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石油政工研究》杂志诞生那天起,我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石油政工研究》杂志,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而生,  相似文献   

2.
年前,12月7日至8日,石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在北京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就进一步办好《石油政工研究》,搞好出版发行等作了专题研讨.出席这次研讨会的有石油政研会部分常务理事,东部地区石油政研分会会长、秘书长和宣传部长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教授、专家等20多人.研讨中,大家对《石油政工研究》10多年来编辑出版工,作不断改进、发展和取得的进步作了肯定,同时对这个刊物寄予了厚望,提了许多极为重要的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和建议将成为今后办好刊物的重要财富.会议认为,1996年《石油政工研究》要把贯彻中宣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若干意见作为重点,以此为契机,深入贯彻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全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大家还提出《石油政工研究》1996年改为双月刊这是石油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各单位政研会、宣传部等政工部门领导都要关心这个刊物,积极支持办好这个刊物,这  相似文献   

3.
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名誉理事、特约研究员,中国石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张江一同志是《石油政工研究》创刊的发起者和主办者,曾任本刊总编辑。10年里,张江一同志为本刊正常运行、质量提高呕心沥血,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今,他虽离休,却仍然十分关怀《石油政工研究》的出刊和发展。《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一文,实际上是他对10年来《石油政工研究》刊物一个方面的总结,字里行间流溢着真挚和中恳,所谈内容既是本刊10年工作的成绩,亦是今后继续加强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是华北油田政研会办公室主任。《石油政工研究》创刊初期,他曾协助张江一同志做了大量编辑工作,处理过许多运行过程中的问题;紧接此文之后的《锦绣园中一枝花》是原政工办一位同志所写。这位同志曾长期从事过本刊工作。两人都为本刊付出甚多。两篇文章都说明: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事业,付出愈多,记忆愈深,愈有感情。《石油政工研究》永远记住和记载着这些同志的功迹,而且定将这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融汇到出刊的全过程,力争在第二个10年里使刊物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5.
贺信     
中国石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石油政工研究》编辑部: 值此中国石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立及《石油政工研究》创刊10周年之际,谨  相似文献   

6.
《石油政工研究》杂志从1996年起,由季刊改出双月刊.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去年12月7日,总公司政工办、中国石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邀请部分石油政研会常务理事、有关方面专家20多人在京座谈,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办刊大计.座谈会由本刊编委会副主任委员、总公司政工办副主任王福印主持.中国石油报社党委书记、本刊总编辑李秋杰作了中心发言.他说,《石油政工研究》创刊12年来,始终受到石油部和总公司党组的重视.在总公司政工办的关心和具体指导下,在编辑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刊物很好地坚持了正确的办刊宗旨.他说,本刊从1996年改出双月刊,这是总公司党组加强对全国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一个新举措;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是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深入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刊物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结果.他指出,为提高刊物质量,今后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不知是不是孤陋寡闻,在刊物,尤其是政治思想类刊物上,在显著页码坚持开辟固定栏目“凝固的历史”,形象系统地进行行业传统教育,《石油政工研究》当属首创,其他刊物并不多见,甚至没有。应该说是《石油政工研究》的一大特色。就笔者自身的感受而言,每阅读一次,心灵就受到一次净化,浮躁就少了几分。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平事”,自以为是“看透了”,情绪多少  相似文献   

8.
《石油政工研究》刊物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主管,石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政工办主编的一个综合性政论刊物。这个刊物于  相似文献   

9.
1994年过去了,在过去一年里,《石油政工研究》遵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深入开展研究活动,组织和引导职工学习《邓小平文选》,深入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探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不断总结和推广基层工作的新经验,对全行业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读者关注.这是各级领导和广大读者关怀、支持的结果,我们在这里表示衷心感谢.新的一年已经开始,根据今年元月份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和总公司1995年工作会议要求,《石油政工研究》今后一段时间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去年此时,笔者就公款吃喝一年超千亿发了一篇题为《两个惊人的数字》(见《石油政工研究》2003年第三期)。近看报纸,截至2000年,我国有四千多名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携公款五十多亿美元逃往国外(见2003年9月18日《南方都市  相似文献   

