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88年,国务院决定正式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在之后30年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先后历经了独家试办(6年)、两家主体承办(7年),再到独家专业经营(12年),以及现阶段多主体经营(5年)的四个阶段。回顾信用保险模式以及机制体制的历次变革和创新,其动因主要是适应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改革开放的实际需要,同时,我国信用保险也在这种变革和发展过程中从弱到强,直至当今跻身全球信用保险行业的前列。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保险是为鼓励本国企业进行出口贸易和海外投资而建立的政策性保险制度。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覆盖率低、服务网点少、市场整体承保能力低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傅慧敏 《金卡工程》2009,13(11):246-247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随着外贸形势的日益下行,各国纷纷加大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力度以促进出口的增长。在此形势下,我国政府也颁布相关政策,以促进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本文结合国际相关经验,对我国政府对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支持作出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 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际贸易的风险规模随之加大,国际金融领域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压力越来越大,这使得出口信用保险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适应WTO的全新经济环境,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7.
赵霞 《金融与市场》2007,(10):36-38
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风险保障、出口促进、政策导向等重要作用,且作用将日益明显。本文从介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入题,分析了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扩大承保基数促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政策性保险业务。目前,世界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出口信用保险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国家出口贸易发展的重要工具。自1985年12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小规模试办出口信用保险以来,虽然  相似文献   

9.
10.
11.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此,本刊开设“聚焦‘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专栏,约请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领导和业内专家,结合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发展,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行解读,总结“十三五”金融发展成就,对“十四五”和2035年金融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出口信用保险的显著作用,结合广西实际分析广西出口信用保险加快发展的意义,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展出口信用保险有助于提升出口信用,我国自1989年开办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以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出口企业的信用度。但在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中,也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风险资本金匮乏、出口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要从政府、承办机构及出口企业三个层面三管齐下。  相似文献   

14.
刘荣  崔琳琳 《征信》2017,35(5):68-70
通过对经济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框架设计以及在法律保障、经营主体、运作管理和产品服务等方面实践经验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可以在立法保障、运行机制、服务创新、技术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体系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变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至今没有明确立法中国信用保险不同于商业保险的特殊地位、并缺乏充足的出口信用保险基金。在中国的出口信用保险专门立法中,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应定位于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以国家信用为基础,支持产品出口和海外投资、防范收汇风险的法定政策性保险公司,政府应通过贷款、设立赔款准备金、财政预算安排等方式对出口信用保险进行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6.
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的通行做法,也是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充分利用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可以帮助我国出口企业采取灵活的贸易结算方式,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防范收汇风险,支持我国出口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资源,加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ebtor country's external financial indicators and the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e insurance of export credits to that country. For this purpose a stylized model of export credit insurance (ECI) is developed, the central idea being that ECI is similar to a contingent claim such as a European put option. Thus, tools from option pricing theory we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price of ECI, implying that not only the current financial position but also the volatility of the changes in that position determine such cos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of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premium rates for ECI, applied by a private export credit insurer to seventy-seven developing countries during 1993, provide some support for these hypotheses. In particular, the reserves-over-imports ratio of a debtor country and the volatility of the rates of change of this ratio appear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premium rates that apply to that country. Thus, the article provides evidence that option pricing parameters do play role in practical insurance pricing, even if this pricing is not explicitly based on these parameters. Premium rates are set as if an underlying option market operated. Thus, the trade of countries with volatile external financial positions is saddled with higher costs than that of countries with more stable posi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邹颖  张庆光 《新金融》2003,(2):39-40
一、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政策性保险业务,是世贸组织补贴和反补贴协议原则上允许支持出口的政策手段.凡是采用信用证(L/C)、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账(O/A)等商业付款条件的出口,均可投保出口信用险.电汇或自寄单据项下的出口亦可投保,视同赊账处理.该险承保的风险包括商业风险和政治风险,出现买方破产、无力偿还债务、拒收货物并拒付货款、拖欠货款或是买方国家发生禁止汇兑、进口管制、战争、暴乱等等情况,公司均将理赔.  相似文献   

20.
保理与出口信用保险的比较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理业务和出口保险业务都为出口商赊销产品提供风险保障,但两者又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两项业务在我国开展的规模还较小,与我国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国内金融机构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