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和供给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丽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7(1):23-2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文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和财政、金融等体制性因素是造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制度和供给模式,以此来保证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供给短缺且极不平衡。扭转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机制,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建立农民劳动积累机制,探索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以稳步、有序地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界定了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规模逐年增长,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总量与农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为相称。效率分析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产量增长、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治理农村环境等方面仍需要多元主体投资,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4.
农民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封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视角的村级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结果表明,政府和村集体被农民视为村级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农民的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市场供给途径已为部分农民所接受。基于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的供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严重不足,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自上而下的供给制度较少顾及消费者的需求,加之基层财力不足、城乡地区资源分配不均衡等原因,导致现存的基础设施供给模式存在较大缺陷.本文通过对凯佐乡的参与式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为今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8.
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我国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他们研究的成果对我国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文章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量、供给结构、供给责任、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保障、供给的筹资机制、供给的需求表达与决策机制几个方面进行了分类与归纳。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及现行财政体制的影响等原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不足、结构失衡以及主体错位等问题,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明确供给主体、完善财政体制和创新供给机制等方面提出改革与完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及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作为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共同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加快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关键。但由于它具有潜在的高风险、农业自我积累能力弱、二元财政供给体制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仅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以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能力严重滞后于农业现代化、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文试图在评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公共财政相关理论,从制度创新、体制改革、融资方式创新、政策导向等角度探寻近期我国有效增加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合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面对多样化的农村公共需求,市场、第三部门等供给主体逐渐参与到供给中,形成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态势.为了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达到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本文探索了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主体的合作模式,并对此合作模式下各供给主体的角色定位及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以期探索多元主体的最佳合作模式和互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越来越关注“三农”问题,但是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障碍重重,着实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建设质量已经成为民生的大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着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的含义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与农民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灰色关联理论, 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增加农民纯收入的角度来看,当前首先是搞好与农民纯收入关联度最高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交通、能源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应侧重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为基础,分区域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公正、农民生活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估。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价值取向的区域差异。指出要统筹城乡、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相促进,以基础设施供给加快实现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扶贫解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的现状,而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需求,认为应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河北省在构建农业信息网以及开发应用信息资源等领域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是依旧有诸多的因素在制约着农业信息服务的进步。在对于河北省农民的信息需求状况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学者的研究数据,首先研究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供给、需求的主体及影响因素分析,接着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法和个案访谈法分析河北省农村信息服务供给与需求矛盾,最后针对矛盾提出对农村信息服务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公共品都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公共品缺位表现在很多方面,甚至基本的公共品也十分缺乏.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又与政府执行的多项制度直接相关.改变农村公共品严重缺位现状,从短期看,需要进行制度变迁,通过对当前农村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农村公共品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长期看,需要在农村地区的凝聚效应形成以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准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变迁是属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类型,也是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变迁分析需要侧重于供给方面的因素,重视制度环境这一外生变量。然而在我们国家,决定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际路径并不只是局限于制度环境所包含的相关众多因素本身,而且还包括其不断变化的具体内涵,国家的发展战略作为一种载体,相当程度上是这些变化具体内涵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产品既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性,同时也有其独有的特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直接影响着农民生活的质量和改善。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视闽下如何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农民是新农村事业的建设者、农村公共产品的消费者和供给者,推导出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农民的主体地位包括三重含义,并由此得出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应基于农民的主体地位来评判的观点。最后,提出了通过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