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春辉 《中国市场》2014,(16):14-16
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利用外资,加快国内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但是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本文将以中国经济的稳定性为视角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而学术界对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长期以来缺乏国家利益视阈下的理性审视.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国家利益的冲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威胁我国的产业安全;威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采取措施,积极、合理、高效地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以达到利用外资与国家利益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快速发展,稳居全国前列。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省的出口贸易带动作用明显,但对不同地区出口贸易的带动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对东西两翼地区所带来的边际效应较大,广东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实际利用外资下降,不利于广东省外向型经济的整体均衡发展。为此,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引导外资流向东西两翼与北部山区,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应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广东省应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进外资企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我国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远强 《财贸研究》2005,16(3):6-10
从我国利用外资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入手,对我国1986年以来利用外资的表现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利用外资尤其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存在着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总量相对还很小。文章分析了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力度较小。最后,提出了重庆市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年来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一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而如何合理地利用外资,是我们更应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章分析了浙江省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到对外借款,再至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了浙江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所存在的问题,并设计了进一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方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而河南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近几年成为国际投资的热点。在河南省利用外资的现状与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关系检验等实证方法研究河南省1992—2007年期间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南省经济增长有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雷欣  覃思 《商业时代》2012,(15):49-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基本路线指引下,开始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试图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技术进步.然而,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布局的不断拓宽,区域之间外资分布的不均衡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程度进行实证测度,发现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现象明显,但非均衡程度在波动中逐步降低;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东、中、西部之间的非均衡程度是导致其地区分布非均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活跃。在当前外商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中,服务业利用外资的份额急剧增长。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也带来了更深远的溢出效应。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相关评价,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存在两种不同的投资:优势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学习型对外直接投资。文章据此探寻广东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区位,从东盟的产品市场和资源禀赋出发,分别分析了广东省在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优势产业、边际产业、资源类产业及小规模技术产业的企业对东盟国家的不同投资指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苏、浙、粤3省企业集群及其产业技术基础的"非均质"特征为出发点,在提出并论证独特技术型和小规模技术型两种原发型企业集群、"嵌入式"和"融入式"两种后发型集群的基础上,以苏、浙、粤3省为案例,从企业集群与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技术水平是否对接、产业是否同构及上下游关联等方面比较研究了3省企业集群与外资的关联性,并利用可得到的投入-产出数据,从产业感应度和产业影响力等方面,实证分析和比较了3省企业集群与FDI的关联性与关联效率。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分析技术、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经济开放度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开放度各项指标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GDP增长是其外资依存度和实际关税率提高的原因,而外贸依存度的提高促进了GDP的增长;经济增长与粤港贸易依存度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之间存在较强的协整关系;同时,各项指标具有较大的波动幅度,短期波动对长期均衡的回调速度也较大.因此,大力提高引进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全面发展,是广东省外向型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广东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内资工业与外资工业的贡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发现自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工业结构变化较快,结构升级效应显著,第三类产业占全部工业的份额显著提高,并且都领先于全国同期水平;外资工业在广东工业结构变化与升级中居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在,广东全部工业结构变化中,工业化后期代表行业对工业结构变化的贡献度主要是外资工业引致的。  相似文献   

15.
广东经济与"泛珠三角"区域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经济的整体发展迫切需要提高区域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与产业集聚有着重要的关系,产业集聚能够带来行业的规模经济,有助于本区域产业获取竞争优势。但集聚效应的发挥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套支持。“泛珠三角”概念的提出为广东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操作平台,广东要利用此平台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的效应,必须对关联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解决好“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之间合作机制问题、区域内的资源整合问题,以及行政壁垒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东外贸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我国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文献不少,但是对一个特定地区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却十分罕见。以往的研究忽略了我国外贸出口的总量结构具有空间分布集中度很高这样一个特点,所以其得出的结论具体到每个省份或地区就难免脱离实际: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运用Feder(1982)模型对广东外贸出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同以往文献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加强广东与印尼的经贸合作,促进广东经济增创新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对广东与印尼经贸合作的条件、现状以及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广东与印尼经贸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广东的经济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类型的转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广东以科技强省为目标,加大了对高科技产业的投入。笔者以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了高科技产业对经济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跨国经营相关理论的回顾,深入分析了广东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发现经典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影响发展中国家企业"走出去"的所有因素,其中认识误区、人才短缺以及文化冲突等影响因素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proposes a pendulum gravity model of outward FDI and export. Outward FDI and export can be complementary or substitute, depe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stages of outward FDI. The development of outward FDI is accompanied by advancements in productivity, technology and favorable transformations in factor endowment differences, which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ratio of export to outward FDI. At early stages of outward FDI undertakings, the ratio of export to outward FDI is greater or much greater than the world’s average, outward FDI and export are conjectured to be complementary with our analytical framework. As outward FDI matures, the pendulum swings to the other side, i.e., the ratio of export to outward FDI becomes smaller than the world’s average. Outward FDI and export turn into substitute then. Empirical results and findings from examining two panel data sets support our conjecture and the proposed model, which integrate the two seemingly opposing sets of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