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信任是整个社会信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众对政府信任与否影响着政府施政的能力和效果,而政府如何作为,如何处理与民众的关系则是能否赢得民众信任与支持的关键。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着政府信任缺失的问题。现从政府信任的内涵出发,研究讨论政府信任赤字表现形式,并在政府信任重构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2.
公众信任关系形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公众信任关系的内涵,并从信托式信任、互相信任和社会信任的 角度对其进行了分解,同时归纳分析了宏观层面、政府机构与权力关系以及政府与公众关系 等方面影响公众信任关系形成的基本因素。然后,从公众信任关系的构建、强化和修复三个 层面讨论了不同状态下信任关系的形成与维持过程,并探讨了维护政府与公众信任关系的 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到政府合法性、社会稳定性和法制有效性。近年来,很多国家面临公众信任政府程度日益下降的窘境。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一些国家意图通过建设电子政务来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透明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然而,这种举措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吗?本文首先剖析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影响公众信任政府程度的机理,然后根据中国2010年300个地级市电子政务评估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公共服务正相关,公共服务越好,公众越信任政府;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政府透明度正相关,政府透明度越高,公众越信任政府。研究还发现,公共服务还通过影响政府透明度而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本研究对公共管理改革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寿宏奕 《魅力中国》2014,(12):13-14
PX项目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带来了负的社会影响,折射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一定程度的下降。本文通过对宁波、大连PX项目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民众对中国政府的信任情况出发,从民众对政府的决策不信任、对政府的安全监管不信任、政府公布的信息的不信任这三方面的原因进行剖析,然后通过普及科学知识、优化政府决策过程、界定产权机制、提高监督力度这些方面探索在研究社会转型期政府信任再造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5.
华人社会的低信任度影响了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国内的社会信任度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文章依据信任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华人传统信任关系的历史成因、国内近半个世纪社会信任关系的演变,并结合当前的政府转型与和谐社会构建,探寻提高国内社会信任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政府信任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其行政效率的重要保障,当今社会公众对于政府的不信任感越来越强,已经开始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经济发展。本文从分析政府信任下降的原因入手,综合阐述了影响政府信任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在理解政府信任适度下降必然性的基础上,综合提升政府信任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信任缺失现象在不同领域出现,信任危机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特点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的社会信任心态在对人际关系、政府公共机构、市场经济组织以及媒体信息等方面的表现具有不同特征,针对青少年社会信任心态的现状,需要从社会信任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意向三个层面引导青少年社会信任心态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政府信任是政府统治合法性的基石,是政府有效管理社会的基础。然而,在改革日益深化、开放不断扩大的转型期,政府信任也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在不同层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9.
社会养老保险是依法由政府举办的具有法制性和强制性的社会公共事业,其保障主体、保障对象和保障产品皆具有公共性的特征。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流失相当严重。本文从公共经济学公共性理论出发,对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流失的现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性流失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提供公共物品在公共行政学理论界已经达成基本共识。文章就此从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权力调整及运行、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公共决策、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利益协调、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合作治理机制进行探讨。认为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机制,两者都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政府应积极地转变职能,合理界定公权力、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沟通,促进信任。社会组织要强化自律,提高社会公信力,回应社会的需求,更好地与政府一起实现对整个国家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非政府组织视角的信任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贵宏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4):134-139
政府部门特征、双方关系特征和制度特征都是影响非政府组织对政府信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交往经验、沟通、制度的公正与正义性、制度的完备与有效性与信任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了政府声誉、政府能力、交往经验、沟通、制度的公正与正义性、制度的完备与有效性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当然,影响非政府组织对政府部门信任的因素还包括非政府组织特征等,研究模型可以进一步扩展。更全面地考察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间的信任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盛立强 《特区经济》2010,(2):146-148
由于中国社会将信任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社会信任普遍缺失,家族制就成为民营企业的唯一选择。民营企业要想走上职业化管理之路,打破家族信任、构建社会信任就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作为外部社会制度的供给者,政府应构建以法制为基础的社会信任机制;另一方面,作为内部企业制度的供给者,家族企业应建立健全各项内部制度,构筑委托代理双方的心理契约,使之形成长期稳定的信任模式。  相似文献   

13.
论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弘扬公务员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它要求政府为公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然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决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从理念制度、职能、作风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改善与加强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它要求政府为公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然而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决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需要从理念制度、职能、作风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改善与加强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5.
当政府与市场均出现失灵,即两极失范时,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就会陷入困境。社区作为一个政府与市场的结合体,又融合了社区社会资本,将之引入到公共服务中,能弥补公共服务市场与政府配置的不足。道德、信任及网络等也是配置资源的方式。农村公共服务的社区化就是在社区正式的乡规民约基础上,利用社区道德机制、信任机制、网络机制以及声誉机制等社会资本,以降低交易费用、克服集体行动困境、节省制度可能性的边界损失,是公共服务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李超 《理论观察》2013,(11):30-31
公民对政府的了解与认知和公民对政府的期望值直接影响着公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随着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公民权利意识、参政意识不断觉醒,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力度,并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公民同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使得政府原在合理范围内的某些不当行为在这个信息时代下被放大、被激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政府信任危机.如何应对挑战重建政府信任?首先应秉承“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政府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其次要充分重视文化的内在力量,运用文化手段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进行政府信任重建;再次,还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政府信任重建的有序进行,架起公民与政府之间信任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目前,黑龙江省税收流失现象较为普遍.税收流失现象弱化了国家财力,引起了社会分配不公,增加了政府宏观调控难度,导致资源配置决策失误,并对劳动就业、公平竞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治理税收流失已刻不容缓.为此,必须加强税源监控,规范政府收入机制,营造依法纳税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新型税收制度,健全税收征管运行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及健全税务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不久前与网友的在线交流中,温家宝总理提到:"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政府廉洁是支撑一个社会稳定的3个顶梁柱.而在这3者当中.政府廉洁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一个廉洁的政府、得到人民信任的政府才能够一心一意促进经济发展,才能够采取各种措施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9.
浅谈我国政府公信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迅速.然而近年来随着一些社会危机、社会事件的发生,人们关注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出现问题,政府公信力正在弱化.文章介绍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概况及其地位,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社会公众两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政府公信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一些改善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实现政府转型的一种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颖 《理论观察》2006,(4):40-41
政府转型是指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转型的根本目标。而服务型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服务型政府的建构暗含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需要丰富的社会资本作为基础。通过分析发现,作为民间参与网络和互惠信任关系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构,实现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