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由于中国股市和经济都有不科学的方面,使股市与经济没有完全地匹配。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对股市和经济进行治理,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热点问题.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分析我国近年来宏观数据及股市规模、流动性和波动性的季度数据,对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学检验.得出的结论是:总体上,中国股票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股市的发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3.
证券ABC     
1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因素。 基本因素指经济、政治等外部因素,是股价长期走势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指证券市场本身的因素,是股价短期波动的决定性因素,包括: (1)市场供求。在股市变动中,看涨者做多头,看跌者做空头,多空双方资金实力的对比成为影响股市供求关系的人为因素。如多方资力雄厚,或大庄家买进,股价上涨;若空方资力雄厚或大户抛出,股价下跌; (2)投机与操纵。股票市场的投机主体往往是各种机构大户,他们利用雄厚的资金联手控制大盘走势或做庄于某股票,决定股价的波动趋势; (3)大众心理。股市上,一有风吹草动,…  相似文献   

4.
旁观者     
人语1股市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那么股市的大动荡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经济的躁动和不成熟。——伴随着冬天的到来,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也进入严寒的冬天,有网友担心中国经济也将进入冬天  相似文献   

5.
《董事会》2012,(4):50-52
"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这一全球资本市场都认可的规律,在中国却成了笑谈。连续多年经济增长独步天下的中国,股市表现却是"熊冠全球":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GDP从9.5万亿增长到40多万亿,然而A股沪综指竟是零涨幅;长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股票回报率脱节,市场投资者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投资几成零和游戏。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和业绩、估值、流动性的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基本特征 股票市场是金融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与其它金融市场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共同处是,都是以金融商品为交易对象;不同点是,其它金融市场是真实的资本市场,而股票市场则是虚拟资本市场。 由于股票的本质是虚拟资本,是一种特殊商品,因而股票市场具有与其它金融市场不同的特点:一是股票只是观念上的资本,不具有实物性,因而它与社会再生产若即若离;股市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3月底,在汽车、钢铁、银行等绩优大盘股的带动下,一波行情沉稳有力地迅速展开。于是有人高呼,股市又成了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其实,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只是大体反映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点我国一直关注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的大牌经济学家宋国青教授也曾有过论述。因此,如果有人按图索骥,非要拿着股市的图表去寻找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恐怕免不了南辕北辙。因为国民经济的具体运行情况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结果。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不是亦步亦趋,如影随形地一起发展的。有时,可能虚拟…  相似文献   

8.
丛亚平 《董事会》2012,(4):48-52
“股市是经济状况的晴雨表”,这一全球资本市场都认可的规律,在中国却成了笑谈。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用以股票代码为关键词的网络搜索指数作为投资者关注的代理变量, 从不同市值股票市场视角出发, 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投资者关注指数对股市超额收益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 在大小不同市值市场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中, 转变量的位置参数值分别为1.2473和1.2271, 说明市场风险因素是影响股市表现的主要因素, 且小市值股票市场对投资者关注的变动情况更加敏感, 这与小市值股票市场中公司的业绩表现和价格走向相对大市值市场来讲稳定性较差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金融时报》发表系列文章,针对证券市场流行的一些说法以及股民们思想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观念进行评析,文章中所涉及的事情及观点极具代表性。本刊组织刊登这篇文章,以期给大家提个醒,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宏观经济向好股市一定会大涨吗?一般来说,股票价格与经济形势关联十分紧密,股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窗口”。当经济发展时,公司的盈利和红利会增加,股票的价格会上升;当经济衰退时,公司的盈利会下降,红利的支付会减少,股票的价格会降低。从发达国家股市的发展实践来看,宏观经济状况在大部分时间里是制约股…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出现了城乡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 ,继而在 1 983年我国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企业 ,1 990年 1 2月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开业 ,标志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形成。到 1 991年底 ,已初步形成了股票市场运作机制的框架 ,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股票市场不断健康发展。股票市场从小到大 ,从不成熟到成熟。然而股票市场在未来将如何发展 ?笔者认为 ,我国应借鉴国外股市发展的经验 ,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为此本文仅浅谈我国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12.
蔡恩泽 《董事会》2012,(11):24-24
无论是回购还是增持,都只是技术层面的事,要想央企破净悲剧不再重演,必须回归股市的投资价值理念,使A股市场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而央企要想从根本上在股市解脱破净的难堪处境,必须以客户、市场、投资者为导向,提升创新能力、运营效率和长期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股票市场与真实经济关联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999年1月至2006年8月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首次以工业增加值作为真实经济的代理变量,探讨沪、深股票市场与真实经济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沪、深股票市场与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二元协整关系,并且工业增加值与上海股市综合指数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深圳股市综合指数成负相关关系.本文的实证结果也表明沪、深股市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与以往某些文献结果不同,导致实证结论差异性的重要原因是其它相关文献在做单位根检验时方法使用不当所至.为此,本文给出了正确的可供选择检验方法,即单位根检验和正态性检验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股票市场自2007年10月以来的深度调整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案下有加速之势、当欧美主要国家频频推出救市举措之际,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救市的言论再次兴起。文章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行的根源以及政府救市的困境、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内市场仍然高估的情况下,直接的救市措施并不可行,还可能产生严重的政策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救市不如救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是,由于股市发展的不成熟,目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尤其是过度投机依然盛行,使股市的正常功能无法充分发挥。文章分析了股市过度投机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易宪容 《董事会》2007,(11):100-100
正是在楼市与股市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的推动下,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开始来临从最近政府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来看,GDP快速增长、进出口贸易快速增长、居民零售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屡创新高,经济一片繁荣。可以说,这一轮的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因在于股市与楼市两大资产价格泡沫吹大。也正是在楼市与股市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的推动下,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开始来临。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改革和社会资本动员以及投资观念和行为的变迁等几个角度,综合地理解股票市场的那些波动。1995年春天开始,我曾对股市价格波动背后"科学"的客观规律下过大功夫:数过很多"浪",统计过许多指标的盈利效能,计算过大量K线图的波动日期间隔......我的确相信自己发现了若干具备较强预测能力的价格波动模式,并给它们取了名字以便格物致知。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5年~2010年间12个国家或地区股票指数为样本,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前后股指间的关联特征进行对比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美国的股票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欧洲国家股票市场与其它国家的联系变得紧密;一些新兴的经济体对世界股市的影响逐渐增强;中国一直处于被影响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伊始,伴随着美国经济放缓、全球大企业经营业绩急转直下和裁员警报频频拉响,全球股市笼罩在“熊市”的阴影之中。股市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轮源自美国的股市跌风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是否会受其所累?而美联储三番五次降息,能否给美国经济注入“强心剂”?全球经济能否重归升轨?这些问题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在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伊始,伴随着美国经济放缓、全球大企业经营业绩急转直下和裁员警报频频拉响,全球股市笼罩在“熊市”的阴影之中。股市一向是经济的晴雨表,这轮源自美国的股市跌风是否预示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经济是否会受其所累?而美联储三番五次降息,能否给美国经济注入“强心剂”?全球经济能否重归升轨?这些总是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在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就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