在这家公司做保险。来到保险行业后,我的主管首先让我们定位自己的客户群,要求我们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年龄去寻找长远的客户群,这无疑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比如有小孩子的最好去卖少儿险,以前做过医生的最好去卖健康险等等,可我想来想去也找不出一个好的方法。我以前换过两个单位,但是每次认识的人都局限于设计师,可以说人脉很少,我知道我这样的人做保险没有什么优势,但是我觉得这个行业确实比较具有挑战性,我决定在这个行业立足,去挑战自己。这里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专家,像我这样人脉较少的营销新人,应该从哪里去找突破口,将怎样去定位自己的客户群?或者说你们在刚涉足保险行业是如何度过人脉不足的困境的?多谢指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薛小战 《乡镇论坛》2008,(18):19-19
早就听说旅游景点的饭菜责,所以,我们一家出行前就做好了准备,方便食品带了一大包。“你再狠,我不吃,你能拿我怎么办?” 全家兴致勃勃离开家,向邻省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开拔。我们尽情游赏奇山秀峰,饿了吃方便食品,渴了喝自带的研泉水。但坚持了两天后,我和老婆毅力尚在,儿子却不干了,说德州扒鸡塞在嗓子眼下不去,矿泉水喝进肚子沉甸甸的不受用。  相似文献   

14.
《礼物》     
《科技与企业》2005,(6):68-68
你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如何对待工作?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做什么事和得到多少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于生命意义的问题。在当今这个浮躁的年代,很多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也是浮躁的:“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工作”、“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可以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  相似文献   

15.
罗影 《英才》2010,(4):124-125
“一个大公司的老总,干吗非要去干登山这么辛苦又没意思的事?是不是性格特别拧巴?还是做秀?真的,我当时完全不理解。”  相似文献   

16.
斯剑 《公司》2003,(5):72-73
3月份以来,许多读者给我发来E-mail,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跳槽问题。原因很多:有的春节后一上班,发现新来的上司做事风格怪怪的,自己干得好好的却被换了一个销量很低的区域,所以不想干了;有的说,老板给销售人员订的年度目标比去年增加了50%,而底薪和奖金却没增加,感觉压力很大;有的说,新来的主管不喜欢自己,春节过后就以工作需要为名,将他调离了销售管理岗位,去到一个自己不愿意干的岗位;等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这两年冒出“零工资”就业的新现象,即不拿工资去实习,毕业后在单位先干着,希望被正式录用。我的几个上届的同学也无奈身列其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回乡偶遇     
回乡偶遇1991年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县审计局工作。一天,我回农村老家探望父母,刚到村口正碰上去地里干农活的邻居张大叔。张大叔见面就问"孩子,你在什么地方工作啊!",我回答说:"在县审计局工作"。"噢,我知道了你们是钉秤(搞计量)的对不对?",我苦笑...  相似文献   

19.
刘芳是我的同学,几年前她做了保险公司营销员。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她告诉我说:“跑保险谁都会,这工作太简单了。”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刘芳几次告诉我,她想辞去这份工作。她说跟陌生的顾客谈备类保险,人们根本就不理会她的介绍,还笑话她;而跟熟悉的顾客谈时,人家只是嘴上答谢,根本上就没有实际行动。前不久,  相似文献   

20.
我支持大学生创业,毕业之后只要想创业,就去创业。不过,不要期待在打工中学创业,要在创业中学创业。 有人说不熟不做一一你什么都不知道,做什么呢。其实,道理应该反过来,你不做不熟——你不做怎么能熟呢。有人说,你找个地方打工,然后创业就在这个领域创业,不久就熟了。我一直有个观点,打工学不到创业的本事,必须亲自去干,在创业中学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