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贮存旧农膜对使用过的农膜,搞好回收贮存,可以延长农膜使用寿命,提高农膜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此,对已用过的农膜应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回收贮存。(一)及时回收。不论是温室膜、大棚膜、小拱棚膜,还是地膜,只要还有再利用价值的,都应及时回收。农膜覆盖...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农膜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情况,助力农业部"农膜回收行动",调研组近期赴甘肃会宁县、榆中县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听取关于全省农膜使用、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的介绍,与省农技推广总站和农业环保站、会宁县农牧局、榆中县农业局进行座谈,走访部分生产回收企业、回收网点、农户和合作社,总的看,经过多年努力,甘肃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废旧地膜回收为重点的农膜回收机制,农膜污染得到较好控制,对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地膜覆盖技术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意义重大,但目前残膜污染的回收治理效果仍不理想。农户是地膜回收过程中的关键主体,分析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残膜回收,促进农膜残留污染治理与地膜覆盖技术绿色可持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新疆333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与解释结构模型(ISM)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结果 (1)二元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地膜使用年限、耕地面积、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地膜厚度、再次利用价值认知、残膜危害了解途径多寡、环境监督、回收企业、回收补贴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ISM模型结果显示:补贴是深层根源因素,是否有补贴影响当地回收企业补贴的建立;地膜使用年限、地膜厚度、回收企业、环境监督为中层间接因素;耕地面积、耕地细碎化程度、回收后再次利用价值认知、残膜危害了解途径多寡为表层直接根源因素。结论 农户地膜回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驱动,三路径”。为改善农户地膜回收行为,促进地膜覆盖技术绿色发展,应保障地膜质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机械化回收技术,同时完善回收体系,拓宽农户的了解渠道。  相似文献   

4.
采取一膜多用技术,提高农膜的利用次数,会使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方法是:一、一次覆盖,多茬连种。春季作物利用地膜覆盖,夏收后保持完整。秋季继续使用,或秋季覆盖冬季再用。上茬作物收获后,要保持地膜完整;下茬作物播种时,要清除地膜上的污物,若有漏洞,应用湿土堵严,或用大于孔洞2~3倍的新膜在水中浸湿后贴于洞处。播种或定植要在原孔穴处,如春季黄瓜、豆角等所覆盖的地膜,秋天可用于种大白菜、甘蓝等。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09,(2):49-49
一收。育苗后应及时收集薄膜,揭膜时应小心轻揭。特别是比较薄的地膜,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扯破。 二洗。把揭开的薄膜集中放在冷水里浸泡,并及时清洗,忌用手揉搓和用棒捶打。  相似文献   

6.
[目的]地膜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覆膜种植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带来农作物增产、品质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如"白色污染"等。为进一步提高农田地膜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残膜对生态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对地膜覆盖大省——河北、内蒙古、四川的地膜使用及回收再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方法]文章从地膜使用情况、地膜残留、地膜回收、农户认知程度等角度分析典型地区的地膜使用及回收、区域性的补贴情况等。[结果]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目前存在新国标地膜市场占比不高、地膜回收利用产业市场化运行难度大、农户购买国标地膜和主动回收地膜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结论]为加强地膜回收、推进地膜污染治理,需要从源头控制,加强全程监管。据此提出加强地膜市场监管、探索回收补贴政策、拓展媒介宣传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地膜覆盖技术作为中国应用较为广泛的农业栽培技术,在为农业经济发展及粮食生产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由于长期以来地膜生产、使用及回收环节的不规范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废弃地膜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基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中提出的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的时间节点下,对中国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及规律总结,有利于把握政策方向及国家工作重点。方法 文章基于199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发布的328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首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政策数量及政策结构进行处理分析,描述政策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ROST分析工具及Netdraw语义网络结构图绘制工具深入剖析政策文本,进一步分析政策演进规律。结果 (1)1990年以来,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在数量上呈现持续上升态势,且在2015年以后上升增速显著提高。(2)2000年以后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发布类型以部门工作性文件为主,政策影响力偏低。(3)30年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呈现由重污染治理到重资源化利用、重宣传引导到重经济激励、政策措施逐渐细化可执行性逐渐增强的演变特征。(4)基于标志性政策的出现及中国地膜污染防控政策的重心转变,将相关政策划分为生产供应保障、环保意识形成、污染综合防治、残膜资源化利用4个阶段。结论 根据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分析结果,提出地膜污染防控政策制定方面应尽快完善上位法、对全产业链进行系统规定、加强不同部门间交流协作;政策工具使用方面应针对于不同环节,重视政策手段多元化应用,发挥不同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农膜是冬春育苗必需的生产资料,去年以来在农村销售趋稳。展望今冬明春农膜市场走势如何?据调查分析预测,今年春季农膜市场销势继续看好,价格稳中有升。需求有所上升。预测今冬明春农膜需求总量比上年同期增长8%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继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大面积减少,而大多数经济类作物需用农膜育苗。同时今冬明春有相当一部分农膜进入更换期,导致需求量上升。结构发生变化。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种植方法的改变,农民对地膜、微膜、宽幅膜等新型品种的需求量将增长12%左右,而对普通膜的需…  相似文献   

