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金融监管是货币当局对金融业的限制、管理和监督,是政府干预宏观经济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举措。不久前正式挂牌成立的银监会,作为我国金融监管的新机构,是对当前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模式的重要补充。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而随着这次金融改革而产生的保监  相似文献   

2.
刘晓峰  寿林平 《经济论坛》2003,(12):46-46,61
一、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现状根据现阶段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特点,我国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共同行使金融监管职能的多元化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了与现阶段国内金融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近年来,国家颁布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和规章,如《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等。为便于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监管对象的经营活动情况,监管当局还制定了一系列监管指标。金融监管实现了三大转变:监管思想由单纯重视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转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走出"分业经营"的体制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年7月以后,中国实行了金融分业经营体制。认为这一体制源于美国的观点,并不符合美国的实践。中国的金融分业经营是一种行政性分业体制,它导致了计划机制在金融业中的严重“复归”;不仅给中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后果,而且给实体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改革金融分业经营体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为此,必须推进专业化金融机构的发展,建立地方金融体系和完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4.
金融集团与我国金融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金融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集团化势必为金融机构发展的一大趋势。金融集团的迅速发展涉及一国的金融体制问题,它对于一国的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运行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尽管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是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但在实践中,我国金融分业制度面临加入WTO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诸多的挑战,混业经营和并购重组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战略联盟是我国金融机构阶段迎接中国入世挑战、走向金融集团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先勇 《经济管理》2002,(22):92-96
为提升金融业的竞争能力,2001年台湾地区陆续推出了《信托业法》、《金融机构合并法》和《金融控股公司法》等,彻底打破了分业经营的格局。随后,台湾地区金融机构掀起了一场重组的热潮,至2001年底,台湾地区已批准14家金融控股公司成立。台湾地区金融机构在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完善法规制度的前提下,通过金融控股公司下设子公司并内设“防火墙”的形式,实现其资产负债的多样化,以提高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其改革的思路及实践经验,对大陆金融业的改革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又开始出现混业经营的新动向,向金融百货公司的方向前进。最为显著的是美国1999年11月通过了《金融改革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同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外金融机构会加强业务渗透和金融创新,进行大规模的金融跨业并购,这将模糊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的分业界限,使分业经营名存实亡。因此,走向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的大势所趋。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全面的混业经营仍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目前金融监管现状及问题我国目前金融业采取的是分业经营的执业体制 ,因此金融监管也采用的是分业监管的形式。我国金融监管的主体是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别对银行金融机构、证券期货市场、保险业进行监管。各监管机构分工负责 ,与当前中国金融业经营格局相适应 ,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 ,金融领域不断开放 ,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 :首先 ,分业监管满足不了目前金融市场的监管要求 ,监管出现滞后。其次 ,分业监管虽然有利于集中精力对各自所负责的金融领域进行监管 ,使监管的力度得到强化 ,…  相似文献   

8.
金融:分业经营还是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励 《经济论坛》2001,(23):10-10,16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 的结果,反过来又对经济产生很大影响。根据各种金融机构的分工,金融业经营体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混业经营模式,一类是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体制允许金融机构从事广泛的金融业务,尤其是允许银行业与证券业相互渗透;分业经营体制既要求分离传统的银行业务和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等业务,相互间不得交叉。过去,除了德国、法国少数国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普遍实施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各种金融机构从事的业务活动有明确的分工;现在,业务活动的侧重面和分工虽然依然存在,但在8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监管逐步放松,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监管的现状1、“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体制。《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和《商业银行法》(1995)确立了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银行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原则;1998年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建立分业监管体制,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成立跨省区分行;2003年4月,中国银监会成立。至此,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工明确、互相协调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在我国形成。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一体化、自由化的不断发展,金融创新此起彼伏,大大改变了金融业的原貌。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界限日益摸糊,原来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政府管制和法律限制被不断突破,混业经营趋势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各国金融监管体制也在进行重大变革,逐渐由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或部分混业监管模式。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变化,金融监管由分业向混业模式转变的趋势正在加强。  相似文献   

11.
分业监管模式落后于当前的金融机构发展趋势。中国应重新反思的是,如何从有利于培育金融机构竞争力、有利于金融创新的角度来建设金融业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瞿强 《经济导刊》2001,22(5):59-64
一、美国金融业的历史变化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中,美国的金融体系处于分业经营、分业管制状态,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受到相应的管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管制的变化,社会对不同金融服务的需求、不同金融产品的成本以及管制负担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最终导致不同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略论金融混业经营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金融混业经营在全球范围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对金融分业、混业经营的利弊及混业经营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经营以及今后推进混业经营提出了辨证的思路,强调有利于金融稳定的渐进式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上银行业的经营范围曾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性银行模式。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模式。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之下,各种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加剧,银行业又由过去的分业经营逐渐向全能银行演变。1999年11月,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关于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限制,它标志历时66年由美国首先建造的金融”防火墙”被拆除了,同时意味着全球主要西方国家已全部进入了银行全能化经营时代。  相似文献   

15.
渐进的混业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融政策由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一直坚持分业经营制度。1993年中央政府在对1992年以来的银证经营混乱、乱拆借、大量违规资金进入股市等状况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为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明确了分业经营的思想,随后颁布了《商业银行法》,禁止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同业拆借市场,人为割断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联系。随后几年,经济金融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国内,金融、证券改革不断深化,制度有所完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开始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在国际,经济金融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体制下,商业银行要保持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就必须进行金融创新,但是金融创新过程中导致经济损失的风险又使得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投鼠忌器”。在阐述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基本内涵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企业金融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队,提出了防范风险的系统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杨育谋 《经济月刊》2001,(12):69-69
目前,随着金融业全球化浪潮的兴起,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国际化,许多国家相继放松了金融管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逐渐融合.混业经营成为全球金融业一大趋势。而我国在政策及法律上,仍严格规定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这使得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处于一种两难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金融机构开始仿效国外同行.  相似文献   

18.
由于我国实行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信托公司是目前唯一能够在国内横跨三大市场进行直接投融资的金融机构,其业务手段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银行业在现行政策环境下金融功能和综合资源强大,但业务边界十分严格,开展创新业务需要较为繁杂的程序和严格的约束。正是基于二者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整合资源建立银行控股的信托公司,创造共赢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 《金融现代化法案》,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一度成为各国金融立法模式和世界金融分业制度的鼻祖《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局面,开创了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此之前,以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全能型银行早已实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已成为当前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中国金融业作为国际金融业的一部分,应当顺应世界潮流,适应市场需要,尽早实行混业经营。 所谓混业经营,一般指同一金融机构可以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促进金融…  相似文献   

20.
1999年美国《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正式签署生效,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放弃分业经营模式进入混业经营的新纪元。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致使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并采取兼并收购等手段向其他业务领域渗透。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可以预期,混业经营将成为国际上各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发展的基本模式。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业最终将融入全球竞争之中,与世界各国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巨头进行角逐,中国金融业实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体制变革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本文将结合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转变、混业分业经营的优劣比较及我国分业经营的现状分析我国金融业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