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森林抚育伐始于十一世纪末十二世纪初。当时,抚育伐材在木材产量中比重很小。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平均年抚育伐面积达170多万公颂,生产木材1,600多万立方米。进入六十年代,年抚育伐面积增加到312万多公顷,木材产量增加到2,705万立方米。近年来,苏联每年抚育伐材大约为4,0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苏联同期木材产量的10%左右,但集中于集约经营的林区,乌拉尔地区(欧洲部分)的抚育伐材甚至高达3,470多万立方米,约占全国抚育伐材产量的85.9%。  相似文献   

2.
牡丹江林区是国家重要商品材基地之一。牡丹江林区森林资源危机在东北林区具有代表性,故此,研究和制定解决牡丹江林区森林资源危机的有效对策,对于缓解国有林区特别是东北林区森林资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全面实施 ,各地区特别是国有林区 ,禁伐措施已逐步得到落实 ,作为主要采伐工具之一的油锯 ,已逐渐被封存起来 ,但是林区内仍有大量油锯散落于私人手中 ,常被不法分子用作毁林犯罪工具 ,对天然林保护构成严重威胁 ,隐患十分严重。据不完全统计 ,每100起盗伐案件中用油锯作盗伐工具的就有80多起。犯罪分子利用油锯体积小 ,隐蔽性好 ,速度快的特点 ,作案时倾刻间就会把合抱粗的树木伐倒在地 ,截成原木后装上机动车迅速逃匿 ,给打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因此 ,油锯在毁林案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加强油锯管理 ,在…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对国有林区木材生产的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林业部和国家计委于1987年颁发了《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森工企业木材总产量计划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把过去由国家统配的商品材和森工企业自行销售使用的抚育伐材等所有符合国家木材标准(含部标)的木材,均纳入木材总产量计划,并作为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指标和考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国有林区以全面停伐政策为契机,转变经济发展路径,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来提高林区经济增长,改善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对全面停伐政策给国有林区产生的影响以及林区转型发展的进程展开了系统分析,结合林区的客观情况提出林区面对停伐所拥有的优势条件,提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应对全面停伐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SSP范式下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试点政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状态—结构—绩效"(简称SSP)制度分析框架对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伐试点的政策影响展开深入解析,结果表明:全面停伐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对森工企业和林区职工具有不利影响,林区基本生产生活受到冲击;全面停伐政策具有增加社会改革成本的负的外部性,以及在生态、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方面的正的外部性。总体来说,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实施全面停伐政策试点对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整体政策绩效与制度设计初衷保持一致,且全面停伐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围绕着确保国有林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积极开展后续保障体制建设,特别是在改善民生、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做好森林经营抚育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对策设计。  相似文献   

7.
运用2013年和2014年重点国有林区民生调查数据库中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85个样本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不同职工家庭收入结构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面停伐政策之后,龙江森工职工家庭的收入结构总体上没有较大变动,从收入的绝对值上看收入普遍增加,但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停伐对成员中有在国有单位工作这类家庭的冲击最小,对成员中有在其他企业工作的家庭的冲击最大。  相似文献   

8.
枝丫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枝丫生产,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伊春林区是我国重点林区之一,每年木材产量在400万立方米左右。据乌伊岭和新青林业局1978至1980年的统计资料计算,每立方米原木产生枝丫材0.5至0.6层积立方米(包括小头直径3厘米以上的小径木、倒木、摔断的梢头等,不包括小枝丫),伊春林区每年应产生枝丫材220万层积立方米。党的三中全会以来,伊春林区的枝丫材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这方面的生产潜力还很大,主要表现为“三低”:一是收集率  相似文献   

