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的权利保护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不可回避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现状而引发的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从制度层面来看,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问题产生的首要因素,还有限制性就业政策的阻碍、接受教育和培训制度的不平等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从非制度层面来看,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农民工自我保护意识的欠缺和组织化程度低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工权利问题的不断恶化。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的所有群体性事件中,农民作为参与主体的群体性事件已占相当高的比例。通过分析现代农民理性的嬗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出农民群体性事件频发的原因。农民理性的嬗变只是一个内生机制,而群体性事件是内生机制与外在触发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的社会融合,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融合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农民工这一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生代农民工更加具备社会融合的客观条件,他们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况均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当前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实际社会融合程度仍不容乐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文章对自我角色认同这一表征进行了多分类无序变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和交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性别、文化水平、收入、婚姻和行业等因素。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各项基本权利的政策建议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发展的意见,以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市民"身份的认同程度,早日实现农民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4.
不公正的二元制度决定了当代中国农民工在身份、社会经济地位和未来发展前途上的特殊性。从身份看,农民工是国家将国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并实施不同待遇的结果;从社会经济地位看,“农民工”是对农民“低贱”地位的继承和延续,具有制度锁定性;从发展前途看,农民工的未来令人堪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二元制度以彻底改革,以“制度公正、国民平等”为主旨,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吕丹 《全国商情》2009,(1):138-139
农民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由于农民工经济条件差、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户籍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农民工子女的上学难问题,通过采取提高农民工的收入、降低入学门槛、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改革户籍制度、设立专项补贴项目等对策来实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6.
农业、农村、农民等“三农”问题是我国目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民工问题是当中的重中之重,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是当前我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讨论的焦点。因此,探讨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正日益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与此同时,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也日渐突出。按照“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从法律制度及政策等方面完善关于农民工的各项制度及规定,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对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宏观经济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这是对一部分离开土地,从事非农工作的农民的通称。当前,农民工的数量远远超过传统工人的数量,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对于农民工的认识一直存在诸多误区,因此,科学地界定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及其历史地位,把他们纳入工人阶级的范畴,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农民工属于产业工人的科学依据一、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农民工肯定是工人,而不是农民”①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对“工人”是这样解释的: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以工资收入为主,从事生产的劳动者。对“工人阶级”的解释是: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工资…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和中国社会快速变迁,衍生出“农民工、失地农民和农业村落终结”的“新三农问题”。必须把解决“老三农问题”与解决“新三农问题”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民市民化速度,最终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0.
与新生代农民工在返乡与留城之间遭遇的双重边缘化生存现状相伴生的,是当今中国乡村建设的主体缺失而导致的发展动力困境.在看到城市化大势不可逆转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否认存在着回流乡村、重建乡村的可能.通过对武汉市100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访谈结果分析,得出优化生活方式对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回乡至关重要,而建构一种持续、良性、健康的农村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唯此才能形成“外出挣钱、回乡创业、建设家乡”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