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比较国外和我国铁路既有线200 km/h提速技术,我国既有线时速200 km/h提速技术在推进自主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结出了丰硕成果,部分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其中200 km/h速度级固定设施技术创新成果,为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确保2004年4月18日铁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和新列车运行图的顺利实施,2003年12月8日—21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胡亚东在牵引试验列车的机车上亲自指挥,并在有关单位的支持配合下,先后在京哈(滨洲)、京九、陇海、京沪(沪杭)、京广等干线上进行了提速试验,并取得圆满成功。在2003年12月21日召开的第五次大面积提速牵引试验总结会上,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讲了话。刘志军指出,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和调图,将时速160km提速线路资源增加到6000多km,大量开行时速160km的旅客列车,部分货运列车速度也相应提高。以大的中心城市为支点,在半径1…  相似文献   

3.
中国既有铁路提速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入WTO以后,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焦点是提高客货列车运行速度。由于提速工程的技术创新,我国首次在世界上实现了既有线160km/h快速列车与5000t重载列车同时开行的创举,全路每营业公里运量密度已居世界首位。由于提速关键技术的全面推广,铁路运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200 km/h铁路行车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我国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模式,提出200 km/h铁路行车可采用的几种行车组织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得出我国现阶段200 km/h铁路应在不同的条件下采用相应的行车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使新建松江河—长白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满足运量及规范要求,根据预测运量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分析松长铁路相邻铁路的现状及规划的主要技术标准,并结合工程建设条件,采取技术经济、运营成本、经济社会效益等多角度综合比选的方法,对旅客列车行驶速度、限制坡度、牵引种类、牵引质量等技术标准进行选择,最后提出新建松江河—长白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即旅客列车行驶速度目标值为120km/h平面预留160km/h、限制坡度采用13‰、牵引种类为电力牵引、牵引质量5000 t等。  相似文献   

6.
从蓝烟铁路的地理位置、线路状况及运输市场的竞争,指出该线旅客列车提速的必要性;根据条件与总体规划,分析了该线提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旅客列车提速的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97年和1998年京广、京沪和京哈三大干线的全路旅客列车的两次提速为分析对象,从提速的投资、速度提高对运输成本的影响和提速的综合经济效益评价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铁路三次提速后,特快客车、快运列车、行包列车速度达到120-200km/h,列车制动距离超过800m时的线路换算坡度与原来不同,对此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遇有其他类似情况也可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列车运行图和线路设备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铁路三大干线上特快旅客列车的运行情况,并分析了在现有线路设备条件下继续提速的可能性大小,最后对影响三大干线速度提高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列车提速对单线区段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铁路经过5次列车提速,在既有双线的列车提速的潜力空间已十分有限。考虑到我国还有相当部分单线铁路区段,因此有必要对单线区段列车提速对通过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对京承线有关单线区段的实例计算,从货物列车提速、旅客列车提速、客货列车同时提速3个方面对通过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铁路列车提速的社会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铁路现已实现4次大面积提速,旅客运输周转量和客运收入实现大幅度的增长。通过翔实的统计资料,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定量分析了铁路提速带来的内部和外部效益,2001年铁路提速使企业内部效益增加 11亿元,外部效益增加 262亿元,因此铁路应继续实施提速战略,提高铁路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列车提速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路列车第一次提速涉及到的5个铁路局1994年—2002年的资料作为样本,对这5个样本铁路局在列车提速前后的经济效益变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列车提速后,样本铁路局的经济效益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铁路运输收入和运输支出对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影响程度在变小。因此,铁路运输企业在提高客货周转量的同时,应努力提高产品的收入率和扩大融资渠道,降低铁路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3.
对铁路客运提速系统的综合评价问题可以依据铁路客运特点确定提速的主要指标,通过一种属性测度函数进行单项指标的评价、多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对列车提速方案进行系统评价时,多种指标的选择能使整个评价模型系统充分反映铁路提速与客运需求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东北地区快速客运网现状及其发展的基础上,根据该地区既有铁路条件及客货运市场竞争趋势,提出了对东北铁路第二条南北干线进行提速改造,并对其提速改造的必要性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建西安至法门寺至机场城际铁路连通核心城市西安(咸阳)与次核心城市宝鸡市,对吸引西部地区有效客流、提升沿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在阐述西法机城际铁路及客流构成基础上,设计西法机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分析满足关中城际铁路网发展目标及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竞争的时间目标值。从工程投资分析、车站分布及运输组织匹配、与时间目标值的适应性及与关中城际网匹配性4个角度对160km/h,200km/h,250km/h 3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km/h速度目标值可以满足城际铁路运输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运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铁路客运企业形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铁路客运企业内涵的基础上,建立铁路客运企业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合铁路第四、第五次列车提速,对铁路客运企业形象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该方法可以对铁路客运企业的形象指标进行定量评价,从而为提升企业形象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中国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关键技术及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主要成果,在总结客运专线建设和铁路历次提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以大型工程集成理论为指导,对世界范围先进技术资源进行系统集成,可以又好又块地实施大型工程。  相似文献   

18.
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客列车运行图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综合性计划和行车组织基础。结合铁路实施提速战略的实际,从基础理论出发,分析了旅客列车运行图编制的原则和要素,客流基础和设备能力的保证,提出了当前铁路旅客列车运行图的一些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04 年列车运行图按照铁道部实施第五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的要求,坚持内涵扩大再生产,以提速调图带动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能力。在分析新列车运行图主要创新点的基础上,提出对运输组织中出现的新问题,应在执行新运行图时引起重视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