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盟10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该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迈出了中国和东盟合作进程中历史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将于今年8月签署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双方的自由贸易区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 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正式启动自由贸易区谈判,有关谈判委员会已举行30次会议,并已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3.
二、中国与东盟10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 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按照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的协议,将在2010年基本建成“10 1”自由贸易区(其中“10 1”一揽子协议框架下,中国已自2005年开始,与东盟部分国家启  相似文献   

4.
2002年11月4日,中国同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该贸易区建成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近20000亿美元生产总值、12000亿美元贸易总额的经济区,并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200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检验检疫局因此做好各方面服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与东盟10国于2004年11月29日签订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 FTA)《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7月20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正式实施,按这一计划的规划,自贸区内到2015年将实现零关税。届时,一个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17亿人口、G D P超2.4万亿美元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将成为继北美和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对于我国农机企业来说,意味着贸易机会的加大和贸易成本的降低。如何在降税中享受优惠并规避风险?对我国农机企业来说是重要的一课。一、协议概况协议规定,从2005年7月起,双方…  相似文献   

6.
面对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的区域一体化浪潮,东亚各国开始急起直追。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举动,就是2001年末东盟-中国峰会期间各方首脑宣布将在10内年建成“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CAFTA)。随后,中国与东盟方面就自由贸易区达成  相似文献   

7.
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保持了高增长,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N2311.2亿美元。在此基础上,中国和东盟于2009年8月15日签署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一个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这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性突破,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里程碑,未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将呈现新格局。本文结合东亚的现状,从新地区主义理论视角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原因、意义,并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要刊撷英     
《财经界》2003,(11)
中国经济“掌舵”《远东经济评论》2003年10月16日温家宝总理此次出席在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峰会,一再强调中国始终是友好的邻邦和合作伙伴。温总理指出,中国的发展和壮大只会给亚洲其它国家带来发展机会并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赢的格局。到2010年,世界将会看到一个有近20亿人口,总产值达3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在亚洲形成。中国友善的外交及其提出的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加速贸易谈判和市场准入的构想,使得东盟的回应更像盟友而不再像以前那样谨慎了。  相似文献   

10.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这片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的。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可以说,这个覆盖近20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其影响之大“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运行,该自贸区将成为患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这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闻最大的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给中国-东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2.
CAFTA的制度约束与中新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存在一定的制度约束。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外贸具有趋同性。东盟成员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对于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路径提供了可能。借鉴新加坡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建设机制,加快与韩国、日本及印度等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贸易磋商与谈判,建立CAFTA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将是中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运行,该自贸区将成为惠及19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区,为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CAFTA的建立给中国-东盟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与东盟构建自由贸易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与东盟对接的热潮,但各方都局限于本地经济与东盟的对接;在东盟,10个成员国也缺乏主要的产业整体与中国对接,以加强产业合作。2006年随着《货物贸易协议》的执行,以及我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早期收获计划的执行,相互间货物贸易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就此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建成。早在去年6月份,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前夕,泰国总理阿披实率领中泰建交34年来阵容最庞大的代表团访  相似文献   

16.
一、加强整体产业对接 从我国与东盟构建自由贸易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与东盟对接的热潮,但各方都局限于本地经济与东盟的对接;在东盟,10个成员国也缺乏主要的产业整体与中国对接,以加强产业合作.2006年随着<货物贸易协议>的执行,以及我国与东盟4个新成员国早期收获计划的执行,相互间货物贸易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就此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温斯婷 《大经贸》2010,(1):52-56
新年伊始,一个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GDP、贸易总额达4.5万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自由贸易区在中国与东盟之间建成. 早在去年6月份,即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前夕,泰国总理阿披实率领中泰建交34年来阵容最庞大的代表团访华.作为时任东盟主席国,泰国在推动两国伙伴关系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在扩展东盟与中国的关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东盟计划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计划,对中国来说,关注CAFTA更多应着眼长远。建立区域内部市场可以抗拒外来竞争,以日本为雁首的东亚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雁阵已经瓦解,建立CAFFA长期内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的开放和发展,抵御其他区域一体化组织发展带来的贸易内部化对中国出口市场的冲击,有助于中国在东亚国际分工中构建新的中国处于前位的雁阵,从而形成并加强新的中国与东亚的互动增长关系。但在中国加入WTO短暂3-4年,近期内东盟内部成员国与中国的激烈竞争将是不争的现实。不可否认CAFFA建设中存在一定制度约束,中国在执行CAFTA的同时,应当积极关注域外双边自由贸易区合作路径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对双边贸易发展帮助很大,并将进一步加强双边贸易关系。东盟与中国保持良好与繁荣的发展是符合新加坡利益的,我们将致力于促进这种关系的发展。虽然我们不能发挥领导作用,但我们可以贡献自己的想法。地处亚洲中心的战略位置,以及语言和文化环境,使新加坡成为连接中国和东盟的天然枢纽和跳板。  相似文献   

20.
<正> 据悉,根据中国和东盟去年签署的《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在2003年启动,在2004年6月结束,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据了解,中国和东盟签署《框架协议》后的第一次谈判委员会会议,即中国一东盟谈判委员会第7次会议,于近日在桂林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