9.
业内人士预计,1999年春天我国农膜市场将开始复苏,销售由滞转畅,农膜市场将呈现以下四大特点: ──需求增长。预计去冬今春农膜需求总量同比将增长20%左右。应用农膜促进农业增产已逐渐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在农业升温、投入增加的新形势下,农民对农膜的需求势必增加。同时,农膜使用寿命的周期性也决定其需求具有相应的特点。前两年农膜销售处于低潮,预计去冬今春将出现周期性回升。 ──结构变化。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种植方法的改变,农民对地膜、微膜、宽幅膜等新型品种的需求将增加20%左右,而对普通膜的需求量将下降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1地膜覆盖。地膜必须清洁干净,以免影响透光性能。将地膜平铺在植株上,膜边与畦边齐平,即盖顶不盖边,露出四周,有利于气温自动调节,防止膜内气温过高而烧苗。膜四角用结实的绳子系好,另一端分别系上石块或红砖,防止风把膜吹走,通过调节绳子长短,使膜面微呈乌龟背形,以利排水。如膜上积水或积雪,要及时清除。一般情况下不揭膜。如需追肥,可掀开地膜,淋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疆1029户棉农的调研数据,探析农膜回收政策对棉农农膜回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棉农期望获得政府对于回收农膜的补奖标准为27~28元/亩。第二,农膜回收政策手段的影响作用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激励性政策、引导性政策、约束性政策。第三,政府有关农膜回收的示范程度、政府对农膜回收行为经济奖励的合理程度以及政府对农膜不合理处置行为处罚的合理程度等变量是政策影响棉农回收行为的关键因素。据此提出,完善农膜回收政策的激励制度、处罚制度;创新农膜回收政策的宣传方式,加大对旱作农业技术的示范或培训力度;规范专业合作组织,使用较高标准厚度的地膜,加快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与推广,构建农膜污染综合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是推动农业农村污染合作治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内容,因此系统研究不同主体在农用地膜回收利用工作中行为模式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全国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文章基于农用地膜生命周期污染防治的逻辑链条分析,系统研究了废旧地膜回收过程中的价值生成和绩效损失途径,提出地膜污染防治典型合作模式与治理路径。[结果]废旧地膜回收机制建立初期,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导向培育环保意识和市场,通过补贴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大和持续发展,但会降低企业核心竞争力,造成政府在生产环节的绩效损失。[结论]在典型农用地膜污染治理模式中,政府主导型、混合型模式适合废旧地膜回收机制建立初期,有利于从宏观层面调动市场资源,建立起“生产—回收”的市场内循环机制;在市场内循环机制建立成熟后,一般由政府主导型转为混合型,并在混合型后期逐步过渡为生产者主导型,使得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成为一个非政府主导行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业地膜覆盖技术被广泛应用,但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没有正确的处理好使用过后的残膜,致使地膜对土壤和作物生长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针对农膜的危害性分析我国目前地膜危害严重的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地膜残留污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农用薄膜收藏七字诀胡定绶收:薄膜育苗后应及时收集,揭膜时应小心轻揭;特别是地膜比较薄,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扯破,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洗:把揭开的薄膜集中放在冷水里浸泡,及时清洗,忌用手揉搓和用棒捶打。晾:洗净后,应敞开摊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不要曝晒,并防...  相似文献   