11.
石油政工研究会成立已经十周年了.通过十年来参与政研活动的实践,我对政工研究和进一步提高政工研究水平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意见.政工研究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政工研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邓小平同志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为适应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应运而生的新事物.邓小平同志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政工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1983年初,全国政工研究会的机关刊物《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刊时,邓小平同志题写了刊名.在全国政工研究会成立会上,当时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邓力群同志就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特别是在国家的主要任务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处理好党和工人阶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喜欢《石油政工研究》,可以说和该刊是10多年的至交了。该刊初办时期在徐水物探局制图厂印刷,那时我在徐水物探局职工医院做宣教工作,自认识  相似文献   

13.
编者话语     
<正>又是一年春绿时,时光交替万象新。当还散发着油墨味的2017年第1期《石油政工研究》送到广大读者手中时,春已渐浓。和着温暖的春风,我们期刊全体员工向所有长期以来关心、关爱、支持本刊的人们,致以衷心的问候和诚挚的感谢!在过去一年里,《石油政工研究》围绕贯彻党中央系列会议精神,学习习  相似文献   

14.
《石油政工研究》编辑部: 2003年第一期《石油政工研究》刊登了《群众利益最关情》一文。文章总的看是好的,但是仍然没有摆脱“事迹材料”的窠臼,缺乏研究的深度。 《群众利益最关情》这类文章,上报纸比较合适,它反映的、重视的是“情况”,而我们的刊物则关注的是对情况的研究,不仅反映“怎么样”,更应关注“为什么”。只有把“为什么”讲清了,才有启发和借鉴价值。在关注群众利益问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武钢政工》迎来了21世纪第一年第一期,可喜可贺!在过去的一年中,《武钢政工》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武钢思想理论战线辛勤耕耘,对广大政工干部和职工群众进行理论指导,已经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武钢政工》深入研究武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方法指导和理论支持,为我们广大思政工作者所喜爱。我作为一名20多年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这本我们自己的杂志产生了特殊感情。多年来,哪怕工作再忙,只要《武钢政工》一到手,总要仔细阅读,从中我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6.
《武钢政工》开了一个"十佳宣传干部自述"栏目,编辑向我约稿,要我谈谈搞政工的酸甜苦辣。我说我被评上"十佳",是领导对我前一段工作所划的句号,是鼓励。从今年元月起,我已不再是硅钢厂宣传部长了,最好还是不谈。哪知编辑不答应,加之我一直是《武钢政工》的热心读者和作者,对他们的约稿我是不敢马虎的,故才答应下来。说起来还真有点"小家子气",我做宣传部长就是本着"越是…越要…"来做的,所以要我谈,我就从"越是…越要…"谈起吧。在我当宣传部长期间,觉得最尴尬的  相似文献   

17.
老领导退休了,接近老的内退了,年轻的孩子们上台了,有的大学生工作几年后,不到30岁就当上了领导。 现在要求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对的,但,有德有才而无好的工作方法是不能当好领导的。我经常听到有这样一位年轻领导给他的下级安排工作:“你把这件事按时完成,我不要过程,我只要结果!”这样的话要是中央和省市领导采说还可以理解:他们管理的面宽,事多,工作时间有限,因  相似文献   

18.
《石油政工研究》2003年第2期刊登的徐亚光同志的《领导干部要全心全意为职工谋利益》一文,读来不长,确切地说是感觉不长。之所以感觉不长,我认为作者是用“心”写出来的。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的,是这位领导干部对职工群众长期建立起来的思想感情。徐亚光同志,对“石油的改革、重组”,不仅看到了“一方面来说是为了促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看到了“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兴旺发达。单就各种报刊来说,就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增长,令人目不暇接。在陆上石油战线也同样如此,近十年创办的报刊是以前的十几倍、几十倍。在一派繁花似锦的百花园中也有政工的一枝花,这就是《石油政工研究》。说它似花,是因为这份期刊诞生于1984年,历经10年,越办越好,越来越美;说它似花,是因为它植根于石油政工干部沃土之中又服务于广大政工干部,恰似“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相似文献   

20.
刘一芝同志写的《感悟“谢谢你”》(见今年第5期《石油政工研究》“砚边随感”栏目)这类结合自身工作所发的感悟文章,读者已是久违了,读来即感到亲切又觉得珍贵。之所以有如此感觉,理由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