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当今微利化的市场环境下,从中国企业的管理能力来看,应当在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低度的相关多元化,把企业多元化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手段,通过多元化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和扩展企业的战咯资源.  相似文献   

2.
姜国政 《当代经济》2002,(12):17-17
多元化经营也称多样化经营或多角化经营,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专家安索夫(H·I·Ansoff)首先提出,多元化经营是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和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经营战略。 一、多元化经营时机的选择 其实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要自己所从事的主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就不必盲目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如果在广泛  相似文献   

3.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动因与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国内外大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和失败,分析了多元化经营的内部和外部原因,以及实施多元化经营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但其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核心能力支撑多元化经营还是一个难题。提出了战略资产的概念,阐述了其在核心能力与相关多元化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对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相关多元化战略模式进行适当修正,以提高该战略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晚春东  谭旭红 《经济师》1999,(10):69-70
一、多元化发展战略的优势与缺陷企业多元化发展就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其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同其他事物一样,多元化发展战略本身既存在优势又存在缺陷。其优势在于能够分散经营风险,产生协调效应,稳定企业盈利。多元化是企业在多个产业领域发展,故可以防范因经营单一领域一旦出现市场问题而可能导致企业彻底失败的风险,俗称“东方不亮西方亮”。正因为是多领域发展,产业之间形成互为外部经济,能够产生协调放大效应,俗称“1+1>2”。另外,任何人都不可能准确预测一项新业务的实际运作情况,尽管事先经过十分周…  相似文献   

6.
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逐步加大,如何尽可能多地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增强其综合生存发展能力,就必须分散风险,把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就应充分重视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刘绍敏 《经济论坛》2002,(23):41-42
一、多元化战略的意义一般来说,在中小企业逐渐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过程中,既包含了专业化日益深化导致的“规模经济”,也包含多元化经营实现的“范围经济”。企业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是市场容量的限制。市场需求饱和与市场容量的有限性会促使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同时,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也会诱使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从内部来说,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动力,是为了更充分地利用企业的剩余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范围经济”。所谓范围经济,实质上是指企业多个…  相似文献   

8.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许多大中型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外理论界和企业界争议最多的战略选择。近年来,随着资产重组的浪潮,我国许多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些企业 产品组合的长度、宽度都在增加,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甚至有的企业把“多元化经营”、“低成本扩张”视为竞争与发展的法宝与捷径。但是我们不难看到,其中大部分企业都走上了弯路,有的甚至深陷困境或惨遭失败。因此,多元化经营对企业发展的利弊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形势复杂多变,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我国经济发展遭遇重创.为了度过危机,我国企业纷纷选择多元化发展战略,多元化发展战略既是机遇亦是挑战.一方面,实施多元化战略可以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拖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如果与财务关系处理不当,财务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危...  相似文献   

10.
从多元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是很有价值的,为了理清国内外的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本文对国内外的学者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多元化经营企业组织结构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形成了多元化经营企业不同组织结构下管理控制系统、公司治理特征的匹配关系以及管理与治理关系的逻辑。提出管理与治理各司其职,存在相互制约的瓶颈,并且在不同的组织结构下存在不同的替代关系。只有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控制系统、治理特征的匹配,才能克服管理与治理的瓶颈,有效实现对企业的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评价是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关键内容.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筑了董事会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状况及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控股股东性质、行业因素会对董事会治理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民营企业具有显著的治理优势;第二,公司治理绩效与董事会治理水平之间呈现一种倒U曲线关系.实证结果验证了Rediker与Seth关于董事会治理机制间替代效应的观点.该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在当前董事会治理缺乏外部治理机制、大股东治理弱化、内部董事间的相互监督和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效应都不强的情况下,董事会治理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民间战略投资者,完善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强化内部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盈余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经验文献却相对较少。以中国资本市场2001年到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和高管的继任来源两个因素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之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变更导致了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外部继任者的上市公司相对于内部继任者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倾向于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附加检验也揭示,高管离职的原因会给继任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变更和继任来源是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理解中国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集了2004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公开披露高管人员违规落马现象的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逻辑回归模型对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成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学历构成、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有显著相关关系.治理上市公司高管违规,应重点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上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呼唤着城市治理理论的创新。治理理论广泛应用于城市治理领域,借鉴两权分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及超产权理论等发展比较成熟的公司治理理论,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经理组成的行之有效的城市治理结构,可以实现由政府单一管理控制为主导的模式转向城市治理的多中心模式,这也是我国城市治理未来发展的理论导向和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案例企业的债转股协议,发现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对债转股企业治理的积极参与,导致构成企业控制权的股东投票权、董事会权、职工参与权、优先转让权、剩余现金流权等都体现出强烈的权力制衡关系和保护弱势股东的特征。各投资主体平等地参与董事会决策权是构成共同治理模式的根本基础。改善债转股企业的治理质量,应在继续发挥政策效应的同时逐步强化市场原则。  相似文献   

17.
路径依赖是在位企业实现数字创业面临的必然挑战,而对企业如何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克服路径依赖,现有研究并未形成明确的观点。基于组织免疫理论,遵循抑制—免疫分析思路,从战略联盟和资源拼凑内外视角探究公司数字创业中克服路径依赖的免疫机制。实证结果表明,路径依赖对公司数字创业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战略联盟与资源拼凑均能够对路径依赖的抑制作用产生免疫效应,但针对路径依赖的3个表现维度,战略联盟与资源拼凑发挥的免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许剑娜 《时代经贸》2007,5(7Z):175-176
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了企业集团的融资约束,提升了投资效率,但也增加了公司治理的难度。在缺乏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内部资本市场的功能部分地被异化为经理人寻租或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渠道。本文讨论了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部分功能异化的原因,提出了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经济的发展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垂直型组织结构,形成了新的法律、经济和技术界限,使基于传统组织结构、至上而下的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挑战,产生的问题包括:过于僵化,缺少对持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性;基于控制来实施战略,缺少为战略服务的思想和方法。一个较好的解决路径是将传统战略和以灵活性、应急性见长的项目型组织更好的结合。但实际中,标准化和直线式的项目型组织治理模式,影响了项目型组织本应具有的优势,也阻碍了战略与项目型组织的融合。因此,项目管理层不应简单的执行战略,而要在战略范畴内灵活运作,做到项目过程一体化和项目组合一体化;激发项目的弹性和活力,促使战略进行合理化调整,保证组织整体运作的适当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之间关系这一视角出发,来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归纳和分析,构建了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设计实证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了论证.研究发现了在中国证券市场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时抑制盈余管理,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加剧盈余管理,即倒U型的关系。研究应用截面数据分析、面板数据分析、单变量分析等方法,从2005年和2007年的数据验证出倒U型的拐点在机构持股6%,说明机构持股6%以后,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抑制操纵盈余的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利用2004~2007年的数据,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近年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在公司治理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