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江企业技术源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浙江企业技术源的构成以技术引进和设备更新为主。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品位的有效途径;促进企生的R&D投入。重视引进技术后的消化吸收和进一步创新,是把握浙江经济发展主动权的关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创新转型发展将成为“十二五”宁波发展的主线,R&D投入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创新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十二五”时期宁波要实现创新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实施科学技术跨越战略,实现R&D投入的超常规增长。为此,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要加大R&D投入与GDP的比例,采取准确把握R&D投资重点,努力提升投资效能,完善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R&D投入的考核分量等措施,保证R&D投入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是我国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的关键问题,分析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对自主创新缋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于提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提升企业自主创新绩效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R&D投入与专利数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年的R&D经费投入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且不具有时滞性,人力资本投入与创新缋效正相关,但不及R&D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大.  相似文献   

4.
李荣华 《改革与战略》2010,26(2):145-147
文章利用单位根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的理论,通过对1996—2007年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之间协整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揭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均衡关系,并提出增加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刚  赵静杰 《改革与战略》2008,24(6):149-151
企业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R&D的投入,依赖于技术的创新和使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强烈的“以人为本”的色彩,其研发人员的比重较高,技术人才在报酬和产权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员工流动性强;如何挽留核心人才是高科技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知识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可以稳定研发队伍、吸引高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6.
根据研究分析的目的不同,R&D强复的计算公式也可以不同,可以是R&D投入除以GDP,也可以是R&D投入除以产值,还可以是R&D投入除以产品销售收入,在研究技术创新能力时,用得较多的是R&D投入除以产品销售收入。R&D投入是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条件,也是决定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2002年6省市R&D投入从大到小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美国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的能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企业界R&D投入有较大幅度增加,二是专利和发明与学术论文的相关性增强,反映了美国企业界科技活动的新动向,现综合有关材料介绍如下。一、美国企业界R&D投入迅速增加美国企业R&D投人从1  相似文献   

8.
王然  高霞 《北方经济》2007,(1):69-70
虽然我国经济已经持续快速增长了20多年,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此同时,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却在不断扩大。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而后两者则取决于R&D投入。在我国各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导致我国地区工业发展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人均R&D经费投入的不同,而与R&D经费投入的强度则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相对于R&D经费投入强度,我们更应该关注每名科技人员所获得的经费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9.
R&D活动的“正溢出效应”将导致企业研发投入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向企业提供研发资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企业R&D活动的“市场失灵”,然而有可能对企业的研发投资产生替代效应。该文通过理论模型解释了政府研发资助对企业的激励机理,并且界定了政府研发资助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条件,从宏观、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分析了政府研发资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际大型制药企业R&D投入分析及对我国制药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活动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世界500强企业用于R&D的费用占全球R&D费用的65%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20%:这充分说明了积极的R&D活动对保持企业的优势地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飞翔  戴伟 《亚太经济》2006,23(5):84-87
本文在搜集省际层面相关数据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构建了R&D投入、人力资源开发对跨国公司R&D投资影响的计量分析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D投入强度、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对跨国公司R&D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政策含义在于吸引跨国公司R&D投资应当增加我国自身R&D投入,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城市R&D投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整合创新资源、集成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城市R&D投入及其配置效率是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文章采用DEA方法对我国35个城市R&D投入效率的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将R&D投入效率分解为规模效率、利用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揭示了35个城市R&D投入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导致城市R&D投入效率非有效的主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非有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模偏小和质量不高是导R&D投入效率不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部企业R&D融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企业R&D融资困境分析 研究开发投入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的重中之重,西部地区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自2000年以来,西部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保持了高于10%的增长速度。但是作为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西部企业显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对R&D的经费投入。西部地区具有东部地区所缺乏的资源优势,同时国家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给予西部较优惠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薛敬  宋建刚 《山东经济》2007,23(3):31-34
建立了R&D投入与技术创新(自有专利数)关系的模型,并以1991—2004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分析方法,对R&D投入与自有专利数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21世纪初,世界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独资、合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的现状、动机,以及对上海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深远影响。提出,在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来沪进行R&D投资的同时,又要防止跨国公司R&D机构对本土技术创新体系的影响和企业技术战略发展的冲击;同时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海外的R&D投资,到科技发达国家或者地区设立R&D机构,整合垒球R&D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疆自身R&D(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与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平均投入水平作了比较,找出了新疆R&D投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一是作为政府应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内地企业在新疆科研方面加大投资;二是作为企业应该加强自身R&D体系的建立和研发能力的提高;三是建立科学的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考评体系;四是...  相似文献   

17.
以2009-2011年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信息技术业和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政府补助、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R&D投入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政府补助则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企业规模越大、资产负债率越高,R&D投入强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与开发投入台湾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逐年提高,R&D占GDP由1991年的1.78%上升到2000年的2.05%。在2000年1976亿新台币的R&D投入中,当局出资占37%,私有部门占63%。2000年台湾R&D经费分配,基础研究占10.4%、应用研究占3  相似文献   

19.
R&D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的英文缩写(ResearchandDe-velopment),简称研究与开发或研发。R&D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国际通用的指标,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竞争力的关键。关于济南市R&D投入的情况,过去尚未进行过系统统计。2000年10月,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首次对2000年度全市R&D资源情况开展了统计调查工作。统计调查历时一年多,于2001年12月结束。这次R&D全社会资源清查活动,是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指标解释和调查方法进行的,其统计指标可与国际接轨,便于参考对照,基本可以客观反映济南市R&D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5):26-26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的消化吸收经费投入与引进技术经费投入的比值达到了14.67%,比往年高出一倍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翻了一倍,这一比值仍然太低。就是说如果我们花一块钱买了技术之后,会花1毛4分多钱去消化吸收它,而在2004年以前我们只花7分钱,消化吸收的效果可想而知。目前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2%~3%。但随着自主创新的大力倡导,这方面的经费投入已经越来越多。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日益增加的R&D投入中,超过1/3的经费是用来购买国外的技术。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与滞后的消化吸收形成了创新瓶颈。就像人的身体一样,如果不消化,吃再多也会营养不良,还会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