15.
<正>1地膜覆盖。地膜必须清洁干净,以免影响透光性能。将地膜平铺在植株上,膜边与畦边齐平,即盖顶不盖边,露出四周,有利于气温自动调节,防止膜内气温过高而烧苗。膜四角用结实的绳子系好,另一端分别系上石块或红砖,防止风把膜吹走,通过调节绳子长短,使膜面微呈乌龟背形,以利排水。如膜上积水或积雪,要及时清除。一般情况下不揭膜。如需追  相似文献   

16.
早稻生产上推广应用薄膜育秧、地膜育秧,对解决早稻烂秧、提早早稻成熟起到了重大作用。但薄膜育秧、地膜育秧有三个弊病:一是晴天易“烧苗”,二叶期易青枯死苗;二是膜内温湿变幅大,揭膜后秧苗落黄,长势较弱,根系较差;三是架拱、管理麻烦。而采用有孔地膜育秧,  相似文献   

17.
如何使用和保管地膜农用地膜很薄,使用时要防止被戳破,特别在覆盖和揭膜时要小心。覆盖时要将薄膜压紧,以免风次撕破。薄膜在夏季一般不会变形,如温度超过70℃则会发粘,因而要避免与高温接触。塑料在冬季易变硬发脆,有人认为可用热水使它变软,其实,这样更易使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客观了解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露地蔬菜地膜使用、回收和残留情况。[方法]文章选择了有代表性的安徽省和县、河南省扶沟县、山东省寿光市和天津市武清区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开展土壤地膜残留试验研究。[结果] 4个县(市/区)地膜使用量相差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寿光市>武清区>扶沟县>和县;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相差较大,武清区、寿光市地膜回收理想,分别达到100%和97.16%,和县为71.15%,扶沟县最低,为34.13%;回收的地膜处置方式相似,主要是填埋或废弃;和县、扶沟县和寿光市地膜平均残留量分别为18.10、3.31和1.39 kg/hm2。[结论]黄淮海蔬菜主产区的地膜使用量较大,覆膜厚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占比较低,地膜回收率差异大,一些地区回收率不高,回收的地膜以填埋或废弃为主要处置方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问题。为加强地膜回收利用和降低残膜污染,需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户配合的源头控制、过程管控、末端循环利用等全过程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快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立法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用地膜是继化肥、农药后的第三大农业生产资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我国地膜使用量已达147万t,覆盖作物高达50余种,覆盖栽培面积达1 840万hm2,成为地膜覆盖面积最大的国家。同时,由于我国缺乏国家层面地膜污染防治的上位法,大量地膜残留在农田中,回收利用率不足2/3,亟需加快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立法,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方法]系统研究我国地膜污染防治的严峻形势、现有地膜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立法现状、国外立法经验借鉴、我国地膜污染防治立法面临的问题和可行性。[结果]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用地膜污染突出问题,有必要制定一套管用、实用的地膜污染防治法律体系,依法妥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弥补国家层面地膜污染防治立法上的空白,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和支撑。[结论]建议加快制订国家层面农用地膜污染防治上位法,立法内容要全覆盖、全方位做出具体规定,法律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农用地膜污染防治责任制度、加大农用地膜普法宣传力度,建立农用地膜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农膜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覆盖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近年来,农膜已经成为了农作物增产增收,蔬菜、瓜果提早或延后上市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之一。市场上的农膜种类繁多,除了人们常用的普通农膜,还有消雾农膜、转光膜、无滴防老化膜、长寿膜等,这些农膜的价格不一,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甚至还不乏假冒伪劣的问题农膜。所以,选购到经济、适用而且质量上乘的农膜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本片主要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选购农膜前要了解的基本常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