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10—2018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构建变截距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上升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绩效。就此提出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转变盈利模式,提升整体盈利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一步拓展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国胜 《经济管理》2003,(11):83-86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迎春 《经济师》2008,(4):240-241
文章采用12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2000年——2005年之间的混合数据,实证分析了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太小,所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资产和资本盈利能力的影响尚不明显;但是,由于非利息收入所承担的费用成本过高,使得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当期利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监管部门逐步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商业银行存贷业务利差逐步收窄,发展非利息业务成为银行业的新趋势.本文在分析城商行资产规模、客户关系以及传统业务盈利水平对非利息收入影响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假设,并利用上市城商行2014~2016年数据予以验证.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资产组合理论对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期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非利息收入存在较强的波动现象。一旦多样化收益锐减或者消失,非利息收入较强的波动性必然加剧整体收入水平的波动幅度,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6—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并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3个样本小组,考察了收入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且这种效应在国有控股银行中更为明显;在非利息收入的构成中,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7.
西方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国胜 《经济管理》2006,(23):89-92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即加工业务收入、交易业务收入和咨询业务收入。近年来,非利息收入在全部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收入量呈持续增长之势,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对银行业务经营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银行也应抓住机遇,制定相应的策略,大力推进非利息等中间收入业务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期间的数据分析得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引起银行股权收益下降的原因是,除风险因素外,还存在诸如成本、内部结构等其他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在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与发达国家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上的差距及原因,其次选取51家代表性银行2000—2010年间非利息收入的相关数据,从银行整体层面与个体层面研究了我国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相关性及经营绩效有效性的问题。主要结论为: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显著正相关,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正相关性最强,在现有水平下增加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反倒会降低经营绩效水平,而增加另外两类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会增加经营绩效水平;在手续费及佣金的现有投入水平下,不利于国有银行继续提高经营绩效,三类银行均应注重投资收益与汇兑收益的风险管理,增加与其它金融机构的交叉经营。  相似文献   

10.
尽管当前信用卡市场规模发展迅速,但盈利方面表现不良,盈利能力不足仍是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基本现状。只有针对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的不足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提高信用卡盈利能力的对策,这样才能突破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和金融开放扩大,商业银行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积极开展市场营销是中国商业银行抢占市场,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本文从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现状问题入手,探讨中国商业银行如何遵循金融企业营销的特殊规律,实施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沪深两市14家上市商业银行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其2007年度财务报告数据,运用最小二乘估计(OLS)方法,从股东、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三个维度对公司治理与经营绩效(ROA、NPL)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国家控股、股权集中度和战略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内部执行董事比例、高管薪酬与其经营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高管持股则和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X效率与股东回报:基于上市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为例,探寻银行X效率对股东回报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能够有效改善股东回报能力;与技术进步相比,技术效率改进能够更有力地解释股东回报变化;技术效率的正向作用主要以纯技术效率为传导渠道,而与规模效率关系不大。简言之,推动技术进步与纯技术效率改进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股东回报,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内部控制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其制度完备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决定了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和盈利性。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实现其经营目标,以风险为导向建立有序严密的内控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与金融结构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金融市场的竞争、金融体系的完善都迫切需求开放和发展民营银行。另一方面,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众多城市商业银行原有的模式已不适应其发展,银行问题突出,改革势在必行。而民营化改革因为其独特的优点应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较好的改革途径,这同时又为民营银行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发展民营银行的一个重要之源便是城市商业银行民营化,与此同时,做好民营化改革相应的配套工作也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实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31家商业银行为样本,以年报数据为依据,建立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综合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企业规模、稳健经营能力、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五个方面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2006年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回归分析中,首先,选取了代表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商业银行的规模、资本结构以及资产质量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建立模型。其次,以2006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分析中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采用了逐步回归的方法。最后,得出产权结构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Economy globalization inevitably requires financial globalization. The interest rate (IR) is decided by the market, which will bring about IR risks to commercial banks (CB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nevitability of fulfilling market IR in China and what IR risks Chinese CBs have to burden. It also analyzes the formation causes of IR risks from the exterior and the interior aspects.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信贷"信息不对称"和"小、急、频"的特点增大了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降低了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的积极性。认为,有效的防范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首先探析中小企业的风险表现有那些方面,并对此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