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践行“三个代表”思想的最集中的体现,是新世纪头20年的行动纲领。全国各地为之一振。许多地方开始着手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我省也正在抓紧规划的编制工作,那么这个规划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什么不同,如何定位?这是首先必须加以把握的问题。通过多年的规划工作实践,我想就此问题提几点建议,但愿能起到一丝启示作用。我们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应具备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概念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三步走”战略和小康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新世纪新时期我党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关于小康社会,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近年来做了许多探讨和研究。本文涉及的三题,主要从传统文化、初级阶段、历史任务诸方面作些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4.
“小康”一词,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描述,最初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作为一种十分向往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5.
苏静 《经济师》2005,(12):23-2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继承与创新了邓小平小康思想,系统全面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要求以人的现代化建设作为动力基础和核心内容,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探讨分析新时期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和途径,对正确认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中国城市化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详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及中国城市化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城市化在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城市创造了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直接动力。但当前存在于城市发展中的不合理现象已经开始制约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可续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贯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相似文献   

8.
王洪 《经济视角》2004,(6):27-28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宏伟的奋斗目标。它为多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赋予了崭新的内涵,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全面小康,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十一五”规划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十一五”时期是新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新疆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下面就新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出的向现代化进军的号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湖南紧紧围绕全面小康的要求,在目标设计、战略规划、整体推进等方面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对全面小康的认识日渐深化,建设的思路也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11.
宋乃平 《经济前沿》2004,(12):17-19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生态文明是当代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规划,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党中央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全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展保持共产党最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十六大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中国经济社会奋斗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工业化、城镇化作为支撑,而开发区的发展是工业化、城镇化和体制创新的实现载体和重要途径:开发区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相依,可以说,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开发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有必要作进一步深刻认识。一些地方,一些行业不可不顾条件轻率地提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努力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公有制经济是小康社会的主要经济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都是为着使社会主义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对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应有足够认识和研究,为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打下牢靠基础。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目前城市化水平不高,很多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成为福建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足指农村劳动力以增加收入、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文明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杠杆,随着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变迁而向非农部门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三农"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关键意义,"三农"问题的解决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同时进一步探讨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  相似文献   

18.
韩庆祥 《开放时代》2002,(6):119-122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和方向。集中来讲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主旋律与多样化的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造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顺应“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中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三农问题”,大力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及和谐社会建设,顺利我国现代化进程,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决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公布以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热潮迅疾掀起。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1月25~27日,由中国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和山西财经大学举办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在太原山西财经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评奖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叔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教授,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副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