9.
木材剩余物的开发与利用木材剩余物是指森林采伐、造材、木材加工利用后的剩余物。包括枝丫、枝条、伐根、梢头、灌木、枯倒木、板皮、根部齐头、截头、锯末、木片、碎单板、木蕊等。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采伐量约4000万立方米,而利用率只有10%。因此,对木材剩余...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算2003~2014年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得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趋同性问题严重,增加了林区全面停伐后的经济转型压力;2010年后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持续下降,产业转型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黑龙江森工林区不同林管局之间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一致性突出,不利于依托其突破停伐困境和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此,建议黑龙江森工林区持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格局等,充分应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经济转型和林区改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国有林区面临着财政收入减少、经济增速下滑等问题,经济发展缓慢。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又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仅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转型跨越,可谓是困难重重。政府强化对停伐后的国有林区进行政策扶持,是促进国有林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小兴安岭伊春林区为例,分析强化对国有林区停伐后政策扶持的必要性,从六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木材市场开放后,在木材生产流通中长期存在的价格背离价值的矛盾得到了缓和。但由于现行木材议购议销价格不太合理,目前林区出现了大材好材畅销,小材次材滞销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径级差价、等级差价没有执行好。如有些地方为了省事,实行按“统货”作价办法,不分等级、径级,因此用户都要好材、大材,而次材、小材没人  相似文献   

13.
<正> 南方林区,习惯上指福建、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湖北、安徽、浙江九省、区。这里气侯温和多雨,林木生长迅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材产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北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体上的逐渐衰竭,木材生产潜力显得严重不足;加上气侯等环境因子的作用,北方林区林木生长期极长。因此,国家在总体战略上把产材的重心从北方逐渐南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林区干、支线附近可伐森林资源的减少,伐区向高山陡坡延伸,林区岔道的建设显得日益重要。目前林区个人自有林、集体林、国有林交错并存,山上林木山下农田的分布现状,增加了岔线开设的难度,本文着重研究林区岔线的选线,以及岔线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苇河林业局落实全面停伐政策及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调研分析,对国有林区实施全面停伐政策试点的必要性予以论证。文章指出当前停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林业局应对停伐及推进林区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通过综合调研分析,分别从资源培育保护、新兴产业项目开发、加大木材进口、壮大森林生态旅游、推进招商引资及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等6个方面提出旨在实现苇河林业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为其他国有林区及森工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7年国家林业局和东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监测"项目的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分析验证了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模型的合理性;全面停伐政策满意度是影响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的重要因素;个体状况、社会状况、家庭关系满意度、邻里关系满意度、个体满意度、社会保障变化和生活水平变化都对国有林区居民的主观福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收入和就业仍然是影响国有林区居民主观福祉的关键因素。全面"停伐"政策对国有林区居民的影响主要不是现实的,而是心理上潜在的。因此,建议重点关注转岗分流职工,消除其对就业、保险的担忧;特别要关注在册不在岗职工的就业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保障其就业;通过社区平台加强国有林区管理部门与国有林区居民的沟通,以便增强国有林区居民未来生活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一、培育木材市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在全国各大国有林区中,它所拥有的经营面积、森林蓄积都属前列。1993年统配木材产量约占国家统配材总量的14.8%,人造板产量占全国林业系统内产量的9%,非统配材年销售量达300万 m~3。因此,搞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木材市场的培育,形成一个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繁荣的木材市场,不仅对于加速木材流通,促进林业经济的良性循环,达到货畅其流、物尽其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正确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辖区内10个林业局的调研发现,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简称“停伐”)引发该地区的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产业结构失调等问题更加尖锐,严重影响林区可持续发展。基于此,设计了大兴安岭林区“停伐”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路径主要有:来料加工、生态科研基地建设、替代产业提升集聚等;并从资金政策支持、人才建设、区域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停伐”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林区之一,1948年正式开发建设,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开发伊始,这个林区就缺乏全面合理的经营思想,长期坚持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致使森林过伐、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如果不做出正确的抉择,任其发展下去,势必走向绝路。  相似文献   

20.
华安县是闽南的重要商品材基地,也是福建省的37个重点林区县之一。改革开放后,全县集体林区出现多种经营方式,本文就华安集体林区出现的各种经营方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就今后经营体制改革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