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额保险能够有效转移农民风险,促进农民生产投资,保障农民生活稳定.福建省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高,具有发展小额保险的基础.有必要将小额保险和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融合起来,为进入新常态的福建省经济制造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小额保险经营成本高、利润低,福建省短时间内也无法扩大小额保险的经营网点和覆盖面.要实现小额保险和福建省农村经济融合发展,需要做到持续性地宣传和引导,利用小额保险实现精准扶贫,鼓励保险公司提高小额保险的供给,利用移动互联网降低小额保险成本、扩大覆盖面,以促进福建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使得传统金融中介对三农的服务能力远远不足,而小额保险是帮助农业生产发展、解决农民融资问题和扶贫的一种有效工具。印度降雨量指数小额贷款和秘鲁海面温度指数小额保险的实践经验比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借鉴实施。我国应分析目前国外指数小额保险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根据国外小额保险项目的试点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制度框架、服务渠道、产品设计、金融文化、融资方式等方面加大研究和探索,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手段,是"三农"问题中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农村保险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外部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已经进入试点阶段.本文首先对国外的农村小额保险现状进行了概述,接着对我国农村小额保险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额保险是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是一种市场化的金融扶贫手段,旨在帮助农村中低收入人群规避早亡、意外、疾病等风险。我国低收入群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因此,发展小额保险对解决低收入农民的基本保障意义重大。近年来,小额保险不仅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一些商业保险公司也把小额保险作为一块巨大的新兴市场而积极参与。本文分析了商业保险公司进入农村小额保险市场的原因以及可能面临的障碍和挑战,进而提出我国商业保险公司开拓农村小额保险的对策,包括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开发满足低收入农民需求的保险产品、简化承保和理赔流程设计以及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消费者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供求分析与协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额保险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低保费、低保额的特殊保险产品。目前,小额保险主要需求者是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的农民,由于各种原因,这种保险的供给不足。对此,应通过切实提高农村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保险意识;保险公司开发保险品种,提高服务质量;政府改善外部环境,引导其健康发展等方式,促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需求方、供给方、政府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Grameen Bank运作模式的成功,向我们揭示了要想有效控制农村小额信贷风险,可以通过特殊的制度设计即信用文化的建设,从非正规制度方面如改变农民的行为偏好和信用观念等来实现信贷机构与农民的共赢.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是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资金来源,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小额信贷制度设计不合理,农民信用观念欠缺,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研究表明:通过加强农村信用文化建设、合理设计信贷制度来克服农村小额信贷的内在风险,可以真正发挥出农村小额信贷在支农扶贫方面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8月起,我国保险业相继在江西、河南、四川、甘肃等九个省启动了农村小额保险的试点,这标志着经过多年筹划准备,小额保险在我国正式问世了.小额保险作为一种主要为农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的简易保险,正在迅速发展以满足我国农村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笔者将就其现状提出相应的意见,以促使小额保险真正为贫困百姓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保险市场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保险供给主体少、险种单一、保险专业人才匮乏以及农民保险意识不强、保费负担能力有限等因素是导致我国目前农村保险市场相对滞后的主要原因,而大力发展农村保险市场对于保险行业的发展、农民保收增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培养农村保险专门人才、开发适合"三农"的保险产品、探索农村保险经营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国外相互保险制度简介及引入我国保险市场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互保险公司是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股份制公司相比,它具有合作、自保、分红及非赢利等性质,并能以低成本提供保险服务。基于我国农村保险市场供给主体缺乏的现状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应考虑首先在我国农村保险领域引入相互保险形式。  相似文献   

10.
康健 《企业家天地》2011,(10):71-72
小额信贷大大降低了我国农民贷款门槛,是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的一种重要的金融模式。目前,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多不足。推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培育和建立竞争性、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而要保证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农村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小额信贷优惠利率过低存在诸多弊端,并提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三农”保险的保障作用也应及时跟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保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三农”保险是保险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充分发挥保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探索发展“三农”保险的有效路径,让保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广大农民,其意义重大深远。  相似文献   

12.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对我国近年来农民收入的变化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指出城乡居民税赋的不公平是造成城乡差距悬殊的重要原因 ,从实际出发提出改革农业税制、增加农业收入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正逐渐消失,而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基本上还没有建立起来,失地农民的生活风险凸现。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供给和需求之间严重不平衡,缺口较大,有必要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营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提高土地管理效率;加快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变;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网,增强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法制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农民由于环境因素而导致贫困,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和健康受到影响。文章采用利益和权利作为理论分析工具,通过对农村环境的恶化现象的理性分析,揭示现行环境法律制度的不足,进而对我国现阶段农村环境问题作了回答。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法制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关注“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简称“三农”问题 ,近年来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进一步持续、稳定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三农”的重要性着手 ,通过分析“三农”的现状及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寿险市场开发的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居民有转移风险的潜在需求,预防性的储蓄使这种潜在需求变为有效需求.商业性寿险公司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企业,城市寿险市场的交易费用低于农村,开发城市市场的利润高于农村,商业性寿险公司缺乏开发农村寿险市场的动力.因此造成目前农村寿险市场需求不足、供给短缺的根本原因是制度供给不足.相互保险组织作为一种内生性金融,比商业性寿险公司的效率更高,保险合作社有利于降低道德风险和逆选择,费率较低,是目前开发中国农村寿险市场较为理想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村的困境在于受土地生产力产出递减规律的支配,小农生产方式潜力的逐渐枯竭,而缺乏组织的参与又难于顺利使之转向到以价值为特征的社会化、集团化的大生产。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无疑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战略设想,要使这一设想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发展和转型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难题,需要我们对农村的组织问题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有把农民组织起来,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使农民摆脱无组织的个体状态,才能使农村走上自主性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鉴于我国目前农村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的现实,为实现农村新农保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结合,使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逐步迈向标准区间,文章认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不仅要考虑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还应考虑农民的扩展需求。因此,文章利用修正恩格尔系数和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分别测算了农村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下限与上限,最后从加大政府责任、规范集体补助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是为农村地区的"三农"提供金融服务,但其发展过程中市场定位出现了偏离,主要由于村镇银行的商业性质、市场准入、激励扶持和监管约束等制度的不健全所导致。鉴于此,应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政府监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来矫正。  相似文献   

20.
农民权益缺失透视及政策选择和制度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农民权益的缺失,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保护农民权益已是当务之急。其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是:要端正指导思想,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建立符合法律规范的农民权益保护组织。同时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